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你的人生有什么可能性嗎?是豐富多彩,還是平淡無奇呢?如果你想擁有一個理想中的人生,就需要你在當下的每一天用心去運營,才能擁有美好的一面。
要知道,你怎么過一天,你就怎么過一生。
而如何才能運營好自己的每一天呢?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稼老師的《美好人生運營指南》一書,相信會給你一些答案。
作者一稼,是一位能量滿滿的女神,從上海交大到哈佛,從銀行到硅谷,一路塑造新我,不斷運營出自己的美好人生。
曾經,她表面看似光鮮亮麗,實際也陷入過迷茫中,但歷時5年,耗資100萬元,她遍訪名師、游學各地,了悟到生命是一個整體,更學會用有限的資源,通過多維度,去平衡地運轉自己的生命輪。
所謂生命輪,就是為生命中重要的命題,包括有工作、財務、情感、健康、使命,如果讓你對這5個方面的滿意度進行打分,從0-10,你會給它們打多少分呢?
一稼說,她30歲之前,也是跟大多數人一樣,擁有的是一個滾不起來的生命輪,但她通過探索“秘訣”,找到了滾動生命輪的真諦。
她是如何運轉的呢?今天我將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分享。
01 明確目標,打磨技能
在這個知識焦慮的時代,很多人總是停留在想,卻又不愿行動的路上。所以到最后,變成漫無目的周而復始的過每一天,從而陷入無盡的迷失中,同時焦慮感也越來越重。
曾經,我在沒有堅持讀書與寫作時,也曾是焦慮感一族。特別是在2015年我回到梅州發展后,更加不知道未來的自己能做什么?想走怎樣的路?
在經歷了兩年多的低谷期,通過慢慢重拾書本,開始寫作,學習新媒體知識,讓我一點點走出了這個低谷,找到了目標方向。
而如今,我通過明確方向,打磨技能,讓我對未來越來越充滿期待。雖然當下我給自己打分的生命輪還不圓滿,但我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會不斷接近完滿。
作者一稼說,要想轉動你的生命輪,首先就要知道你理想的生命狀態是什么樣的。當你看清了你的目標是什么,并且對那個美好狀態產生強烈的渴望時,你就已經不自覺地建起了一條通向理想人生的路。
那我們具體能如何去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呢?一稼在書中給出了以下建議:
1)做梳理——對當下進行評估,明確什么最重要;
2)善觀察——給生命輪打分,用心去觀察其形狀;
3)設夢想——眺望未來理想的人生狀態,并去做。
時間于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不多也不少,只是不同的人,對時間的珍視不同,所創造出來的價值也截然不同。
學會在明確的目標中,去打磨獨一無二的技能,才能讓你的時間變得越來越有價。
02 堅持學習,塑造新我
堅持學習,塑造新我,這幾個字,很多人都懂,實則做到的人并不多。
此刻大家問問自己:
出來社會后,你有多久沒有認真品讀過一本好書了?
忙碌工作中,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學習一門新技能了?
轉變角色后,你有多久沒有聆聽自己的內在聲音了?
如果答案是很遠甚至未知,說明你該停下來思考,于你而言,什么才是真正自己想要的生活?
是每天這樣:
得過且過,最后迷失不已?
抱怨不休,最后怨恨成山?
毫無干勁,最后一無所成?
還是每天這樣:
有條有理,最后收獲成長?
熱愛生活,最后充滿喜悅?
堅持學習,最后塑造新我?
每一天中,你選擇用何種心態去對待,也成就了每一個當下的你。實際上,任何時候,別人都無法改變你,唯有你自己可以。
一稼說,修好你的心,才是滾動生命輪真正的捷徑。
而如何能更好的修心呢?那就需要帶著一顆學習之心,不斷更新自我,從而塑造出全新的自己。
1)從思想上——更新認知,才能遠離低質量的勤奮;
2)從行動上——積極主動,方能不斷更新迭代成長;
3)從心靈上——定期維護,才能注入更多有效能量。
當我們懂得從多個維度去學習時,不論面對生活中的何種人與事,才能夠變得輕松面對,讓生命輪更好的轉動起來。
03 找到使命,持續去做
什么是使命?百度的解釋是“一個人對自我天生屬性的尋找與實現。”
這份使命,是發自我們的靈魂但又遠高于我們個人的,是指向外界,且永遠有清晰的服務群體。
比如說:
扎克伯格的使命是“連接每一個人”;
馬丁·路德·金的使命是“解放黑人,消滅種族主義”;
一稼的使命是“幫助每一個勇于追求更美好人生的朋友”。
而此刻,你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嗎?
