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作品年表序列

李白作品年表序列

時間

背景

作品

710年

唐睿宗景云元年

10歲。讀諸子百家,通詩書。“余小時,大人令誦《子虛賦》,私心慕之”(《秋于敬亭送從侄卷游廬山序》)。

715年

唐玄宗開元三年

15歲。觀奇書,學劍術,好神仙。作《明堂賦》、《擬恨賦》。

718年

開元六年

18歲。隱居大匡山,往來旁郡。從趙蕤學縱橫術。《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約作于此年。

720年

開元八年

20歲。《大獵賦》初稿疑作于是年。

721年

開元九年

21歲。在成都瞻仰司馬相如琴臺、揚雄故宅。此后幾年游歷蜀中各地。作《登錦城散花樓》。

724年

開元十二年

24歲。辭親遠游。有《別匡山》詩。游峨眉山,寫有《登峨眉山》、《峨眉山月歌》。出三峽,至江陵,遇司馬承禎,作《大鵬遇希有鳥賦》,還寫有《渡荊門送別》、《秋下荊門》等詩。

725年

開元十三年

25歲。游洞庭,南窮蒼梧。寫有《江上望皖公山》、《望天門山》、《金陵城西月下吟》、《楊叛兒》、《長干行》等詩。

726年

開元十四年

26歲。春,自金陵至廣陵,又東南游蘇州、杭州、越州、臺州,東涉溟海。然后回舟北上,復至揚州,散金三十萬。臥病。寫有《金陵酒肆留別》、《夜下征虜亭》、《蘇臺覽古》、《烏棲曲》、《越中覽古》、《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征君蕤》、《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等詩。在九華山題刻“金沙泉”三字。

727年

開元十五年

27歲。沿江西上,觀云夢,寓安州北壽山。北游汝海、襄州,結識孟浩然。回安陸,沖撞李長史車馬。與元丹丘一起受安州都督馬正會和李京之長史接見。與故相許圉師的孫女結婚。寫有《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上安州李長史書》等。

728年

開元十六年

28歲。春至江夏,改葬吳指南。暮春,送孟浩然之廣陵。回安陸,寓居白兆山。寫有《早春于江夏送蔡十還家云夢序》、《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江夏行》等詩。

730年

開元十八年

30歲。隱于安陸白兆山,有《安陸白兆山桃花巖寄劉侍御綰》、《山中間答》詩。遭受謗毀,有《上安州裴長史書》,要求雪謗。寓居終南山玉真公主別館。寫有《酬崔五郎中》、《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烏夜啼》等。李白因元丹丘推薦,欲上終南山結交玉真公主,未果。

731年

開元十九年

31歲。下終南山。有《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詩。寫有《古風》(大車揚飛上)。西游邠州,有《贈裴十四》、《登新平樓》、《贈新平少年》等詩。

732年

開元二十年

32歲。春游坊州,有《春歸終南山松龍舊隱》詩。友人元丹丘寄書問候,作《以詩代書答元丹丘》詩。在長安窮途失路,作《行路難三首》(其一、其二)。送友人入蜀,作《蜀道難》,寄寓功業難求之意。五月,離長安,由黃河東下梁園,作《梁園吟》。期間,李白二上終南山,欲結識玉真公主。

733年

開元二十一年

33歲。應元丹丘邀請,赴嵩山隱居。有《題元丹丘穎陽山居》、《元丹三歌》、《秋夜宿龍門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國瑩上人從弟幼成令問》、《冬夜宿龍門覺起言志》、《梁甫吟》等詩。

734年

開元二十二年

34歲。春在洛陽,寫有《古風》其十八(天津三月時)、《春夜洛城聞笛》。過襄陽,拜見荊州長史韓朝宗。寫有《與韓荊州書》。秋至江夏,有《江夏別宋之悌》等詩。

735年

開元二十三年

35歲。五月與元演越太行游太原,并曾北游雁門關。寫有《太原早秋》詩及《秋日于太原南柵餞陽曲王贊公賈少公石艾尹少公應舉赴上都序》等。期間,曾在北岳恒山題“壯觀”二字。

736年

開元二十四年

36歲。春由太原經洛陽口安陸。岑勛千里尋訪李白至嵩山,元丹丘請李白再至嵩山相會。寫有《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著名樂府詩《將進酒》有“岑夫子,丹丘生”語,當作于此時。

