詞的概念及起源

詞的慨念及起源

詞是形成于唐而盛于宋的一種新型格律詩。早先的詞大都合樂歌唱,所以唐五代多稱為“曲,雜曲,曲子詞”等,自宋以后稱詞也叫“樂章,樂府,詩余,長短句”等。

由于單純一個“詞”字可能指歌詞中的詞,也可能是指詩詞中的詞,由于詩詞中的詞大部分是律化了的長短句,因此我們把詩詞中的詞也叫“律詞”。律詞可以說是格律詩體對長短句的延伸,從而也豐富了格律詩的體裁。

詞的格律

詞的格律

定段,定句,定言。

定段是指每首詞由一段、兩段或三段等構成的。

定句是指每首詞是由幾句組成的。

定言是指每句由幾言或幾個字組成。

平仄,在整首詞中,每個字的平仄都有具體規定且落實到每個字。

對仗,絕大部分詞不要求對仗,不要求對仗的地方可對可不對,但少量的詞有些地方是要求對仗的。要求對仗的地方必須對仗。如《踏莎行》、《鵲橋仙》每闋的首二句;《滿江紅》中間的七言句;《沁園春》中間的四言句等是要求對仗的。

押韻,詞的韻比詩的韻要寬。詩韻中《佩文韻府》中共106部,其中平韻,上平、下平各15部,計三十部。而詞韻中《詞林正韻》共十九部。詩韻只可押平韻。詞韻可押平韻也可押仄韻,也可換韻。

章法,以句號為單位,句號內承接,句號間遞轉。一個句號相當于格律詩一聯。

疊字,疊句,疊韻,有一部分詞在一定位置有疊字、疊韻、疊句的要求。如《如夢令》等。

詞句要合平仄,詞的字數基本上用的是律句。除了五字句、七字句外,三字、四字、六字也多為律句。關于這點,王力先生有過精當分析,他說三字句可以認為是七言律句的末三字,四字句可認為七言律句的前四字,六字句可以認為是七言律句的前六字。如《生查子》完全由五言律句構成,與格律詩所不同的是押仄韻。再如《浣溪沙》,則完全由七言律句構成的,而且也押平韻。所不同的是只比律詩少兩句。而有些詞是由五言律句與七言律句合成的,如《卜算子》上下闕各三句五言句,一句七言句。

詞的體式

人們按曲譜來寫詞叫填詞。按字數的多少,詞可分為小令(58字)、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一首詞只有一段的叫單調,兩段的叫雙調(分上、下闋),三段、四段的叫三疊、四疊。以雙調最為常見。但也有人提出此分法不甚科學,如詞中稱“令”者不一定都是58字以內,如《百字令》是一百字。再如《臨江仙》、《七娘子》二詞既有58字體也有60字體的,這就難以將其劃入小令或是中調。

詞的調式

詞調最早來源于民間曲調,包括愛情歌曲、勞動歌、祀神曲等。詞調是指詞的腔調,中國古樂中共有84宮調,而唐宋詞所用只有28個宮調。唐宋時,詞與曲結合。以節奏的緩急區分樂曲。節奏舒而緩者稱為慢調,簡稱“慢”。慢曲與急曲相比,聲調長了。因此慢詞的字數、句數就隨之增加了。如字數最少的《卜算子慢》也有89個字,而《卜算子》僅44個字。

慢調與前面提到的長調共同處是字數較多,區別長調是依詞的長短而分,而慢調是依曲的急緩而別的。“慢,令,引,近”是詞的四種調式。“慢”即慢曲,每片8拍。令為令曲,小令每片4拍。“引”和“近”每片6拍。詞的調式變化還可體現“轉調”上,方式有“偷聲”“增字”“減字”“攤破”等。

令,最初某個詞牌加稱為“令”,似與行酒令有關,其格式并無變化。如《浪淘沙》又稱《浪淘沙令》;《調笑》又稱《調笑令》等。后來,一般把字少調短、節拍較促的詞稱為“令詞”,如《十六字令》《三臺令》(24字)等。個別的長調也稱令。

