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一切。--馬克思
【1】
我不善于“思考”,導致面對許多問題要么沖動說話和行為,不加思索;要么稀里糊涂,一問三不知。
怎樣解決以上問題,學會“思考”,擁有思考力?面對別人的意見,如何對待?面對別人的批評,該如何保持冷靜?面對兩難的問題該如何做出正確選擇?等等都可以在這本《哈佛的6堂獨立思考課》的書里,找到答案。它為我們提供了步驟詳細的思考方法,讓我們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作者是日本作家/教授狩野未希,他從事英語和思考教育20年,結合東西方思考模式的不同,創建出“自我意見建立法”。現在,教商務人士英語和“自我意見建立法”。
在常年的教學中,經過不斷摸索,總結經驗,寫出這本《哈佛的6堂獨立思考課》。
“徹底思考”過才更有自信。
【2】
如何做到“徹底思考”?這本書六堂課的六個步驟教會你“徹底思考”,成為能獨立思考的人。
第一步擁有自己的意見。
“思考”是一種習慣,每天讓自己有意識的按照書上方法做,一旦有需要,你就能說出有說服力的創新意見。
如何“建立自我意見”?
首先,確定自己對“問題”的了解程度。是“一知半解”還是“完全不知”呢?
其次,腦子里過一遍“問題”,了解的方面和不了解的方面是哪里。確認已經理解的,把“不理解的方面”作為重點解決,找“度娘”或是“權威資料”,聽某某的“盜聽途說”就不要考慮。
好的,到了這里就是對“問題”做了“深入理解”。
最后,經過“深入理解”思考就可以說出“自己的意見”啦。
如何對“問題”給出“自己的意見”?
對信息本身,他人意見,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都要保有一種“批判性思考”的態度。這里的“批判”不是“批評指責”而是謹慎判斷事物是非即“思辨”的意思。
而“批判性思考”是不流于他人的想法,自己認真思索意見的思考方法。
對他人的想法或是信息,采取“批判性思考”,不否定,不人云亦云,通過了解,采集資料,深入理解后再說出“自己的意見”,適合任何領域。
就拿有些人對無硅油洗發水存在誤解。聽外部信息,聽別人說無硅油洗發水不好,堵塞毛孔,造成掉發,發癢,讓頭發越洗越油,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可以百度下,先了解硅油是個什么東西?它在洗發水里起什么作用?
首先硅油是個化學成分,學名聚二甲基硅氧烷,對人體無毒無害,不溶于水,有柔順,滋潤作用,用途廣泛。
其次硅油在洗發水里起到順滑效果,在護發素里起到修復受損毛鱗片,滋潤發質的作用。
如果頭發油,就選擇無硅油洗發水更適合;如果頭發干枯,就要選擇含有硅油的洗發水適合。
對問題做深入理解,結合自己情況,做出判斷,選擇適合自己的東西。
對有一陣子流行的毛毛蟲眉毛,楊冪穿的毛衣等等,我們都可以用“批判性思考”做出合理的選擇。
不管是對一個東西的選擇,一件事情的判斷,還是一個決定的好壞都可以用這個方法。
先確定這個“問題”,下來對問題做全面了解后,看哪里還不清楚,記下來重點解決
經過“深入理解”,我們就可以對問題持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這樣思考,可以讓我們做事情多些理性思維,理性選擇,理性決定,避免沖動做后悔的事情和上當受騙。
第二步重視根據,深入理解,提出好問題。
說話,提意見都要有“根據”,信口開河,聽某人說的都是說話沒有“根據”的表現。
“思考不要停留在可能是事實之前”
不要停留在“可能是事實之前”,就必須“深入理解”,做到以下幾點:
1.先確認自己對獲得的信息真得理解。
2.哪些地方不理解,寫出來。
3.重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思考相關問題。
4.養成實際提問的習慣。
以上“深入理解”的四點,跟前面我們提到的“建立自我意見法”的三個步驟相似。說明“自我意見建立”是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的,沒有深入理解,你的意見就缺乏根據。
那么怎樣說明你的理解到位了?
