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0
今天,讀書群里,熱熱鬧鬧的進行了一場關于讀書有用無用論的討論。
起源一位小伙伴,她的疑惑是:有一位老板說,我都不知道你們讀那么多書干嘛。一位教授說:不要讀那么書,書讀多了也沒用。
老板,教授,都算是比較成功人士,竟然都說讀書無用,那到底,真的有沒用?
她被困惑住了!
就算是去年,如果聽到這樣的話,我都想要去辯一辯,現在,我不想辯了,生命有終點的,人到中年,可以身體力行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年歲,一日少過一日了,把這么寶貴的時間,花在不讀書的生意人身上,讓人少讀書的“教授”身上,我真不太愿意。
前不久,有一個好朋友跟我說她上班沒幾天的感受,她們那,很多有錢人都是不讀書的。只按自己的喜好來,不管手底下人有什么想法,好的建議,全不聽,自己不懂還就是要按自己的意思來。賬目理來理去理不清,明明看著是掙錢的生意,算出來卻是虧錢的。會計來了一個又一個,一兩個月,來來回回四五個,呆不了兩天全都干不下去了。
大家對那老板的評價是,不可理喻!
對,我們的社會就是這樣,不可理喻的,很可能富得流油。
讀書的,很可能窮得叮當響,不讀書的,千萬百萬不在話下。
于是,讀書無用論盛行,你看誰誰誰,沒讀幾年書,不也是開豪車住豪宅,豪氣沖天嗎?!你看誰誰誰,大學畢業,不也在家呆著找不著工作嗎!
這姑且還是正兒八經讀書出來的大學生,都被口水淹。
我們這種,不考文憑,沒有拿得出手好工作,也沒有自己事業的閑雜人等,看書?天天看書?!你有病吧?能當飯吃?有什么用。嗤之以鼻!
這樣的讀書無用論,曾經出自我最好的高中同學,她直接說,能掙錢的書,就看吧,不掙錢的,看它干嘛?
說實在的,當時我的心是冷的。
我知道她沒惡意,她是快言快語毫無心機的人,但就在那么一瞬間,我知道了,時至今日,有些緣分,真的淡了。
她還只活在她自己的世界里,雖然也有自己的小家,婚姻關系卻很復雜,她硬氣的要靠自己養活自己和孩子,平時總在抱怨老公天天就知道看電視,孩子沒有聽話的,特別是小的,連學校的作業都不能按時完成,而我,在身邊沒有合適的老人照顧撫養孩子的情況下,做了我和老公都認為最應該最合適的選擇:全職媽媽。雖然每天柴米油鹽,我仍舊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我很想帶著我的一雙兒女,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不是像那位同學,覺得旅行浪費錢又浪費時間,看電視就行了,相當于哪都去了。
她是正兒八經的大學生,而我,只不過是自己自學看書通過考試的自考大專生。
我不知道,為什么一個大學生,會有這樣的讀書無用論!或許,她的生活,沒有因為讀書得到改變,所以她放棄了。
這不可惜嗎?時代在變,信息科技人文,也都在劇變,人出了校門就斷了讀書學習,不覺得可怕嗎?聽不到歷史的車轱轆,轟隆隆要把我們壓滅的聲音嗎?
干巴巴的每天掙錢養家,掙更多的錢,買更大的房換更好的車,不覺得膩味嗎?精神不需要潤色的嗎?心靈不需要滋養的嗎?我不懂,我真的不太懂了。
要知道,我們國家的大學生人數占總人口數不到10%,甚至更低。
大學生尚且如此,那些沒讀過大學的,甚至九年義務教育都沒上完的,能讀書?
泱泱文明古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沉淀,我們國家每年平均閱讀量,卻那么的少得可憐!人均閱讀圖書量,低于十本,最高的猶太人,年閱讀量平均達到60本。
越是什么書都看,我越是感覺到了不同。很多國家,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就非常重視青少年閱讀習慣的培養,有分級閱讀,有專門的閱讀課程,而我們,我只知道,北京的一些重點小學,有專門的閱讀課,別的城市城鎮鄉村,要想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基本只能靠家庭教育的啟蒙或者孩子無意間與書籍形成的緣分,愛上了閱讀,這樣的幾率,是很低的。
翻看了我們國家我們的民族曾經受過的苦難,我真的不想責備它,為什么只重點抓經濟?知不知道,世風日下,道德堪憂?
身邊有很多家長,自己完全不讀書,卻很是希望孩子能讀好書,嫌公立學校不好,每年花四五六萬,也要上私立小學,為什么?怕在公立學校考不上高中!現在我身邊家里只要有適齡中小學生的家長,都已經知道,我們這高中錄取率太低了!40%都不到!
