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說:夢是潛意識的映射。
被鬧鐘吵醒前,我正在做一個夢。我夢見自己住在姥姥家,但姥姥家的布局是長方形的,很長,沒有其他屋子,換個衣服都沒個隱蔽的地方。大約是早上,我脫下睡覺時穿的上衣,正準備穿衣服,媽媽把窗簾拉開了一半。當時我上半身什么都沒穿,我很生氣地對她喊到:“別拉床簾!”她沒聽到似的回了一句“媽尿泡尿。”看樣子可能是尿急。“別拉床簾!”我幾乎對她吼了,她依然不理,直接坐在尿桶上了。我氣得在心里直罵她。她難道不知道遮羞嗎?不管換衣服還是上廁所,哪有拉開床簾給人看的?
夢做到這里被鬧鐘打破,回想夢里還有一些其他場景還有印象,但我實在懶得去理了。書中說,半夢半醒間是最接近潛意識的時刻。帶著夢的困頓刷牙時,一個念頭猛然進入我的腦海:這就是我日常和家人溝通方式的映射啊!學了NVC這么久,在和家人的溝通上一直沒有任何改善。我曾和文強老師說,NVC用在和家人溝通上很別扭,因為家里說話一向是短平快,通常都是直給,沒有任何的拐彎抹角。就好像這夢一樣,我的“別拉床簾”是想用最簡短的話去傳達一個請求,但在任何人聽起來這都是一個命令。而媽媽說的“媽尿泡尿”其實是在表達她那一刻的需要。其實,我們兩個人的需要并不矛盾,只需要把窗簾拉上,她可以繼續上她的廁所,我也可以安心地換衣服。但雙方這樣的表達,最終以我心里對她的怨罵而告終(她的心里活動我無從知道)。這個發現令我震驚不已。
媽媽無法發現同時滿足兩個人需要的策略,也看不出她那樣做的不妥之處所在,她想滿足她的需要,這并沒有任何過錯。我可以看到滿足雙方需要的策略,卻因表達方式的問題而得不到我想要的結果。這就是我在家庭中的常見模式,潛意識以夢的形式告訴了我。而在起床之后,留心觀察家里的互動方式,發現很多地方都是如此。爸爸睡醒了想上廁所,媽媽坐在馬桶上說:“我先上個廁所。”爸爸只說了兩個字:“快點!”
如果我們繼續保持原有的溝通方式,那么我們便只會互相傷害最親近的人,誰都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也無法獲得內心的安寧與喜悅。
家庭,原來是最需要NVC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