引和近,這兩個字都有引長、擴充的意思。近詞又叫“近拍”。引詞和近詞,一般比原詞較長,節奏較慢。如:《千秋歲》71字,《千秋歲引》則為82字;《訴衷情》45字,《訴衷情近》則為75字。

慢,即“慢曲子”的簡稱,指唱起來節拍較慢。慢詞的字數一般比原調的字數多得多。如雙調《浪淘沙》54字,《淘沙慢浪》擴為三疊,132字;《雨中花》50字,《雨中花慢》則是100字。

攤破,即“攤開”“裂開”的意思。為了適應樂曲節拍變動的需要,有時詞人對原調的字數有所增加,或破一句為兩句,隨之,在結構和用韻上也可能有所變動,因而形成別體。

如: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唐·無名氏《攤破浣溪沙》:

五里灘頭風欲平,張帆舉棹覺船輕。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滿眼風波多閃灼,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無名氏的詞,上、下片各增3字(攤),韻腳也移動了(破)。這就是“攤破”。

促拍,是由增字而形成的詞調別體。增字,使得兩個韻腳之間距離較遠了,節拍變得松散,有必要促節短拍加以調節,因此,這類詞調便稱為“促拍調”。

例如辛棄疾《丑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朱敦儒《促拍丑奴兒》:

清露濕幽香,想瑤臺,無語凄涼。飄然欲去,依然是夢,云度銀潢。

又是天風吹淡月,佩丁東,攜手西廂。泠泠玉盤,沉沉素瑟,舞遍《霓裳》。

此調亦名《采桑子》,同調。正體的上下片各4句3韻,而“促拍”體兩片各6句3韻,第二、三韻之間隔了3句,共12字,當然演唱時有促節短拍的必要了。

減字指減少原調的字數,又改變句式和用韻而另外形成的詞調。

例如,歐陽修《木蘭花》:

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聲風竹敲新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已燼。

朱敦儒《減字木蘭花》:

劉郎已老,不管桃花依舊笑。要聽琵琶,重院鶯啼覓謝家。

曲終人醉,多似潯陽江上淚。萬里東風,國破山河落照紅。

“減字”調共減了12個字,又換了韻;而原調是不換韻的。

偷聲也是一種由于減字并改變原調句式而另成的詞調,與“減字”調基本相同。不過,它側重于用韻的變動。

例如北宋張先的《偷聲木蘭花》:

畫橋淺映橫塘路,流水滔滔春共去。目送斜暉,燕子雙高蝶對飛。

風花將盡持杯送,往事只成清夜夢。莫更登樓,坐想行思已是愁。

與原調(見上)對照,可以看出這個“偷聲”調“偷掉”了6個字,同時用韻也由仄改成平。

轉調對原調增字破句并變換宮調所形成的另一種詞調。

例如姜夔《踏莎行》: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后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南宋·趙彥端《轉調踏莎行》:

宿雨才收,余寒尚力。牡丹將綻也、近寒食。人間好景、算仙家也惜。因循盡掃斷、蓬萊跡。

舊日天涯,如今咫尺。一月五番價、共歡集。些兒壽酒、且莫留半滴。一百二十個、好生日。

兩調的4個4字句保持不變,原調的6個7字句,“轉調”后分別變為8字句和9字句,而且多指用2韻。

添字對原調某些句子增加字數,但不破句,這樣形成的另一詞調,叫“添字”調。

如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兒》: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這是對原調《丑奴兒》上、下片末句7字各增2字,然后分割為4字的和5字的2句,而形成別體。

總而言之,攤破、促拍、減字、偷聲、轉調、增字等詞調,都是曲子詞在演唱時,因樂曲節拍的變化而派生形成的,是產生“同調多體”情況的主要方面。轉調以后的詞在字數、句法、用韻等方面均有變化。如《踏莎行》本為58字,《轉調踏莎行》則變成65字了。《轉調滿庭芳》由押平韻部分轉押仄韻。《減字木蘭花》在上下片第一、三句中各減三字,且平仄互換,每片兩平韻兩仄韻。

