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死因之謎:從斧聲燭影到金匱之盟,趙光義扮演了什么角色?

毒殺還是生病猝死”,關于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死因之謎,古往今來的文人、歷史愛好者們圍繞著這兩種原因展開了無數次討論,趙光義也一直被列為是殺死趙匡胤的“最大嫌疑人”。

死本是生命成長到一定階段的必經事件,之所以人們會對趙匡胤的死因會產生這么大的爭議,一方面是由于趙匡胤是武將起家,素來注重養生和鍛煉身體,才年僅50歲的他身體一直很強健,怎么才生了一點小病就突然去世了呢?

另一方面,便是因為赫赫有名的“斧聲燭影”和“金匱之盟”兩大歷史奇聞,都將矛頭直指趙匡胤的繼任者趙光義,認為他是殺死趙匡胤的“最大嫌疑人”。

那么,到底趙光義在趙匡胤之死這件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呢?要搞懂這個問題,咱們要先搞清楚三件事:

“斧聲燭影”和“金匱之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趙光義有沒有殺人動機?趙匡胤是否真的沒有留下過選定繼承人的遺詔?

接下來,咱們一件件的聊聊。

1、大宋第一奇案:“斧聲燭影”與趙匡胤之死

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晚,身染小疾已在家歇息了幾天的趙匡胤忽然覺得有些無趣,于是他便命人召趙光義入宮飲酒。兄弟倆也不知聊的啥,守候在殿外的宮女侍衛,深夜竟聽到屋內傳出了玉斧搓地和“好為之!”的聲音。當時大家雖覺得奇怪,但沒有陛下召見的命令,誰也不敢進去打擾陛下的雅興。

那一夜,汴梁城大雪紛飛,殿門外的積雪已有數寸厚,宮女侍衛們在殿外冷得直哆嗦,卻沒人敢抱怨一聲,大家只盼著這一夜早些過去。

不知何時起,屋內突然安靜了下來,宮女侍衛們當時以為趙匡胤兄弟二人是喝醉歇息了,他們打心里松了一口氣。

更讓他們欣喜的是,報更的鼓聲終于敲到了第四鼓,這意味著天就快亮了,他們也可以拖著疲憊的身體好好休息一下了。

但命運,卻偏偏給他們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第二天天亮的時候,大家發現,在趙光義和趙匡胤安靜下來的這段時間內,趙匡胤竟然離奇駕崩了,而屋內只有趙光義一人而已,這就是赫赫有名的“斧聲燭影”事件。(史料出自《續資治通鑒長編·開寶九年》)

如果說,趙匡胤突然駕崩,讓“斧聲燭影”披上了一層神秘色彩,那么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更加讓人不可思議了,恐怕連小說都不敢這么寫!

《聊齋》體“斧聲燭影”原本故事

喜歡歷史的朋友,對“斧聲燭影”這件事并不陌生,但若是問及這件事的記錄出自何處,恐怕會有不少朋友認為,這件事的記錄出自《宋史》吧。

事實上,《宋史》對趙匡胤死因的記載非常模糊,《宋史》卷3《太祖本紀》記載僅僅一句話罷了:癸丑夕,帝崩于萬歲殿,年五十。殯于殿西階,謚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

最早記載“斧聲燭影”這件事的并不是官修史書,而是北宋僧人文瑩撰寫的一部筆記體野史《續湘山野錄》,在這本筆記中,“斧聲燭影”整件事就變成了《聊齋》體:

開寶九年,宋太祖趙匡胤找了個道士給自己算命,卜算自己的壽命,道士告訴他“今年十月廿夜,晴,則可延一紀;不爾,則當速措置?!保ü糯允隇橐患o,也就是說,道士告訴趙匡胤如果那一天天晴,你就可以多活12年,不然,就要準備后事了。)