一稼說,曾經她一直都處于那種“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但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狀態。最后不管通過多少嘗試,都總是無精打采,做什么都缺乏熱情,甚至會有些煩躁。
直到她遇見理想伴侶后,才覺醒到自己應該要像對方一樣,擁有使命,生活才不迷失。
于是她通過玩命地尋找、付諸實踐、不斷升華,一點點成就了當下能量滿滿、能影響身邊無數人的一員。
一稼說,使命的核心問題是“你為什么存在”。找到這個“為什么”,我們就打開了一扇通向另一種人生的大門。
當看到這個“使命”一詞時,我在問自己:我的使命是什么?
其實,潛移默化中,我知道自己當下已經找到了,并且在踐行的路上。
在堅持寫作的過程中,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同時能影響帶動更多人培養好習慣,一起從零開始學寫作,讓文字的力量影響更多的人,所以有了『死磕微寫作』這個公益社群。
我很感謝每一位在背后助力幫我的人,所以也希望能盡己所能,去更好的幫助到有需要的人群。
當下,我還沒有達到自己理想的狀態,但我相信,在不斷迭代更新的路上,未來定會越來越好。
而我的這個使命看似很微弱,但我愿用自己擁有的能量,去不斷點亮它,溫暖到更多人。
在追尋使命的路上,如果你還沒找到,可以通過一稼提供的6個自我提問法,去自我探索:
1)這個世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你最想幫助哪些人?
2)什么事讓你廢寢忘食?
3)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時候最讓自己感動?
4)你最讓人感動的時刻是什么?
5)如果沒有任何經濟壓力,你會如何度過余生?
6)閑暇的時候,你關注最多的是哪方面的信息?
這6個問題,能從不同角度去認識自我,激發自我,當每一個問題有了清晰的答案時,你的使命方向也就能被看見了。
這個尋找使命的過程并不容易,需要你有足夠的耐心去探索,而探索出來后,更需要不斷迭代更新,付諸實踐。
很多時候,人們總是習慣性說時間可以改變很多東西,但事實上,只有你去做了,才能帶來那些渴望的改變。
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千萬千萬不要只是用嘴去說,而是要用行動去做,且要持續去踐行。
當我們能心懷使命感時,每一步都會讓自己清醒、充實、且全力以赴,從而向更加美好的人生前進。
以上,是我初讀完這本書后的一些感悟,書中還有很多不錯的觀點,比如說情感經營之道、職場小技巧等,都值得每個人去細讀和踐行。
我知道,好的書籍,不是光靠看就能為己所用的,更多的,需要去踐行,而為了更好的將知識點為己所用,接下來,我將這樣去做:
1)共讀共享,深度鏈接
為了更好的讀透這本書,我組建了一個三人共讀群,找了兩位來自不同行業的優秀小伙伴一起悅讀。
這個群目前還在孵化更多玩法,但我相信慢慢做下去,不斷更新,會比獨自讀,更能激發出更多不一樣的東西。
2)敢于試錯,極致踐行
我相信,成長無捷徑,成功有方法。如果想要一個美好的人生,就要從此刻開始,積極主動去探索不同的平臺,接納不同的可能性。
凡事多說“YES",少說”NO“。
任何時候,不要畏懼失敗,更不要有太多限制,去做,方有改變的可能,才能讓生命輪越轉越好。
3)塑造新我,極致利他
珍惜每一天的獨特時光,讓每一天為未來增值。通過不斷學習,堅持成長,從而塑造新我,方能更好踐行使命。
不管處在怎樣的環境,不去向外抱怨,而去向內充實。我相信,當自身能力變得足夠強了,所遇到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最后,跟大家共勉巴菲特說的一句話,你人生的起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最后抵達了哪里。
而你能抵達哪里,來自于你每天為此付出了多少,你怎么過一天,你就怎么過一生。
【一句話介紹自己】我是飛霞,一位堅信你只要一直飛翔,就能遇見那縷霞光的讀寫跑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