737年

開元二十五年

37歲。閑居安陸。《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或作于此年。

738年

開元二十六年

38歲。游襄陽,有《贈孟浩然》詩。至穎陽元丹丘山居,旋別,有《穎陽別元丹丘之淮陽》。至陳州、宋城、下邳、淮陰、楚州,寫有《送侯十一》、《淮陰書懷寄王宋城》、《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等詩。

739年

開元二十七年

39歲。春在楚州安宜,有《贈徐安宜》、《白田馬上聞鶯》等詩,重游揚州、蘇州、杭州,《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潮水還歸海,流人卻到吳。”有《與從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秋至巴陵,遇王昌齡。昌齡有《巴陵送李十二》詩。

740年

開元二十八年

40歲。許夫人約卒于上年或是年。李白帶子女離安陸至東魯。寫有《五月東魯行答漢上翁》詩等。與韓準、裴政、孔巢父、張叔明、陶沔等隱于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寫有《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等詩。

741年

開元二十九年

41歲。居東魯,游東魯各地。

742年

天寶元年

42歲。四、五月間,游泰山,有《游泰山六首》。這一年,元丹丘將李白多年前撰寫的《玉真仙人詞》呈給玉真公主,成功地將李白推薦給了玉真公主。秋,李白自南陵奉詔入京,有《南陵別兒童入京》詩。玄宗召見于金鑾殿,命待詔翰林。冬,侍從溫泉宮。寫有《侍從游宿溫泉宮作》、《駕去溫泉宮后贈楊山人》、《溫泉侍從歸逢故人》等詩。

743年

天寶二年

43歲。待詔翰林,草《和番書》或《出師詔》,醉寫《清平調》《宮中行樂詞》,自以為升遷有望,有《金門答蘇秀才》詩。秋,遭讒見疏,遂有歸隱之念。有《玉壺吟》、《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等詩。

744年

天寶三年

44歲。正月,賀知章請度為道士還鄉,李白有《送賀賓客歸越》詩。三月,上疏請還山,玄宗賜金放還。寫有《出金門后書懷留別翰林諸公》、《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等詩。秋,在梁宋間會見杜甫、高適,暢游梁宋,縱獵孟諸。冬,從高如貴道士受道箓于齊州紫極宮。寫有《秋獵孟諸夜歸置酒單父東樓觀妓》、《奉餞高尊師如貴道士傳道箓畢歸北海》等詩。

745年

天寶四年

四十五歲。春,與杜甫同游東魯,寫有《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詩。

746年

天寶五年

46歲。臥病東魯。秋,懷念杜甫,寫有《沙丘城下寄杜甫》詩。復思游越,告別東魯諸公,寫有《夢游天姥吟留別》。

747年

天寶六年

47歲。至越中,吊賀知章,寫有《對酒憶賀監二首并序》、《重憶一首》。返舟至金陵。

748年

天寶七年

48歲。在金陵,與崔成甫相遇,寫有《酬崔侍御》、《玩月金陵城西孫楚酒樓達曙歌吹日晚乘醉著紫綺裘烏紗巾與酒客數人棹歌秦淮往石頭訪崔四侍御》等詩。游揚州江陽縣、廬江、舒州等地,寫有《敘舊贈江陽宰陸調》、《寄上吳王三首》等詩。期間,隱居舒州皖水之濱,寫有《避地司空原言懷》、《瀑布》等六首詩,并題刻于二祖寺石壁上。

749年

天寶八年

49歲。在金陵,懷念子女,寫有《寄東魯二稚子》、《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靜夜思》等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約作于是年暮春。冬,寫有《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

750年

天寶九年

50歲。歸魯郡,寫有《任城縣廳壁記》、《崇明寺佛頂尊勝陀羅尼幢頌井序》。秋,訪元丹丘石門幽居,寫有《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秋日煉藥院鑷白發贈元六兄林宗》等詩。

751年

天寶十年

51歲。在梁苑,與宗楚客孫女結婚當在是年或此前。寫有《虞城縣令李公去思頌碑》。冬,離梁苑北上幽州,寫有《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詩。

752年

天寶十一年

52歲。北上途中游廣平郡邯鄲、臨洺、清漳等地。寫有《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兵》、《贈臨洺縣令皓弟》、《贈清漳明府侄聿》等詩。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邊疆思想,在邊地習騎射。有《行行且游獵篇》、《幽州胡馬客歌》等。后發現安祿山野心,登黃金臺痛哭。不久即離幽州南下,寫有《北風行》、《遠別離》等詩。