于是,每天學校上課上課刷題各種考試,回到家還抓,繼續刷題刷題再刷題!
很少有人想過,為什么不培養孩子閱讀習慣,讓他養成自我學習的自修能力。
其實,我不該寫這些的,離題了,可就是想說說看,看看我們普通人的教育現狀。
這還是跟上學讀書扯上關系的孩子,至于大人呢?讀不讀書?有時候聽廣播,聽到國外很多國家的人,隨身帶本書,很多人有點閑暇就習慣看看書。
我很是羨慕,因為當滿車廂都是低頭看手機的,就你一人拿著本,翻啊翻,你就是另類,當等興趣班下課,家長都在刷手機,狂聊天,在看書的你,就是另類,被有色眼鏡罩上,讀書,竟然會有人讀書,不可思議。
有次兒子下課回家,我對著夕陽說,那太陽可真好看,我得拍下來!
讀一年級的兒子說“媽媽,那不叫太陽,那叫落日。”
我很驚訝于兒子的話,問他怎么知道落日的。
他說:“有首詩上不是這么寫的嗎?孤村落日殘霞。”然后,跟我娓娓道來,“天凈沙·秋?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我才記起來,這首詞,他是一年前和我一起讀過,背過的。
喜歡中國傳統詩詞和古典文學的我,不愿意我的孩子,見到唐詩宋詞懵圈,毫無感觸。我希望他們能領略到傳統中國文化的美,用閱讀陪伴自己一生。
人到中年,開始把喜歡讀書的習慣,從柴米油鹽瑣碎的生活中撿起來,正如我在群里所說:我買基金,是看書學來的,沒虧過,掙得不多,買菜錢肯定是有的。我養孩子,多少也是從書里學了點方法的,小的不到三歲就喜歡看書,多少跟我愛看書有點關系的。我愛讀文學類書,舒心的我會笑,悲傷的我流淚,跟著書里的人一起活了一遭又一遭,感受著文字的優美,人物的性格各異,抬頭看眼前,自己生活沒那么糟糕嘛,樂滋滋的又開始新的一天,多好啊。至于富貴的,紅門里的,我羨慕不嫉妒,不影響我正常生活,對于不如我的,我真心希望,能跨過困境,越過越好,對于非我同類,我笑一笑,擦身而過,不起半點波瀾,我覺得,我的心是坦蕩的,這些跟閱讀習慣,肯定是多少有關系的。我沒有讀書破千萬卷,也不能一語中的,字字珠璣,但我也是有我絮絮叨叨想法的!
物質上,簡單就行,精神上,我希望自己非常富有,多讀書,不是人家說的什么讀書就高大上,我只是純粹喜歡,因為舒心,因為讀書我越寫越順暢,因為讀書,我的思辨力越來越強,所以,不管他人如何看待,我都是會堅持讀下去的。那里有我的小世界,有些人進得去,有些人,永遠是過門而不入的匆匆過客。
時至今日,我最后悔的事之一,有一件是關于讀書的。二十多歲,自考完大專,接著自己看書考本科時,過了三科,然后,不知怎么就懷疑起讀書的用處。周邊的人陀螺一樣,天天的除了掙錢還是掙錢,讀書?都出社會了,還讀什么書?或者也是因為讀書太過于孤寂,太過于清苦,在那個真是喜歡熱鬧的年紀,我隨著大流,扔開了書本,投入了錢的世界,可惜,我想擁抱的錢,最終還是很不屑的瞪了我一眼,投入了別人的懷抱。后來,當了媽媽,突然覺得,自己很不足,重新斷斷續續拿起了書,各種書。后來生了二胎,陪孩子讀書,自己讀書,嗯,世界好像有了顏色,五彩繽紛,孩子們一日大過一日,比起身邊的孩子,好像是那么有點不同,我才真的發現,讀書和不讀書,孩子,是不一樣的,而我,是成長的。
在沒人領路的情況下,我孤傲又自卑,一路跌跌撞撞,在該堅持的時候沒能堅持,最終成了很多人眼里的大多數普通人,但我又是幸運的,因為閱讀,有了自己內心的堅守,不再人云亦云,搖擺不定,人到中年,有了目標,有了小確信,日常問題都能通過有效溝通來解決商議,家里氣氛還算和睦,孩子們還算可愛……如果堅持和孩子們從小一起閱讀,撒下那顆種子,再帶上孩子一起旅行,到處看看,我希望,他們比我們,多些希望,多些可能,多些攀山越嶺過河涉江的勇氣,我希望他們發現、找到最真的自己,走得更遠更高,領略人生不一樣的風景,體會不一樣的人生。
碎碎念,想到什么是什么,還不想修改,不敢回頭翻看,太亂,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