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遠方的召喚,尋找心中根的定力
戰勝內心的恐懼,活出無怨無悔的人生
我慢慢地寫來,你慢慢地讀,感恩你我在此穿越時空相遇。我有心追隨這些文字在時光中沉浮,任它們淹沒于此刻正在逝去的忙碌的日子里,但愿它們能在未來某一個悠閑的日子里浮出、再生。
總目錄
說明:
首先,寫書是一個孤獨的過程,我要耐得住一段時間的孤獨和寂寞。
第二,寫這樣的書需要堅定的決心,也要扛得住壓力和質疑。因為我對自己的回憶是非常私人的事情,是我個人對我的人生的記憶和理解。和他人沒有很多關系,我最希望表達的是真實和善。希望不要對任何人造成傷害。
第三,無欲則剛。對這些文字的結果我不在乎。既然要花去我很多時間,我希望這些文字是我直到臨死讀了也不羞愧的文字。對我來說,這是唯一的標準。
這樣寫著寫著,這書就似乎成了我的自傳體小說了,至少我是朝這方向走吧。
全書將分為四章。以下是大綱第一稿。我會根據寫作進程和寫作中得到的新的靈感多次修改。請諒解。
因為《簡書》對刊登連載的要求,這里每篇的標題很難與全篇章節的架構吻合,在此特意說明。
第一章:與生俱來
本章試圖從我的原生家庭、我的出生地、我童年最深的記憶開始挖掘我與生俱來的特質,試圖善意地回顧所有對我最初的生命直至今天還產生重大影響的人和事。
這章的時間跨度從我的出生,在鄉下長大,到益陽上學,一直寫到坐一次特快列車到首都北京讀書。其間我會試圖對自己進行深度剖析,包括我的恐懼、我的愛,從孩童到少女,從對知識的追求到對愛情和生活以及自由的人生的追求,我的自卑、我的自信的來源和我從中得到的悲歡。
第二章:遠方和愛情
年輕不羈的心渴望去遠方,渴望青春的綻放,渴望被愛,渴望成長,又渴望不辜負自己和父母的期望,渴望達到人生的巔峰。成了幸福的太太,心卻失去了方向。我的迷失,我的快樂和憂郁,我的勇敢地向前一步找到人生的突破。
這章的時間和地點跨度從少女到第一次婚姻,到初為人母,從北京到廈門到瑞士,再回到上海經歷早期地改革開放和上海的快速發展。
在這一章里我試圖審視自己的性格,能力和追求,對婚姻家庭和人生的詮釋和理解,在矛盾中尋求和諧,突破而痛苦并快樂的歷程。
第三章:雙子塔前的美國夢
帶著女兒到美國開啟全職單身媽媽的艱難。愛情,家庭和職場成功的三位一體,哪里可以用平衡二字來形容?你的孩子怎樣看著你?你怎樣向她、向自己交代?在逆境中披襟斬棘,一邊前行,一邊回首來時路,眼淚和歡笑灑滿又一個十年的旅程。
從來不拒絕心的呼喚,愛就是欲火焚身,在所不惜。第二次婚姻收獲再一次基因突破,不后悔。雖有苦有淚,娘兒仨成為四十歲后人生最靚麗的風景。
本章跨度十年美國生活,工作和學習,到重新攜兒女回上海打拼,并重新發現自己。
第四章:無怨無悔,不畏懼,五十歲再出發
兒女大了,空巢來襲。我到底是誰?
回歸?我將歸向哪里?
我們向死而生。死在哪里?
既然無所畏懼,我要為我的孩子,為給了我一切的親人留下什么?
我希望從桃江我的老家開啟我心靈的探尋,回到愛的本源,希望重新回顧、發現并直視對人生的恐懼和訴求。希望后半生能繼續保持善良和大愛的本性,在迷茫浮夸的人世中不迷失,不懼怕,不后悔。
(以上還有待修改完善)
以下開啟第一章。
第一章:與生俱來
天堂與地獄
我一直想知道,到底我身上的哪些東西是與生俱來的,哪些是我生長的土地贈與的,哪些是父母和親人給的,哪些是自己后來修煉的。
打我真正有記憶開始,那個小小的我就和理想中的自己抗爭。理想中的自己是個要改變世界的人,因父親冠名以“偉“,我必須要做偉大的事情。可是那個小小的我太不起眼了。我不但長得又矮又胖,說話帶著重重的鄉下口音,且拼音也不會,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就被送去了學校。那從天堂到地獄的日子是如此的刻骨銘心。
天堂是哪里?天堂是我童年無所事事也沒有記性的日子。天堂是沒有標簽的,知道哪里是天堂時,那里已經回不去了。
地獄的日子是從我第一天去上學時開始的。很長一段時間上學的記憶覆蓋了我所有童年的記憶,而要恢復那些被遺忘的記憶幾乎花了半輩子。
為什么最初去上學的感覺現在回想起來像是地獄?因為在那里我變成了一個連我自己也不喜歡的人。
我為什么不喜歡我自己?真的是因為我自己不喜歡我自己嗎?還是因為別人讓我意識到我不喜歡我自己?
可是別人為什么會讓我不喜歡我自己?那是因為我太想得到別人的喜歡嗎?還是別人真的生來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地獄?別人會妨礙我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喜歡自己喜歡的人,他們會用異樣的目光看著我,他們會嘲笑我的口音,嘲笑我的穿著,他們不叫我的名字卻叫我什么莫名其妙的外號,他們會用眼光鄙視我的母親,或者用拳頭欺負我的哥哥。
別人,現在知道其實那都只不過也是無辜的且和我一樣經歷著他們自己的克星的人,因為某種無從說起的緣分我們在某一段時空走在一起,為什么會擁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可以頃刻之間摧毀我們用了很長時間在我們的童年天堂里建立起來的自信?并可以在不經意之間從此摧毀我們心中的榮耀,讓我們變成似乎是不值得生存的茍且偷生的人?
我哪有答案?只是我從不放棄思考,也從不缺乏向上的勇氣和愛的善意,且心里一直有一桿秤,對大多的事和物總會去掂量它的輕重,很多事物都可以看輕,讓它輕輕地過去;有些東西無法看輕,那大都是和情感和做人的良知有關的。我的那桿秤究竟來自哪里?我試圖一邊回憶一邊尋找答案。
我很慶幸這半輩子的起起落落讓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我漸漸找回了自己 - 那個讓我喜歡的人,且在這尋覓的路上我和我的一切握手言和,包括所有那些我不喜歡的自己的陰影和任何試圖曾經讓我不喜歡自己的他人。
其實他們和我的差別微乎其微,那些差別在宏觀的世界里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他們只不過是我自己的另外的存在通過不同的形體反射在我的大腦里。他們無意間為我打造的短暫的地獄其實也不過是為了讓我知道并懷念天堂的好,并不斷去尋找那個天堂里的自己,讓我變得更加強大,更加幸福,更加懂得愛的力量,并因此受益終生,感恩一世。還有,他們讓我知道,在我的后半生里我也盡量不要成為他人的地獄。這些他人包括我的孩子,我的朋友,我的愛人,我的同事,和所有那些我有緣同行的人。
我能如此回歸,終究是因為后來我帶著愛和渴望不斷地去遠方尋夢,不斷地驀然回首時,驚喜我又尋回了我那夢一般的童年。
(第一稿)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