753年

天寶十二年

53歲。南下過魏州貴鄉,縣令韋良宰盛情招持。又西北游汾州,寫有《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詩。回到梁園。又從梁園經曹南南下宣城。寫有《留別曹南群官至江南》、《自梁國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獨坐敬亭山》、《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陪侍御叔華登樓歌》等詩。

754年

天寶十三年

54歲。春游金陵,有《春日陪楊江寧及諸官宴北湖感古作》等詩。五月至揚州,與魏萬相遇,同返金陵,盡出詩文,請魏萬編集。寫有《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聞晁衡回國途中遇難,寫有《哭晁卿衡》詩。秋冬,游秋浦、涇縣,寫有《秋浦歌十七首》、《贈汪倫》等詩。

755年

天寶十四年

55歲。游皖南。回到宣城。與宣城太守趙悅交游,寫有《贈宣城趙太守悅》、《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趙公西候新亭頌》。反對楊國忠發動的兩次征南詔之戰,寫有《書懷贈南陵常贊府》等,冬,北上梁國。適逢安祿山陷陳留、洛陽,李白攜宗夫人自梁園經洛陽西上華山。

756年

天寶十五年、唐肅宗至德元載(七月,肅宗即位靈武,改元至德)

56歲。從華山南下宣城,寫有《奔亡道中五首》。過當涂,寫有《春于姑熟送趙四流炎方序》。抵宣城,又往越中,寫有《經亂后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詩。過溧陽,寫有《扶風豪士歌》、《猛虎行》、《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至杭州,寫有《感時留別從記徐王延年從弟延陵》詩。秋,與宗夫人隱于廬山屏風疊,有《贈王判官時余隱居廬山屏風疊》。冬,永王璘水軍至尋陽,三次遣使聘請,李白下山入幕。寫有《贈韋秘書子春二首》、《別內赴征三首》等詩。

757年

至德二年

57歲。在永王璘水軍幕,隨軍東下。寫有《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永王東巡歌》詩。二月,永王兵敗,李白自丹陽郡南奔,有《南奔書懷》詩。被系潯陽獄,寫有《獄中上崔相渙》、《上崔相百憂章》、《萬憤詞投魏郎中》、《尋陽非所寄內》等詩。宗夫人奔走營救,經宋若思與崔渙為之清雪。出獄,入宋若思幕。寫有《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余之囚參謀幕府因贈之》詩、《為宋中丞自薦表》等。旋臥病宿松,有《贈張相鎬二首》,及《贈閭丘宿松》。在宿松鯉魚山上題刻“聰明泉”三字。歲末,被判長流夜郎。

758年

乾元元年

58歲。在流放途中。自尋陽啟程,宗夫人弟宗璟送別,寫有《竄夜郎于烏江留別宗十六憬》詩。至江夏、約州,寫有《流夜郎題葵葉》、《流夜郎至江夏陪長史叔及薛明府宴興德寺南閣》、《泛沔州城南郎官湖》等詩。至洞庭,遇郄昂被貶,寫有《送郄昂謫巴中》詩。入三峽,寫有《上三峽》詩等。

759年

乾元二年

59歲。至白帝城遇赦,立即返舟東下江陵,寫有《早發白帝城》。在江夏停留很久,寫有《江夏贈韋南陵冰》、《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等詩。秋至岳州,遇賈至、李曄被貶,同游洞庭,寫有《巴陵贈賈舍人》、《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等詩。獲悉崔成甫已卒,寫《澤畔吟序》。聞襄州叛將張嘉延襲破荊州,寫有《荊州賊亂臨洞庭言懷作》、《九日登巴陵旨酒望洞庭水軍》等詩。至零陵,有《贈盧司戶》詩。

760年

上元元年

60歲。自零陵返江夏,有《早春寄王漢陽》、《江夏送倩公歸漢東序》等詩文。下尋陽,上廬山,有《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詩。赴豫章,有《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對酒醉題屈突明府廳》、《豫章行》等詩。

761年

上元二年

61歲。暮春,送宗夫人上廬山,有《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東下重游皖南。有《宿五松山下荀媼家》等詩,來往于金陵、宣城間,有《餞李副使藏用移軍廣陵序》、《宣城送劉副使入秦》詩。欲投李光弼軍未果,寫有《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至當涂依族叔李陽冰。寫有《獻從叔當涂宰陽冰》詩。