自度曲

自度曲亦稱自度腔,有的人由于精通樂理,往往不依已有的詞牌填詞而是自己創作曲調去填詞,這種由自己創作的詞調叫自度曲。如姜夔、柳永、周邦顏等都寫過不少自度曲。但我們有些朋友既選擇了詞牌去填詞而又不守規則,那么你所寫的既不是詞又不能稱自度曲,只能說四不象了。

詞的流派

通常為大家普遍接受的,按風格可分為豪放派、婉約派。豪放派詞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氣象宏大,意境雄渾,抒發豪情壯志,代表作家有蘇軾、辛棄疾、陸游等;婉約派詞多抒情,婉轉纏綿細膩,語言含蓄,題材狹窄,多寫個人遭遇或男女戀情,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另有醇雅派、花間派、江西派、江湖排等說法。

詞牌

詞牌是指填詞時所用的曲調名。有的詞牌除正名之外還有異名,也有同名異調,一名數體,數格的。但不論何名,每個詞牌均應遵循“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的規則。填詞時應備有工具書——詞譜和韻書去填。詞譜可參照康熙的《欽定詞譜》或舒夢蘭的《白香詞譜》。韻書可參照《詞林正韻》。當代龍榆生先生編的《唐宋詞格律》,王力先生著的《詩詞格律概要》,以及上海古藉出版社出版的《中華韻典》等也都是很好的參考書。可以供填詞者參照使用。

詞牌的命定,當然各有出處來歷。只是有些至今還未弄清楚。就已經了解的來說,大致有如下幾種類型。

沿用詩歌的舊題。如《漁歌子》本人漁人歌之題;《巫山一段云》本為寫神女故事之歌題;《竹枝詞》、《楊柳青》等都是早有的民歌舊題,沿用下來就作為詞牌。

摘引名句的幾個字。如《西江月》,因李白有“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之句而得名;《憶江南》因白居易“能不憶江南”之句而得名;《青玉案》,因張衡《四愁詩》里有“美人贈我錦繡緞,何以報之青玉案”之句而得名;《如夢令》因李存勖《憶仙姿》一詞中有“如夢、如夢”之句而得名。

按照字數的多少。如《十六字令》、《百字令》等。又有三字令一調,是每句三字,上、下片各八句,押平韻。

采用人名或地名。如《祝英臺近》,由梁祝故事中主人公之一而得名;《沁園春》由東漢沁水園公主而得名;《念奴嬌》,由唐天寶年間宮女念奴而得名。

取最初所賦的對象。如《臨江仙》初賦水媛江妃;《天仙子》初賦天臺仙子;《河瀆神》初賦詞廟;《思越人》初賦西子;《女冠子》初賦女道士等。

詞人自己命定。凡自度曲,當然都是作者定詞牌的,如姜夔的《暗香》、《疏影》、《揚州慢》等。

詞的段式

詞的段式也就是詞的分段方式。分為兩段的詞,上段叫上片或上闋,下段叫下片或下闋。這種雙調的詞每段叫“片”或“闋”,而分為三、四段的詞稱“疊”,三段的叫“三疊”,四段的叫“四疊”。例如:《寶鼎觀》就是三疊。

單詞也稱單片,全首不分段,多為小令。如《十六字令》《漁歌子》等。

雙調本是宮調的名稱,但在詞牌中非指宮調。雙調中上下片字數、句式、平仄和用韻有一樣的,也有不一樣的。如《菩薩蠻》上下片句式與字數與用韻均不同。而《一剪梅》則上下片字數、句式、平仄及用韻都相同。

