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薛大師評課也是機會難得,及時記錄以便日后學習。
薛老師主要從三方面談了有關如何有效教學的問題。
一、有關文言文教學。言文并重,以言為主。
?? 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盡量鼓勵學生獨立完成文言文的翻譯。
? ? 重視文言現象的積累。(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
? ?? 根據學生的不同差異確定授課方式,基礎薄弱的班級建議先手把手去教,培養學習方法和 習慣。可將預習前置,讓學生自己總結整理文言詞匯,以應對當下的考試。
有關文章本身的思想內容,如人物形象,事件等,不建議深究,達成教學目標即可。
二、有關詩歌教學。以讀促析,以讀促悟。
? ? ? 詩歌教學的難點在于如何講學生引入詩歌的情景之中。講解內容容易,帶入情景難。情景的創設很重要,應重視朗讀。教師應少講,多讀,如果可以教師可范讀作品。讀已不是手段,而是目的。以讀促析,以讀促悟,在讀中完成教學任務。設計不同形式的讀,對學生的朗讀呈現及時評價追問,鼓勵學生去說,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體會語氣和情感。在語文活動中讓學生自主去學,因為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綜合的過程。
三、有關現代文教學。研讀教材,區分課型。
? ?? 統編教材三位一體的教學體系,重視課型的區分,教讀——自讀——課外讀。教讀課文, 研讀教材,對文本的解讀很重要,明確教學目標,合理使用課后練習題。自讀課文, 借助課文后面及旁批的自讀助讀系統,設置合理的切入點,引領學生展開自主學習。
? ? ? 總之,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明確課標要求(語言文字的運用),我們是教“言語而不是語言,應重視學科的綜合性和實踐性,讓學生參與真實的學習實踐過程,才能真正落實學科目標。合理的語文課堂活動設計能讓語文教學更高效,備課時應多思考。教學路漫漫,唯有不斷學習才能有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