762年

寶應元年

62歲。在當涂養病,有《夏日陪司馬武公與群賢宴姑熟亭序》、《天門山銘》,及《姑孰十詠》、《九月龍山飲》、《九月十日即事》詩。冬,病重,“枕上授簡”,將詩文交李陽冰編集。十一月,賦《臨終歌》而卒。葬今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龍山。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 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 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征李白一生不以功名顯露,卻高自期許,以布衣之身來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腐敗的政治現象,以大膽反抗的姿態,推進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李白 反權貴的思想意識,是隨著他的生活實踐的豐富而日益自覺和成熟起來的。下面精選李白平生最著名二十首詩集,請大家欣賞!

一、《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蘇秦小哥:《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是李白在宣城與李云相遇并同登謝朓樓時創作的一首送別詩。此詩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離別,而是重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牢騷。全詩灌注了慷慨豪邁的情懷,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激烈憤懣,表達了對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對光明世界的執著追求。

二、《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蘇秦小哥:《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屬漢樂府《鼓吹曲·鐃歌》舊題。唐代李白沿用樂府古體寫的《將進酒》,影響最大。此詩為李白長安放還以后所作,思想內容非常深沉,藝術表現非常成熟。詩由黃河起興,感情發展也像黃河之水那樣奔騰激蕩,不易把握。而通篇都講飲酒,字面上詩人是在宣揚縱酒行樂,而且詩中用欣賞肯定的態度,用豪邁的氣勢來寫飲酒,把它寫得很壯美,也確實有某種消極作用,不過反映了詩人當時找不到對抗黑暗勢力的有效武器。酒是他個人反抗的興奮劑,有了酒,像是有了千軍萬馬的力量,但酒,也是他的精神麻醉劑,使他在沉湎中不能做正面的反抗,這些都表現了時代和階級的局限。理想的破滅是黑暗的社會造成的,詩人無力改變,于是把沖天的激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樂之舉,發泄不滿,排遣憂愁,反抗現實。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懷才不遇的感嘆,又抱著樂觀、通達的情懷,也流露了人生幾何當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全詩洋溢著豪情逸興,具有出色的藝術成就。

三、《望廬山瀑布二首》

【其一】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蘇秦小哥:《望廬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風景詩,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80卷。其一為五言古詩,其二為七言絕句。這兩首詩,都緊扣題目中的“望”字,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夸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后細致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其中第二首七絕歷來廣為傳誦,其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偉景象,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后兩句用夸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氣勢,可謂字字珠璣。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四、《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蘇秦小哥:《贈汪倫》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于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游歷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贈別詩。詩中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李白信手拈來,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比較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膾炙人口,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五、《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蘇秦小哥:《月下獨酌四首》是唐代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四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意表明,詩人心中愁悶,遂以月為友,對酒當歌,及時行樂。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達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復雜感情。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深處卻有無限的凄涼。全詩筆觸細膩,構思奇特,體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曠達樂觀、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豪放個性。

六、《上 李 邕 》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蘇秦小哥:《上李邕》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的作品。此詩通過對大鵬形象的刻劃與頌揚,表達了李白的凌云壯志和強烈的用世之心,對李邕瞧不起年輕人的態度非常不滿,表現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負、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輕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戰,充滿了初出犢兒不怕虎的銳氣。

七、《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蘇秦小哥:李白這一首《俠客行》古風,抒發了他對俠客的傾慕,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從俠客的裝束、兵刃、坐騎描寫俠客的外貌。 第二個四句寫俠客高超的武術和淡泊名利的行藏。 第三個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來進一步歌頌俠客,同時也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抱負。俠客得以結識明主,明主借助俠客的勇武謀略去成就一番事業,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 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俠客的行動沒有達到目的,但俠客的骨氣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遜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寫史的人應該為他們也寫上一筆。 有人認為這首《俠客行》僅僅是寫朱亥、侯嬴,是不對的。前八句寫的俠客的形象就與朱、侯兩人不符。朱并不會劍術,而是力氣大、勇敢。侯主要是智謀取勝。一句“閑過信陵飲”不過是將俠客與信陵君這樣的“明君”聯系起來罷了,因朱、侯都不是以這種方式結識信陵君的。李白正是想結識像信陵君這樣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靖一”的政治抱負。 前人有曰:借他人故事,澆自己塊壘。李白這首詩亦當如是!

