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病養出惰性來,習慣性搪塞自己寫字太辛苦,老眼昏花看不清手機上的字,太累了早點休息等等理由,避開與字的關聯。
但還是忍不住會打開簡書,在其中轉上一圈,感慨著其中的變化:觀者越發稀了,評論越發少了,上榜文前十的質量提高了,后面的嘛,有不少高權重的占了,還有各種團體推薦的,總體上蓄勢有點弱,沒怎么退,但進也乏力。
想起我進簡書那會,是由本地的一位文友推薦的。
我生來散漫慣了,也偶爾湊幾個字,自己知道自己斤兩,一個失地的老農而已,所以沒投過稿,也不想加入什么文學團體。承蒙本地一些文友的喜歡,倒是經常聚個會喝個酒什么的,其中不乏作協會員之類的人物,場面上互加個微信什么的。
然后那位文友看到了我朋友圈亂發的幾個字,私我說,我的字是可以轉換或錢的,并介紹我進簡書,告訴我簡書的玩法。
對于用字賺錢我真沒去想過,不過激起了我的好奇之心,于是笨手拙腳地申請了賬號,不想,這一呆就是四年了。
關于我的字可以換錢純粹是個笑話,如果按當時三毛左右一貝的話倒是有可能賺點小錢,如果后來我不買貝,實打實埋頭寫字,應該可以積個15~20萬貝,和時間精力相比,真的不值一提了。
那么是貝擾亂了初心嗎?現在我持百萬鉆,排名40多位,一天平均收益500多貝,一年近20萬貝,真的算不上什么收入,我字換錢的概念相去甚遠。
更遠的是其中350貝是持鉆加會員的收益,150貝是點贊和被人點贊的收益,并且我相信其中很大一部分贊是倚仗了我百萬權重贊的面子,刨去持鉆和會員,我估計一天有個十貝就不錯了。
是呀,在簡書中,低持鉆作者要想賺幾個貝換錢,只有發表高質量的文章并被伯樂發現推薦,再由超級權重點贊決定你上榜的名次以獲得可觀的收益。但每天上榜的文章數就那么多,要擠上這條獨木橋的難度實在太高,要不就按現實,認真寫文獲取三五貝收益,按時價值約三五毛錢。
這字換錢……我不能說我那位朋友騙了我,最多,是我那朋友把一個餅畫的太圓太溜了。
我忘了想說什么來著?好像是關于權重敝大于利的事,或者干脆說,鉆貝這樣的操作就是資本的一個坑,和簡書標榜宣揚的風格很不配。
這個坑挖了出來,怎么填是個難題,高持鉆者投入了真金白銀日入斗金,貝池水漲船高,萬一有一天池里的水滿了怎么辦呢?
溢出來的水要靠桶盆碗杯來盛,就是說要更多的人來接盤,這樣的操作沖淡了簡書鎏金的招牌,后來者乏力,無疑是一個致命的傷口。
或許簡書要想個不負如來不負卿的兩全大法來,痛下殺手斷了貝制度,哪怕投入一筆手術費,擺平持鉆者的利益,一刀割了鉆貝這個毒瘤。
最后回到簡書最初的樣子,一群愛好文字的人在其中安靜寫字,默默喝采,關于以字換錢的笑話,也完全可以變換其中的情節,比如,按流量獎勵,不要再以鉆貝計,直接轉換成人民幣不香嗎?
那時,那位帶我入簡書的文友說法就對了,以字換錢,真的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