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個從小心思就很重的女孩,所有人看到的都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女孩,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是自己把所有能扛得壓力都扛著。
她也曾是一個老師,同學心目中的好學生,每天上課認真聽講,作業按時完成,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可是,她考高中的時候居然以3分之差比別人多交了1000多,那是零幾年的事,當時對于一個農村家庭,1000塊不是小數目,她所在地班里,只有幾個人是順利考上高中的,其余都是高價生,心思本就敏感的她,心里從此有了一道陰影,毀了她整個高中。每個人都遺憾那么愛學習的她為何會放棄讀書,只有她自己知道,心里那道坎,讓她即使是班里最努力,最勤奮的學生,也沒有好的成績,因為她早已學不進去了,唯一讓她堅持讀書的理由是父母辛勤的身影,所以讀高中后的她更愛更理解父母。高考她考的很爛,為此她傷心了好多天,但是這些,在父母面前她從未表現出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每一天晚上都是含著淚睡著的,后來,她離開了家鄉,去了很遠的地方,她走的那天很平靜,可是晚上,夜色寧靜的時候,她最后一次大哭,她告訴自己,哭過以后,好好的生活,為父母減輕負擔。后來,她在外面無論多么艱難,無論多累,她每周都堅持給父母打電話,但是從來只是報喜不報憂。
學業失敗的她,不是背負的太多,只是心里的壓力太大,這樣不僅僅是毀了自己的學習,更是毀了一生。
長大后的她,父母為了不讓她受到傷害,所以告訴她,要留在家里,可以互相照顧。她不知道,父母沒有真的就想讓她留在家里,而是為了保護她,因為村里去外地的好多姑娘都被騙到了特別貧寒的山區,然后無法回家的慘劇。她當真了,在異地他鄉,大部分交的朋友都是女孩,有幾個關系還可以的異性朋友,但絕非那種可以托付終身的男朋友。她因為特殊原因,能進的都是一些小廠,工資很低,但是每個月她都會固定給父母寄一些錢回去,每個月發工資的第二天,她都會飯也不吃的跑去排隊寄錢給父母,寄完錢特別開心自己能為父母分擔一點了,飯也顧不上吃就去上班了。那一天,是她最開心的日子。幾年后,她回家了,一切就像安排好了一樣,相親,相戀,訂婚,結婚,這一系列的事仿佛早已設定好一樣,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她嫁人的理由是,那個男孩主動要求到她家,而她剛好要一個主動來她家的男孩,他們的戀愛不似別人那樣的水到渠成,很平淡,很冷靜,仿佛是在完成一件使命。都是80后,但他們活成了古代人的婚姻,先結婚后戀愛。大概是因為她是一個善良的姑娘,上天對她都有幾分眷顧,男孩是一個不錯的小伙,也是一個處處替父母著想的好孩子。無論處于什么原因結婚,他們終究步入了婚姻,并且有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兒,是父母的小開心果,她太過于成熟,所以她對女兒嚴厲之外有著某種寵愛,所以女兒跟她的性格完全相反,但是,孩子,就是要有孩子的樣子,太成熟的孩子過得太苦,如她一樣,她不想女兒向她一樣活著。
是她背負太多,還是她就是那樣,把自己的日子過得太苦,雖然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但也沒有那么糟,其實為身邊人好,不是讓自己活得那么累,反而是要把自己的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這樣才是大家想看到的你過得最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