八、《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蘇秦小哥:在這首詩中,詩人為我們成功地再現了長江中下游天門山磅礴奇詭鬼斧神工的自然美,表現了詩人豪放、傲岸的非凡個性,流露了其一腔愛國熱情。

九、《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蘇秦小哥:《渡荊門送別》是詩人李白于公元725年(開元十三年)辭親遠游,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李白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于戴天山上,游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這次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開始漫游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十、《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蘇秦小哥:《送友人》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為李白名篇之一,全詩八句四十字,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舍之情與離情別緒之意。此詩寫得情深意切,境界開朗,對仗工整,自然流暢。起句點出送友遠行時的景物環境,繼寫友人別后將如孤蓬萬里,不知要飄泊到何處,隱含不忍分離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別的情思寫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

十一、《秋浦歌》選自其十五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蘇秦小哥:《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組詩創作于唐玄宗天寶年間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貴池西)時。全詩內容豐富,情感深厚,從不同角度歌詠了秋浦的山川風物和民俗風情,同時在歌詠中又或隱或現地流露出憂國傷時和身世悲涼之嘆。

十二、《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蘇秦小哥:《早發白帝城》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是李白詩作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詩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水行舟的流暢輕快融為一體來表達的。全詩無不夸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但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全詩鋒棱挺拔,一瀉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遠。難怪乎明人楊慎贊曰:“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十三、《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蘇秦小哥:《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絕小詩。此詩描寫了秋日夜晚,詩人于屋內抬頭望月的所感。詩中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之情,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含蓄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十四、《行路難》【選自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蘇秦小哥:《行路難》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三首七言古詩,選自《李白集校注》,樂府《雜曲歌辭》調名,這三首詩聯系緊密,不可分割。全詩抒寫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艱難險阻之后產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憤情緒,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棄遠大的政治理想,仍盼著總有一天會施展自己的抱負,表現了李白對人生前途樂觀豪邁的氣概,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的情調。

十五、《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蘇秦小哥:《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而創作的懷古抒情之作。全詩八句五十六字,以登臨鳳凰臺時的所見所感而起興唱嘆,把天荒地老的歷史變遷與悠遠飄忽的傳說故事結合起來攄志言情,用以表達深沉的歷史感喟與清醒的現實思索。此詩氣韻高古,格調悠遠,體現了李白詩歌以氣奪人的藝術特色。

十六、《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隨風)直到夜郎西。

蘇秦小哥:《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感憤、寄以慰藉的好詩。在盛唐詩壇上,王昌齡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寫邊塞題材著稱,特別擅長七絕。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王昌齡貶龍標尉的時間不可確考,有人推測大約在天寶七八年間。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游,此時正在揚州,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這首詩中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不僅表現出李白王昌齡的心靈都如明月般純潔、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還在,他們二人的友誼就會象皓月一樣永遠長久 。

十七、《夢游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外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蘇秦小哥:《夢游天姥吟留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古體詩。此詩是李白離開長安后第二年寫的,是一首記夢詩,也是游仙詩。詩寫夢游仙府名山,著意奇特,構思精密,意境雄偉。感慨深沉激烈,變化惝恍莫測于虛無飄渺的描述中,寄寓著生活現實。雖離奇,但不做作。內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形式上雜言相間,兼用騷體,不受律束,體制解放。全詩信手寫來,筆隨興至,詩才橫溢,堪稱絕世名作。

十八、《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蘇秦小哥:《玉階怨》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寫一位婦女寂寞和惆悵的心情。前兩句寫女主人公無言獨立玉階,露水濃重,浸透了羅襪,她卻還在癡癡等待;后兩句寫寒氣襲人,女主人公回房放下窗簾,卻還在凝望秋月。前兩句寫久等顯示人的癡情;后兩句以月亮的玲瓏,襯托人的幽怨。全詩無一語正面寫怨情,然而又似乎讓人感到漫天愁思飄然而至,不著怨意而怨意很深,有幽邃深遠之美。

十九、《公無渡河》

黃河西來決昆侖,

咆哮萬里觸龍門。

波滔天,堯咨嗟。

大禹理百川,

兒啼不窺家。

殺湍堙洪水,

九州始蠶麻。

其害乃去,

茫然風沙。

被發之叟狂而癡,

清晨臨流欲奚為?

