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好比一位傾國佳人,讓歷代文人魂牽夢繞。
這里山明水秀,文脈涌動,自魏晉以來,便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來此居住。他們的滿腹才情不僅體現在吟詩作畫上,也體現在高超的造園藝術上。江南園林,不僅是一個可供人休憩的環境,還是歷史文化的載體。
穿越千年時光,我們仍然能夠透過江南園林,看到歷代文人的人生觀、自然觀以及審美意趣。
1、失意文人的寄托:處江湖之遠,不問俗事
魏晉時期,文人士大夫對動蕩時局心有憂慮,奈何無力回天,于是隱居江南,寄情林泉。
縱觀整個古代,大多數文人始終有一種空漠孤寂的氣質。那份深重,源自于仕途上的郁郁不得志,源自于對人生的厭倦和傷感。而江南“處江湖之遠”,文人們正好在這里,拂去前半生風塵,重新開始一段詩意人生。
拙政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第一代主人是明朝御史王獻臣,他是個倔脾氣,直言敢諫,不得皇帝喜歡,辭官回到蘇州后,建了拙政園。“拙政”兩字取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意思是說,把澆園種菜當做自己的政事。
有些文人官場失意,于是寄意園林。而有些文人造園,是單純追求生活情調。他們不求名利,遠離朝廷。官場對他們來說就像臭水溝一樣污濁。
《浮生六記》中有記載,沈復和蕓娘有一段時間暫住在朋友的蕭爽樓中。那里環境雅致,推窗見景。沈復是個社交達人,經常有三五知己來找他。
大家在蕭爽樓中立下規矩,有四件事情可以做:慷慨豪爽,風流蘊藉,落拓不羈,澄靜緘默。有四件事是禁忌:官宦升遷,公廨時事,八股時文,看牌擲色。誰犯了就要罰酒五斤。
園林是文人們詩意生活的場所。這里遠離污糟的現實,是一個被隔離起來的理想空間。琴棋書畫、詩酒人生,皆是人文意趣。
2、傳統自然觀:天人合一,即使身居鬧市,也可得山水之趣
《世說新語》中記載了一位有趣的“行為藝術家”——劉伶。書中是這樣描述他的:
劉伶放達,裸形坐屋中,客有問之者,答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裈衣,諸君何為入我裈中?"。
意思是說,客人來到劉伶家里,見他光著身子坐著,便笑話他。劉伶卻不以為恥,反而振振有詞:“天地是我的房子,房屋是我的衣服,你怎么鉆到我的褲襠里來了?“
這番話聽著有些強詞奪理,但它卻反映了中國傳統自然觀:天人合一。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
古代園林藝術專著《園冶》將園林的精髓概括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巧于因借,精在體宜”。
前一句說的是造園講究自然美。這種”自然“不是對山水的純粹模仿,而是融入了人的審美創造。在有限的空間中,疊山理水、種植花木、并配置亭臺樓閣,營造出深邃不盡的景境,使人“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得林泉之趣”。
后一句說的是造園方法,要考慮地勢高低,還要考慮周圍遠近的環境。
拙政園有一處非常有名的“借景”。當你游覽到一大片水塘邊,會看到池邊荷葉掩映,而池水中央正倒映著一座佛塔。那是幾公里外的北寺塔,被巧妙地“借”入了園中。這就是《園冶》中所說的”巧于因借“。
園林之中,有山水、有花木、有亭臺樓閣,即使不出家門,也能看盡山川萬物。
拙政園中部以水塘為中心。荷風四面亭立于北面,四周環植荷花,是夏天賞景的最佳地點。西面“雪香云蔚亭”,白梅樹在亭外傲然挺立,冬日在這里賞梅是很有意思的。東面“待霜亭”,秋日賞紅楓最好。
一個庭院,收攏了春夏秋冬,四時景致。人在其中,扮演一個什么角色?觀賞者嗎?不,我覺得遠遠不夠。后來在中村拓志《戀愛中的建筑》一書中,我看到一句話,用來形容人與園林的關系,覺得十分恰當:
“人與建筑的關系應該像戀愛一樣,讓使用者發自內心地愛他所使用、所生活的建筑,并且這種愛只有他自己最懂。"
3、文化審美的極致:一草一木,一亭一軒,皆有其意趣
園林中的景名、楹聯、匾額都有其特定的含義。甚至種植什么花木,也很有講究。
網師園中有一座待月亭,懸掛著匾額,題曰“月到風來”。對聯”晚年秋將至,長月送風來”,出自唐代文學大家韓愈的手筆。后世之人站在亭中,看明月高懸,品味匾聯,胸中產生的詩情與千年前的韓愈,遙相呼應。這是很令人感動的。
古人寫詩,常常“托物言志“,賦植物以情。這種手法,也應用在造園中。寓意造景,所種植的花木通常帶有某種情感指向。
蘇州滄浪亭相傳始建于五代時期,北宋文人蘇瞬欽罷官后居于此,重新修整,并取名為“滄浪亭",題名取自《楚辭》“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蘇瞬欽修整后的滄浪亭以“竹”聞名。他在《滄浪亭記》中寫道:“前竹后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干,光影會合于軒戶之間,尤與風月為相宜。”日色穿竹而過,在地上透出交錯陰影。風搖翠竹,發出一種類似玉板相擊的清音。一派清明絕俗的意境。《滄浪亭》一詩也寫了主人對竹子的喜愛:“一徑抱幽山,居然城市間。高山面曲水,修竹慰愁顏”。
君子如竹,皆因竹子傲然挺立、虛懷若谷。中國古典園林中,處處可見竹的優雅風姿。
園林中常見的植物,都有其寓意。譬如,海棠,意為棠棣之華,象征兄弟和睦。荷花,取義“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表示主人不屈于流俗的意志,還能“留得殘荷聽雨聲”,這是閑適雅致的生活情趣。梅花,寓意傲雪凌霜。松柏,萬年長青,是長壽的象征。蘭花,代表高潔清雅……
不同植物,搭配起來也有不同的寓意。譬如,玉蘭、海棠、桂花,三者相配,代表“玉堂富貴”。梅蘭竹菊,喻為“四君子”。
江南園林,不是靜止的建筑,不止于觀賞一途。我們可以透過它,看到千年的文化,化成了園中的花木、亭臺、山石、漏窗。它是古人棲息的居所,是逃避現實的港灣,是詩意的理想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