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1.
走在路上,眼睛被太陽晃的看不清東西,看到上圖的情景,我還以為看到了我高中時候的宿舍樓。
那時候真美好,不想學習時候可以呼朋引伴一塊去玩(我每周不想學習的日子有四天),能玩的東西不多。輪滑、臺球、網吧這些是最適合學生消費的場所。這幾個場所往往是煙霧繚繞,我有點哮喘病不能聞煙味,不過為了心靈的愉悅默默忍受下來了。
那時候很胖,輪滑什么的玩不轉,臺球技術也很差,去的最多的地方是網吧。通過互聯網接觸了現實生活中接觸不到的世界和人,自以為跟上了時代前列,其實這是青年人的通病。
2.
那時候一天很長,每天5點半起床,晚上10點半睡覺,一天有大概15個小時和同學待在一起,我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可惜還是抵擋不住空間距離的侵蝕。
那時候感覺時間長的像是度日如年,可能因為接觸的事物都是新的,全新的體驗讓人感覺每天的生命都是充實的。現在的日子過成了機械重復,還沒有做點事情出來一天已經悄悄消失了。
疲憊的晚上,想找個老朋友喝上幾杯。
3.
我有個朋友在一百多公里的地方,周末可以去找他聊天喝酒。我還有個朋友在600公里以外,放假時候可以去看看他。我還有個朋友800公里外的城市,我準備抽個時間忽悠他來看看我。
沒有朋友的城市不值得定居吶。(應該是飽醉豚老師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