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年過半百的男人組隊破大案,不爆我不服

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

那么三個男人呢?

且看看~

?

《三叉戟》

正在銀河奇異果熱播

三個退居二線的中年警察,因為老友在退休前一天因公犧牲,義憤填膺之下毅然沖上前線,雖然都是“老胳膊老腿”,而且彼此間還經常因為前塵往事干“嘴炮”,但在破案追兇路上,三位中年大叔卻依然有著使不完的勁兒……

先說大背頭”崔鐵軍

男,50歲上下。

小手包兒,小立領兒。

乍一看,還有些高干氣質。

實際上呢,就職于警務保障處

換換燈泡,修修暖氣,泡泡枸杞。

然后是大棍子”徐國柱

男+1,年齡與大背頭相仿。

職位嘛。

老巡警一枚。

退休年限近在眼前,還跟個剛出社會的愣頭小伙子一樣。

暴脾氣一點就著,容不得幾句廢話,遇見刺兒頭直接上手。

再來是大噴子”潘江海

男+2。

歲數,也跟前兩位差不太多。

八面玲瓏、心有七竅。

伶牙俐齒、審訊專家。

但也沒見他破什么大案要案,反倒是混跡在電視臺里拋頭露臉。

興許,為了賺點外快?

修暖氣的、巡大街的、上電視的。

一眼順下來,似乎沒一個叱咤風云的大人物。

那,這仨晃蕩在退休邊緣的“警屆非精英”,憑啥就成了一部公安劇的頂梁柱了?

再來看看第四位關鍵人物——

“大撒把”夏春生

大背頭、大棍子、大噴子、大撒把,其實只是四個老警察青蔥時代的綽號。

合起來,叫“四大名捕”。

挺中二,也挺熱血。

大背頭得名于當年的發型,大棍子得名于直來直去的暴脾氣,大噴子得名于無敵嘴炮。

而自謙什么特長都沒有的大撒把,實際上最為寬厚持重,是凝聚幾兄弟的靈魂所在。

而整個劇集前期鋪陳的導火線,也就集中在這位大撒把的身上——

這天,大撒把兢兢業業了幾十年的生涯即將落幕,局里的小輩們準備了歡送儀式和退休蛋糕。

這切蛋糕的刀還沒下去,一個報警電話響起,一起涉毒案件。

看著小年輕們風風火火地出警,老家伙心里癢癢啊。

要不,再來這么最后一次?

誰知,真的成了最后一次。

抓捕逃犯的過程中,兇徒慌不擇路,下了狠手——

即將光榮隱退的大撒把,留下一個還在國外念書的女兒,徹底撒把。

四大名捕里的靈魂人物去了。

剩下的老三位,終于坐不住了。

而想當年,他們還有一個更剛更硬更帶感的名號——

三叉戟。

心思縝密擅推理的,雷厲風行擅抓捕的,鐵齒銅牙擅審訊的。

性格迥異又各有所長,配合起來立下多少功勞,有誰不佩服?

而他們此刻的消沉與蹉跎,也都歸因于20年前的一場舊案——

大背頭利用大棍子的線人臥底販毒集團,不想線人意外死亡。

大棍子重情重義,向來把線人當成兄弟,因此與大背頭產生嫌隙。

大噴子雖然審訊技術一流,卻在職位上處境尷尬、難伸拳腳。

曾經最尊敬的老友身故,原本“尿不到一個壺里”的老三位,卻不約而同地跑去大撒把遇害的專案小組旁聽——

有背著工具箱求當隱形人的。

有一臉堆笑說要虛心學習的。

還有二話不說直接破門而入的。

三尊大佛排排站,小年輕們該咋辦?

前輩主動要查案,不妨陪著試試看?

這一試,還真成了。

手到擒來。

不但抓獲了殺害大撒把的真兇,還從一起簡單的聚眾吸毒案件中,牽扯出一場洗錢大案……

金融巨騙、境外洗錢、新型犯罪。

這案子,水挺深啊。

老幾位20年前大殺四方那一套,還頂用嗎?

陳建斌,他可不只是《甄嬛傳》里負心涼薄的四郎。

除了文藝片影帝傍身,編劇、導演,也都有造詣。

寫詩、出專輯,是才華橫溢的“八家戶村”。

還是賢妻蔣勤勤口中貌似趙寅成的存在——

董勇

老牌公安劇《重案六組》里的江漢。

20年前,你敢說他不是個挺拔小生?

還有《北平無戰事》里那個愚忠少將曾可達。

空有一腔鐵血報國心,奈何時不他與的痛愴悲情。

只要一部電話,就能表現出一幅時代沉浮。

演技,已堪化境。

再加上一身話劇底子、臺詞非一日之功的郝平


根本犯不著原聲出演不用配音就讓粉絲們吹天吹地。

大噴子可不是白噴的。

要說是戲骨,這幾根兒,夠硬了吧?

給個什么戲撐不起來?

更何況,演的還不是出軌離婚、家長里短。

插一句,這些年實在太多國產劇,喜歡用婚變來寫男性中年危機,這種本子我是早就看夠了。

說英雄遲暮,說年歲匆匆。

就不能有點家庭關系之余、對個體生命軌跡的挖掘了?

說到這,突然想起劇里有句挺貧的臺詞:

廉頗老矣,就剩下吃飯了。

看預告片的時候,也看到了類似的文眼:

這個切入點,實在正中我靶心。

偏要瞧瞧,這幾位老廉頗,到底還能不能再少年。

迫不及待看了前幾集,還真不愧是老將出馬。

別看幾個老家伙目前處境都有點喪。

這湊在了一起啊,還挺

簡單舉幾個例子。

三叉戟重聚查案,線索追蹤到了一家賣“那種藥”的成人用品店。

派誰去探探呢?

大噴子被噴了:那肯定是你呀,一看你就

探出“哪種藥”了呢?

豪門禮炮

等會兒,內涵誰呢?

一轉臉,老幾位就把這“戰利品”轉贈給了現任隊長,還附帶上了廣告詞——

行,夠狠。

再來一個。

隊里派了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小呂,陪著三叉戟一起行動。

小呂初出茅廬,又生性老實,可是沒少挨這老幾位的訓。

買個飯都不會,說多少遍了我不能吃辣,我有痔瘡!

哎,大棍子前輩就這脾氣,咱乖乖聽著就是啦。

巧的是,這個小呂,還是有原型的——

呂錚,《三叉戟》原著作者。

同時還是一名20年警齡的人民警察,曾任公安部獵狐緝捕隊成員。

這就不難解釋,為什么我能在臺詞里看到成堆的專有名詞了——

特殊情報人員,簡稱“特情”,也叫“點子”。

非法走私,叫“過春天”。

走私案被抓獲,叫“感冒了”。

同樣也不難解釋,在大噴子展現審訊功力時的職業美感——

呂錚還有一本小說,就叫《名提》。

有了這份背景,劇本的真實性和落地性就有了底。

也正是這份背景,才能讓故事透露出血肉扎實的職業情懷——

那些警徽之下的榮耀與掙扎

憑空,是編不出來的。

姐姐們乘風破浪,叔叔們枯木逢春。

與其滿世界嚷嚷青春沒你,不如坐下來好好琢磨琢磨:

青春到底是個啥?

都說彩云易散琉璃脆。

可是那一抹繽紛絢爛的念想,不能丟。

那些在滾滾紅塵里滾累了,又突然拾起少年意氣的人——

給他們一個高光時刻。

他們值得。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01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11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6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43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23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74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68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5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05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1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20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2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61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58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30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0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