之后,趙匡胤將道士的話牢記心中,格外注重起天氣變化來,到了道士預言那天,趙匡胤到太清閣望氣,他看見天上星斗明燦,根據天象顯示第二天是大晴天,趙匡胤大喜。

結果,剛過一會兒,天象大變,原本明亮的星空被烏云遮蔽,天上還下起了大雪。自知時日無多的趙匡胤便將趙光義招入宮中,飲酒解悶,順便交代后事。

報更的鼓敲到第三鼓時,兄弟倆在屋內忽然發出了劇烈的響聲,窗外的侍衛、宮女便聽得屋內趙匡胤敲擊柱斧發出的聲音,以及趙匡胤看著趙光義高喊著“好做!好做!”的“燭影”。

但這樣的異象并沒持續多久,不一會兒趙匡胤就安靜了下來。

第二日,趙匡胤被人發現死在了宮殿中,趙光義則“受遺詔于樞前即位”,群臣在查驗趙匡胤尸首時發現,他的遺體“玉色溫瑩如出湯沐”。

對比傳統的爭議點和聊齋體的“斧聲燭影”事件,我們不難發現,這里面有一個很關鍵的點,在聊齋體中,趙光義是“受遺詔于樞前即位”,也就是說,如果有遺詔的話,趙光義繼位就有了正統性,他殺人的動機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趙光義繼位時,他手中真的有遺詔嗎?

這個問題,就涉及到另一個具有很大爭議性的東西了——“金匱之盟”。

趙光義手中的兩份遺詔:“金匱之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宋史·杜太后傳》記載,公元961年,杜太后生病了,眼看自己快要辭別人世,杜太后忽然詢問侍候在自己身旁的趙匡胤:“汝知所以得天下乎?”

趙匡胤含著淚,沒有回答。

杜太后又問了同一個問題,這一次趙匡胤恭敬地說道:“我之所以能得到天下,是因為祖先和母親您積善積福的緣故?!?span>

杜太后對趙匡胤的回答并不滿意,她搖著頭解釋道:“并不是這樣的,你能得到天下,只是因為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的緣故,如果周氏有年長的繼承人,還能輪到你得到天下嗎?”

趙匡胤聞言楞在那里,不知如何接話,緊接著杜太后又說道:“汝百歲后當傳位于汝弟。 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

趙匡胤這時終于明白母親的意思,他磕著頭哭著說道:“怎敢不聽從母親的教誨?!?/span>

杜太后聞言滿意地點了點頭,回過頭看著趙普說道:“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

于是乎,趙普:于榻前為約誓書,普于紙尾書“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這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同趙匡胤的死因之謎一樣,關于“金匱之盟”的真假爭議同樣很大。

畢竟,當時趙匡胤是有子嗣,最大的已經10歲,且他才34歲,正值壯年。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趙匡胤去世之后,他的兒子怎么也沒法跟“幼兒”扯上關系。

除非杜太后有預言能力能確定趙匡胤會早逝,不然這“金匱之盟”反倒是處處讓人起疑了,因而就有人認為“金匱之盟”是真實存在,但其內容早已經被趙普和趙光義修改,并非原文了。

世人疑心“金匱之盟”的真偽性的另一原因就是,如果趙匡胤真有心立趙光義為帝,為何不將這份杜太后的遺詔公開?

接下來,咱們來看看趙光義手中鮮有人知的第二份“趙匡胤遺詔”,據清嘉慶年間徐松整理的《宋會要輯稿》記載,原文如下:“修短有定期, 死生有冥數, 圣人達理, 古無所逃。朕生長軍旅, 勤勞邦國, 艱難險阻,實備嘗之。定天下之襖塵, 成城中之大業, 而焦勞成疾, 彌留不瘳, 言念親賢, 可付后事?;实軙x王天鐘睿哲, 神授英奇, 自列王藩, 愈彰厚德, 授以神器, 時惟長君, 可于框前即皇帝位。喪制以日易月, 皇帝三日聽政, 十三日小祥, 二十七日大祥, 諸道節度觀察防御團練使、剎史、知州等并不得輒離任赴闕, 聞哀之日, 所在軍府三日出臨釋服……”(《宋大詔令集卷第七》也可查到)