旁人不惜妻止之,

公無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難憑,

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長鯨白齒若雪山,

公乎公乎掛罥于其間!

箜篌所悲竟不還。

蘇秦小哥:《公無渡河》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是借樂府古題以及古老的渡河故事寫下的一首狂放而拂郁的悲歌,有濃郁的悲壯色彩。

二十、《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蘇秦小哥: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學《湘山野錄》、楊繪《時賢本事曲子集》,都載有傳為李白所作的這首《菩薩蠻》。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且將此詞推為“百代詞典之祖”。然自明胡應麟以來,不斷有人提出質疑,認為它是晚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這場爭議至今仍繼續。這是一首懷人詞,寫思婦盼望遠方行人久候而不歸的心情。開頭兩句為遠景。高樓極目,平林秋山,橫亙天末,凝望之際,不覺日暮。“煙如織”是說暮煙濃密,“傷心碧”是說山色轉深。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詩:“日暮數峰青似染,商人說是汝州山”。薛濤《題竹郎廟》詩:“竹郎廟前多古木,夕陽沉沉山更綠。”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參看。這兩句全從登樓望遠的思婦眼中寫出,主觀色彩很重,而行人之遠與佇望之深,盡在其中。“暝色”兩句為近景,用一“入”字由遠而近,從全景式的平林遠山拉到樓頭思婦的特寫鏡頭,突出了“有人樓上愁”的人物主體,層次井然。下片玉階佇立仰見飛鳥,與上片登樓遠望俯眺平楚,所見不同,思念之情則一。“宿鳥歸飛急”還意在反襯行人滯留他鄉,未免戀戀不返。末句計歸程以卜歸期。庚信《哀江南賦》有“十里五里,長亭短亭”之語。詞中著一“更”字加強了連續不斷的以至無窮無盡的印象。征途上無數長亭短亭,不但說明歸程遙遠,同時也說明歸期無望,以與過片“空佇立”之“空”字相應。如此日日空候,思婦的離愁也就永無窮盡了。結句不怨行人忘返,卻愁道路幾千,歸程迢遞,不露哀怨,語甚醞藉。韓元吉《念奴嬌》詞云,“尊前誰唱新詞,平林真有恨,寒煙如織。”可見南宋初這首《菩薩蠻》猶傳唱不絕。

備注:上述詩集不存在排名,加黑字體為千古名句。

一、讀書和漫游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所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開元十九年(時二十歲)始漫游吳越,5年之后歸洛陽應舉,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齊趙。之后在洛陽遇李白,兩人相見恨晚,結下了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游梁、宋(今開封、商丘),后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后又遇于東魯,再次分別,這便是“詩仙”與“詩圣”的最后一次相見。

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當朝宰相李林甫為了達到權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說無人中舉。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的小官)的職位。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志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后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等詩。后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由于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房琯善慷慨陳詞,為典型的知識分子,但不切實際,與叛軍戰,采用春秋陣法,結果大敗,肅宗問罪。杜甫始為左拾遺,上疏言房琯無罪,肅宗怒,欲問罪,幸得脫)。其后,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四、西南漂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后嚴武為劍南節度使攝成都,杜甫投往嚴,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陽樓》等大量名作。其中最為著名的詩句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而《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千古絕唱。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156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01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06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87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35評論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28評論 1 323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03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65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881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33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35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75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7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8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21評論 1 28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595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08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唐詩三百首詳解(一 行宮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譯...
    漢唐雄風閱讀 6,015評論 4 29
  • 1. 幾大宗教都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人類寶貴精神遺產,其寶貴在于: 他們是從0到1的開創者 他們是活著的歷史 以他們...
    營地篝火閱讀 255評論 0 1
  • 『生活之美』39天 20170206 晚上臨睡前,我帶著彤兒在講故事,菲兒在我的床邊走來走去,欲言又止,我察覺到...
    英曼繪生活閱讀 330評論 2 2
  • 是這兒么?司機問熊。 熊支支吾吾地紅了臉:好像是…… 熊挺不好意思地嘟噥著對司機說聲謝謝,然后下了車,提著旅行箱拐...
    王去之閱讀 311評論 1 2
  • 今天看了一條微博,覺得很有意思。這條微博是這樣寫的: 手機能打出這個的"槑" 是4000以上的。然后配了一幅圖。 ...
    生椒牛肉閱讀 5,927評論 59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