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哲學為業在過去并不總是具有它現在所具有的狹隘專業意義,在古希臘,哲學不是一門特殊的理論學科,而是一種具體的生活方式,是對人和宇宙的總體看法,個體的人據此度過他的一生。
對柏拉圖來說,哲學是一種激昂的生活方式,蘇格拉底生為哲學而生,死為哲學而死,他的不朽典范是柏拉圖哲學生涯的準繩。哲學是靈魂尋求拯救,對柏拉圖來說,意味著從自然世界的苦難和罪惡中解脫出來。
東方人從事哲學研究的動機和西方人完全不同,東方人為哲學費神的唯一動機是尋求解脫和寧靜,擺脫塵世生活的苦惱和困惑。哲學不能放棄這些原始的需求。
專業分工是我們為知識進步付出的代價。其所以為一種代價,是因為專業分工的道路使人離開了其普通具體的理解活動,哲學家對周圍人們心理的影響越來越小。
但是人確實終身在本真與偽造自我的需求間奮斗掙扎,而且我們也確實生活在一個神經過敏性焦慮增長得很不相稱的時代。這恰巧是存在主義哲學的主題之一。
從以上發展可以看出,存在主義哲學是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誕生的,主要探討解決現代人自我與社會之間的相互協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