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終身成長》
【閱讀內容】第六章 人際關系:關于相處的思維模式(頁碼175-207)
【閱讀主題】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友好關系的基礎
【三個問題】
1、當你遭遇拒絕的時候,是如何解決的呢?
我還是挺怕遭遇拒絕,所以往往連開口都不敢。如果是真的非做不可而又被拒絕,我會據理再力爭下,但不會太強硬。
2、想一想身邊朋友的經歷,婚姻關系究竟應該如何維系?
維持關系中,溝通的藝術真的是舉足輕重,另外還有一點我比較贊同,比起三觀一致,更重要的是尊重對方的三觀。
3、為什么你可以和現在的朋友變得親密無間?
朋友之間變得親密,需要理解體諒、志趣相投吧,我與朋友曾有過變扭,甚至被拉黑,我不是小肚雞腸的人,別人開口了我不會斤斤計較,只是我太不主動了,過不去的坎其實都是自己這一關。
【原文金句】
1、每一段關系都會讓你越來越了解自己,你會漸漸看到適合自己的人到底是什么樣的。
2、每段婚姻都需要努力來保持不脫軌,將伴侶聚在一起和將他們分開的兩種力量之間,永遠存在一種張力。
3、不努力的兩性關系是難逃一死的,是不健康的。
4、在一段關系中成長型思維模式讓你能夠擺脫責備,去理解問題,并嘗試著去修復它--共同修復它。
5、改變是指去幫助伴侶在這段感情關系中達到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潛能。
【原文案例】
1、著名的婚姻專家艾倫·貝克(Aaron Beck)說過,對兩性關系來說,最具毀滅性的想法之一就是:“如果我們需要努力,這說明我們的關系里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
2、著名的家庭關系心理學家伊萊恩·薩維奇(Elayne Savage)給我們講了湯姆和露西的故事。在交往三個月后,湯姆對露西說,他們的關系“不平衡”。露西自認為讀懂了湯姆的心思,認為他指的是他對這段感情的投入沒有自己多。露西感到很泄氣。她是不是應該在湯姆提出分手前主動提分手?然而,在經過心理治療后,她終于鼓足勇氣去問湯姆那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結果,湯姆只是用了一種音樂術語來表達他希望調整兩個人的關系,讓彼此更進一步。
【今日讀書感悟和收獲】
生活中的兩性之間爭鋒相對,從小到大見了許多,因為原生家庭就是如此,自己的父母,母親的娘家,皆是如此。
一遇到事,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永遠不會覺得是自己錯了,一昧指責對方,這就是關系不好的主要原因。如果知道有效溝通,好好說話,或許就會少很多劍拔弩張的爭吵。
換位思考,降低旺盛的肝火,擺脫習慣性責備的思維,再去理解問題,這樣一個過程需要冷靜的理智。
給予彼此多一點的個性空間,信任的搭建,互相的了解,是一門長久的必修課。
另外,對于處理朋友之間的關系,譬如我自己,也曾失意過,最后有挽回的,也有永遠遺憾的。
長久以來都歸結于性格原因,我也深知自己的問題,可是就是有一股繩擰在那,明知應該擺正卻越來越變扭。
讓自己換一種方式想問題,不要害怕被批判,不要羞于表達,嘗試去學習和改變,換一面看待問題,換一種思維方式。社交能力也是可以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