其實,“金匱之盟”和趙匡胤之死爭論的焦點正是趙光義究竟有沒有動機對趙匡胤動手,這份詔令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趙光義對趙匡胤動手的動機。

但盡管趙光義沒有直接對趙匡胤動手,不過從他在趙匡胤死后的一連串舉動來看,他為了繼承皇位,同樣做了一些不光彩的準備。

當時,眾人在得知趙匡胤去世的消息后,朝堂上的各方勢力最關心的事情并不是為趙匡胤辦葬禮,而是立刻圍繞著誰做趙匡胤繼位一事站隊,“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唯恐自己立場選擇錯誤,便會失去如今的榮華富貴。

可能有朋友會說,這事不是很簡單嗎,按嫡長子繼承制立太子就完事了。但問題恰恰就出在這兒,跟秦始皇去世時一樣:趙匡胤也沒立太子

賀皇后心知一旦大權旁落,她和自己的兒子恐怕落不到好下場,于是,賀皇后第一時間便讓宦官王繼恩召秦王趙德芳入宮,商議皇位繼承人選的事情。

但讓賀皇后萬萬沒想到的是,王繼恩不僅沒有去找秦王趙德芳,反而背叛她找到了趙光義??上攵?,當賀皇后在看到趙光義出現在自己面前時,該是多么絕望,史載:愕然,遽呼“官家”。

“官家”在宋朝,是對天子的稱呼,趙匡胤剛死,尸骨還未涼,身為一國的皇后卻在這種情況下,立刻改稱趙光義為“官家”,這場皇位之爭,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賀皇后為保全自己母子的性命,不得不以妥協的姿態來換取生存的權利:“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span>

身為勝利者的趙光義順著節奏,“哭著”接受了這到手的皇位,并許諾道:“共保富貴,無憂也。”

隨著賀皇后的妥協,在趙匡胤去世的第二天,晉王趙光義便繼位登基,是為宋太宗。2、

眾所周知,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是親兄弟,而他們兩人之間的皇位傳承,又是封建王朝里少有的“兄終弟及”方式。后世人對“斧聲燭影”濃厚的興趣,其實源于這種比較少見的皇室權力交接。

公元960年,趙匡胤擔任后周殿前督點檢,檢校太尉,歸德軍節度使等重要軍職,手握兵權,實力雄厚。在后周朝廷“孤兒寡母”,主少無能的情況下,發動了陳橋驛兵變。他黃袍加身,改朝換代,開創了大宋王朝。

趙匡胤的三弟趙光義,一直跟隨大哥左右,也積極支持大哥兵變奪取皇位。趙匡胤登基后后,為了穩固趙氏江山,便更加重用三弟趙光義,封他為開封府尹,中書令,兼平章政事。趙光義所擔任的職務,都是朝最具實權的崗位。

那時候趙光義也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實權派人物。隨著時間推移,趙匡胤兄弟齊心,掃滅中原敵對勢力,平定了江南小政權叛亂,基本統一了黃河和長江流域,建立起一個穩定的大宋王朝,趙光義也被加封為晉王。

江山逐漸穩定后,趙匡胤又利用“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解除了帶兵大將手中的權力。在這種情形下,趙光義的權力愈發凸顯,甚至朝中很多官員都基于“開封府尹就是未來皇位繼承人”的歷史傳統,紛紛開始向趙光義靠攏。這樣一來趙光義的實力更加強大了。

趙匡胤登基之初,他的兒子都還年幼,長子只有十歲。那時候天下很混亂,為了大宋江山社稷,他重用三弟趙光義,并且封為趙光義為“開封府尹”等重要職位,其實也是想著在戰亂中,如有不測,便讓三弟繼承皇位,以避免“主少無能”的情況下,大宋王朝被別人推翻。當時的人們也都覺得趙匡胤將來會把皇位傳給三弟。