三疊、四疊是詞體格式的一種,就是分為三段或四段的詞。如分三段的《蘭陵王》等。

詞的句式

詞在韻腳處要押韻。寫詩要依“平水韻”,但詞的用韻較詩寬。詩韻用的《佩文詩韻》共106部,而詞韻用的《詞林正韻》才19部。其中“平,上,去”聲14部,入聲5部。在詞韻中,上聲去聲可以通押。我認為,今人填詞不僅上聲去聲可通押,除“入派平”外,其余入聲字均可并到仄聲中用,因為在格律詩中,入聲都是可當仄聲用的。另外還有一點尚需注意的是,有的詞牌標明宜用“入聲”字的,如《滿江紅》《賀新郎》等都要盡量用“入聲”字去填。

在詞的格律整個體系中,“字有定句”是題中應有之義。每只詞牌都是由若干長短不一的句子按照不同平仄要求組合而成的,是有序的約定俗成的不該隨意移易的,了解并掌握詞的句式組合規律因而也是填詞的一項基本功。一首詞中有不同字數不同平仄的多種句式,大體分律句和非律句兩類。律句的平仄格式和近體詩的句式相同,兩字為一個節奏點,平平仄仄兩相交替,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還須注意避免孤平與下三連。這種律句格式在詞中占了極大多數。非律句格式則屬詞的特殊句式,構成情況較為多樣,復雜,這也正是需要著重予以舉例解說的。

例解:

一字句

一字句的詞牌不多,有平聲仄聲兩式。平聲的如“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嬋娟”(蔡伸《十六字令》)中的天就是一字句。仄聲的如陸游《釵頭鳳》上下闋結句的“錯!錯!錯”和“莫!莫!莫”各三個獨詞句也是一字句。這兩種情況的一字句一般總是入韻的。

二字句

二字句詞中也不多見,可它多是入韻的。常見的有“平仄”“平平”兩式。前者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等。后者如“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南鄉子》)等。

三字句

三字句往往截取律句后三字用“上二下一”或“上一下二”的格式組合而成。上二下一式如“桃花落,閑池閣”(陸游《釵頭鳳》)。上一下二式如“山遠近,路橫斜”(辛棄疾《鷓鴣天》)等。

四字句

四字句式詞中使用較多,一樣分為律句非律句兩類。律句有“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二式,首字均可平仄不拘。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蘇軾《念奴嬌》)。非律句主要有“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四式,其共同點是第三字必平,第四字必仄,這是規則,不可移易。平平平仄式如“寒蟬凄切”“蘭舟催發”(柳永《雨零鈴》);仄平平仄式如前調“對長亭晚”“曉風殘月”;仄仄平仄式如前調“驟雨初歇”;平仄平仄式如“悲恨相續”(王安石《桂枝香》)等等。

五字句

五字句多為律句,同近體詩。非律句通常見到的有“平仄仄平仄”和“仄平平平仄”:前者如“煙柳斷腸處”(辛棄疾《摸魚兒》);后者如“望秦關何處”(陸游《謝池春》)等。

六字句

六字句仍可分為律句非律句兩式。律句式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二式,前式第一字、后式第一三字可平可仄。如“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黃庭堅《清平樂》)。六字非律句與四字非律句組合情況基本相同,即句子的最后兩字為“平仄”。如“千古風流人物”(平仄)“檣擼灰飛煙滅”(平仄)(蘇軾《念奴嬌》)。這方面的實例舉不勝舉,只要多讀些詞牌多進行創作是會逐步了然的。

七字句

七字句以律句為常,格律同近體詩。如《浣溪沙》六句七言句子通常就是七言律句。七言非律句的格式較多,尤其是一些特殊句式難以概括分類,只有參照詞牌的約定做個案處理。

用韻換韻

填詞時用韻共三種,一種是用平韻,一種是用仄韻(含入聲),再一種就是換韻。詞的押韻要求與格律詩的押韻要求有許多不同地方。詞押韻形式較多,詞押韻可平可仄,可句句押也可幾句一押,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中途換韻。總體來講有以下幾點:

可平可仄。押平聲的如《憶江南》《一剪梅》《江城子》等。押仄聲的《漁家傲》《卜算子》等。

可疏可密。密的可句句押韻,如《憶王孫》《長相思》《一剪梅》等。小令一般押韻較密,風格鮮明。疏的可幾句一押,如《念奴嬌》《青玉案》《聲聲慢》等。用韻疏的一般為中長調,風格沉郁。

