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是小灶五班成立的第107天,這段時間來,我一直很努力,看了很多書,寫了不少感悟,參與了每天的話題。同時,為了加速成長,仍在不斷地買書、看書、寫字。可是,越是看書,越有一種困惑,越覺得不對勁。
每天晨讀中的道理我都懂,每種方法對于解決特定問題都很有作用,但是遇到其他問題卻還是使用老方法、老思維,有時候甚至覺得有些方法之間似乎有些聯(lián)系又有些沖突。
為什么?
今天在陪兒子讀書時,看到這樣一則故事:
原文: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翻譯:楚國有個商人,在鄭國賣珠寶。他用名貴的木蘭雕了一只裝珠的匣子,將盒子用桂椒調(diào)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寶和寶玉點綴,用美玉裝飾,用翡翠連綴。有個鄭國人把匣子買了去,卻把匣子里面的珠子還給了他,這可以說,這個珠寶商人很善于賣盒子,而不善于賣珠寶。
《買櫝還珠》的故事確實觸動了我!!!
反思一下過去的自己:功利心太重,渴望速成,渴望一口吃成胖子!
原來,每天只知道不斷地看書、為了寫感悟而寫感悟,而沒有適時地停一停,總結(jié)思考,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還記得,《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日]奧野宣之)這本書中講到,要給每本書制作名片,就是在書上要標(biāo)注:Shop(購于何處)、Buy(何時購買)、Read(何時讀完)、Mark(何時標(biāo)注完)、Note(何時完成讀書筆記)。看完此書,我也按照上述方法去制作名片,唯獨就是沒有去做每本書的讀書筆記,總覺得麻煩,耽誤時間。其實,這看似節(jié)約了很多加工整合的時間和精力,以便能夠讀更多的新書,但卻是買櫝還珠,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把最有價值的事情放棄了。
與其不斷讀新書,為了完成任務(wù)、完成打卡而讀,倒不如慢下來,把書中對自己有用的內(nèi)容想清楚,搞透徹,遇到問題先思考,這個問題出現(xiàn)在哪本書里?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背后,是否有我了解的知識?這個問題能否應(yīng)用到其他領(lǐng)域?
如果每個問題都能這樣去思考,那么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xùn)練,將會比之前的讀書更有效率,更有收獲。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讀書一不追求數(shù)量,二不求讀完,三要放慢速度。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地球。俗話說:四兩撥千斤,以小力勝大力。
我認(rèn)為,讀書筆記、讀書感悟就是這個支點和巧勁。讀書也好、晨讀也罷,少一些功利心,多一些深度思考,少一些快速讀完的心態(tài),多一些回憶和聯(lián)想。正如《論語》中所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現(xiàn)在距離年底還有169天,也就是說還有169次深度思考的機會,我一定珍惜每一次機會,盡力堅持下去。
02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
沒有人生來就是冠軍。荀子在《勸學(xué)》中講到: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這里的“物”首先是心態(tài),一種能夠接受不同聲音的心態(tài)。
很多人在遇到與自己不一致的觀點時,第一反應(yīng)就是找理由反駁,根本不會去聽別人的觀點中是否有可取之處,這是典型的“紅燈思維”。
要想進一步升級個人認(rèn)知水平,不斷學(xué)習(xí)新知識,必須要打破這種既定思維模式,建立“綠燈思維”。凡事先別說不,也別人為的設(shè)限。
比如,小灶剛成立時,搞了一個讀書感悟活動,當(dāng)然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么短的時間讀完這幾本書,還要寫出讀書感悟,我肯定不行。所以,我沒有完成。反之,開營后,受到貓叔的鼓舞,我開始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日更,目前已堅持15天,回頭看看,也不是那么地難,也熬過來了。
不為失敗找理由,多為成功想辦法!你的生命中有無限可能!
03
要想更好地學(xué)習(xí),如果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是最好的了。小灶群就是如此。
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高人指路。
再加一句:高人指路的同時,還得旁人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