但隨著時間推移,周圍的叛亂都被剿滅了。大宋江山也日趨穩固。而且趙匡胤的兩個兒子也都成年了,尤其是老四趙德芳,文武兼備,能力出眾。在這種情況下,趙匡胤不斷重用長子,并且封趙德昭為郡王,還兼任平章政事,京兆尹等朝中重要官職。在提拔長子的同時,趙匡胤還不斷給四弟加官進爵。

當時朝中一些大臣都覺得趙匡胤這些舉動,其實都是在削弱趙光義的權力,主要是為將來傳位給長子趙德昭做準備。趙匡胤的這些做法,也不可避免地會讓兄弟二人產生嫌隙。

3、

公元976年春天,趙匡胤巡查洛陽之后,他認為洛陽的地理位置更顯要,而且在歷史上作為都城的影響力也更大。于是他便在朝中提出了遷都洛陽的想法。當時朝中一部分大臣覺得遷都是明智之舉,有利于大宋王朝的千秋偉業。

但以趙光義為首的另外一些大臣便極力反對遷都。趙光義曾在朝堂上說:國之安定,在德不在險。并且一再勸說趙匡胤要“以德治國”。后經幾次商議,趙光義都堅決反對遷都。最終趙匡胤的遷都計劃也沒有實現。

其實仔細分析,趙光義反對遷都,也不乏懷有私心。趙光義擔任開封府尹多年,他的主要勢力都集結在開封周圍,而要是離開都城開封,他的勢力將會被大大削弱。而太祖長子趙德昭,其成年后,主要管轄洛陽地區,不論是兵馬還是洛陽地區的官員,都是趙德昭的嫡系。趙匡胤的這個舉動,也似乎是在扶植長子,打壓趙光義。

遷都計劃落空后,趙匡胤和趙光義的矛盾,似乎已經公開化,但為了江山社稷,二人也不可能公開翻臉。其實趙匡胤也想通過懷柔手段,逐步解決傳位問題。

但命運似乎沒有給趙匡胤太多時間,遷都計劃失敗后的同年冬天,便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斧聲燭影”事件。趙匡胤半夜突然駕崩。而當時第一個趕到宮內的便是趙光義。隨后趙光義利用手中權力,控制了皇宮和都城開封。然后就登基繼位,成了大宋朝第二任皇帝。

趙光義繼位以后,或許是處于親情,或許是為了沖淡“斧聲燭影”帶來的影響。他并沒有加封自己的兒子,而是不斷給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加封進爵。并且把趙匡胤的二兒子趙德昭封為親王,兼任京兆尹。更加五代十國舊制,親王加京兆尹,就是皇位繼承人的象征。趙光義似乎也在向世人傳遞出,他將來要把皇位歸還給太祖兒子的信息。

但事實上,在趙光義登基三年后,也就是979年,據史料記載,太祖長子趙德昭,因為帶兵打仗失利,隨后壓力過大,選擇了自殺。死時年僅二十九歲。

公元981年,也就是太祖長子離世一年半后,太祖另一個兒子趙德芳,則說是因為疾病無法醫治而身亡。死的時候年僅二十二歲。史料上記載很簡短就三個字:“寢疾薨”。宋太宗趙光義登基不到六年,太祖留下的兩個兒子,卻都在青春壯年離世,令人感到惋惜的同時,也不免令人感到詭異。

這也更讓世人對“斧聲燭影”產生了懷疑。后來趙光義也把皇位順利地傳給了兒子。孤立的歷史事件,或許說服力有限。但結合前因后果,以及后來歷史走向,或許便能看出一些端倪,人們也會對“斧聲燭影”,這個事情有自己的理解。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7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71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40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9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60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95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9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23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4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42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50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1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3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2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5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