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中途換韻。一韻到底的如《一剪梅》《蝶戀花》《青玉案》等。在詞中,一韻到底的占大多數,在詞中換韻形式主要有:

a.闋內換韻:如《釵頭鳳》在闋內一種仄韻換成另一仄韻,兩闋換法一致,整首詩共用兩個韻。

b.闋間換韻:如《清平聲》仄換平,一闋一韻,整首詩兩個韻,上闋為仄,下闕為平。

c.闋內闋間都換韻:既闋內換韻,兩闋各換各的,全首詩共四個韻。如《菩薩蠻》上闋仄換平,下闋另外的仄韻換成另外的平韻。《虞美人》也是這種形式。

d.平仄交錯:在闋內平,仄韻交錯使用,如《相見歡》《調笑令》《定風波》等。

e.平仄通押:如《西江月》《渡江云》等。

詞有疊韻:在詞中,有的地方有使用疊韻、疊句或部分疊句的要求,如《調笑令》《釵頭鳳》《章臺柳》等。還有的如《采桑子》《一剪梅》中的四言句可疊,可不疊。

有入聲韻:有的詞常單押入聲韻,如《憶秦娥》《滿江紅》《念奴嬌》《雨霖鈴》

換韻又稱換部,也叫“平仄轉換格”。在填這類詞牌時,一般先用仄韻,再用平韻。而且平聲韻必須與仄聲韻不同部才行。有的初學者在填這類詞牌時往往忽略這點。如這類詞牌有《清平樂》《調笑令》《菩薩蠻》《虞美人》等。

換韻后又回到原來韻部上,也叫“平仄錯葉格”。這種換韻方式為先用平聲韻,然后換到所用平聲部以外的仄韻部上,最后又回到原來的平聲韻上。這類詞寫起來難度稍大,但寫得好了,能收到獨特的效果。這類詞牌有《訴衷情》《定風波》《相見歡》等。

詞的寫作技巧

填詞與寫詩一樣,也和其它文學作品創作一個道理。都要意在筆先,情在筆先。那種“無病呻吟,故弄玄虛,生拼硬湊”出來的作品,給人看了,仿佛在灌臘。那么有了意境與靈感時填詞首先要選擇哪類詞譜,因為不同的詞譜有不同的藝術風格及表現力。選擇好附合自己表達內容的詞譜,會使填出的詞得以完美表達,否則將很生硬,讓人看了不舒服。那么填詞時在選擇詞譜上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具體法有兩種;

根據詞體藝術風格及表現力選擇

過去選擇詞譜也叫“擇腔”,也就是用什么曲調表達什么樣的情調及情感。《二泉映月》表達是種憂愁,悲切。《喜洋洋》表達的是歡快,喜悅。詞的曲調失傳后,音樂沒了,但對詞體的影響仍存在。如《滿江紅》適合于描寫壯志,悲壯。《長相思》《憶江南》適于懷舊,《踏莎行》適于描寫雅情。反之就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另外有些詞牌的藝術特色也可從詞的名稱上有所了解,有許多詞牌本身就反應了一些詞的特色。如《蝶戀花》《點絳唇》《鵲橋仙》適于描寫感情,《南鄉子》《破陣子》《漁家傲》適于描寫事業,假如用《破陣子》描寫婚姻,《長相思》描寫戰爭顯然是不合適的。

根據靈感節奏,結構選擇

這是種切實而實用的方法,而且易于操作。假如你的靈感是“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種結句結構,那么其節奏既為“3,5,3”式。在詞譜查可填《滿江紅》,正好它的結句結構為“353”式。假如靈感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種結句結構為“74”式,查詞譜正好為《浪淘沙》,那么可依此譜填。

來源:轉載自“詩箋”?

子正書院國學教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837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96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688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54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56評論 6 40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55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44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95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25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08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02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18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48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2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73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2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62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