下來有6個方法來檢驗,可以任選一個實施就行了。
1.用簡單易懂的話陳述一遍你所理解的問題,說明你確實理解了,不要“自以為理解了”。
2.碰到專業術語,找度娘,查清楚后,最好能用簡單易懂的話解釋出來,讓自己和他人都能聽懂。
3.最好的辦法拿張紙,列出你理解的和不理解問題,理解的先放一邊,不理解的重點解決。這個辦法尤其是遇到兩難問題無法選擇時使用,幫你看清問題在哪,從哪下手,從而做出正確選擇。
4.遇到閱讀書面內容時,可以使用“信號燈筆”以區分自己理解的地方和不理解的地方。
5.用最簡單直接的 “5W1H” 問自己,是否能確實回答,自己理解的問題。
要能回答出 :
Who(誰)、 What(做什么)、 When(何時)、 Where(哪里)、 Why(為什么)、How(怎么做)等問題。
在商務場合中,不妨再加入 to Whom(向誰)、 How much(多少錢)。
6.如果有人征求你的意見,那就反問她一些問題,從而加深自己對問題的理解。
這本書教你思考之細致,從這里體現的淋漓盡致。到了第六點就完了吧,不行。作者還要教你怎樣提出好問題,列舉了12點,我服了。
細致的12個提問方法:
我們可能只用一個,也可能用多個,我們不是采訪記者,把12點都用上,讓人感覺在盤問,會讓人不舒服。這些問題比較“尖銳”,因為“尖銳”才更接近問題的實質,加深理解問題。
我把這12點提問放到這學習:
1.用4W1H,就是何時,何地,誰,做了什么,怎么做,來提問。
2.1W就是Why為什么?來提問對方為了什么目的?問什么這么有把握?
3.對他人給的信息提問。
4.重新探究信息的必要性。
5.探究數據是否正確,妥當。
6.對于給出的主題再加以提問。
7.引用相似但不同的例子作為提問。
8.確認事物的兩面性,對事物提出反面問題。
9.詢問栔機和起因。
10.探究為什么是現在。
11.詢問長期性發展。
12.以采訪者的姿態追問背景。
對于提出“尖銳”問題要有技巧,可以先肯定對方的意見,再委婉的語氣提出來,也可以用很客氣的話“能不能向您提個問題”,這樣對方容易接受提問,不至于讓對方尷尬或是拒絕。
當我們需要徹底思考時,必須檢查眼前的是“事實”還是“意見”。如果認為是“意見”,好像覺得“每個人看法不同,所以最好討論一下”。如果認為是“事實”的話,我們就有立刻放棄懷疑的傾向。
第三步增加觀點,讓思考更加深入。
怎樣才能增加觀點,讓思考更加深入?
要增加觀點就要從多方面多角度來看待問題,具體如下:
我們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感受他人的心情思考,看她最想得到什么東西。
這個“對方”指跟事情相關的,有利益關系的人。通過站在“對方”角度思考,來完善自己的意見。
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考慮他人的心情,做事情就順利的多,他人也會幫你;說話多站在他人的立場考慮,他人就愛聽,就是提意見也樂于接受。
用另一種身份來思考。
比如從諷刺漫畫家畫出漫畫的角度看待問題,以獲得新的觀點。
從人類學者的角度也就是宏觀的角度,找出容易忽略的重點。
其實這一點我們通常想不到,比較新穎的思考角度。
我們把“不同的意見”看做深化自己思考的“肥料”。
聽到“不同的意見”或是“反對的意見”先不要生氣,問自己為什么“不同”?為什么“反對”?找出原因,沒有“根據”的意見就用不著生氣。對有“根據”的意見,接受并作為可以深化自己思考的“肥料”。
用一人辯證法反對自己。
這個方法和前面列表都可以算作一種方式的思考,都是對兩難問題如何做出正確選擇。
用A4紙列出問題的正面和反面,列的越細致越好。直觀下,我們就會看出問題所在,優劣對比做出正確判斷,那個比重大就選擇那一方。
生活中都會遇到需要做決定的事,如何做出正確選擇,就用這個辦法。比如有個同事說朋友在某處給她找了一個工作,待遇是底薪四千,外加提成。她很想去,但是離家要倒兩趟車,路上時間就得兩個小時。
我就用這個辦法給她分析,這個工作的優勢和劣勢在哪,然后再做決定。工作的優勢是:待遇好,比現在的工資高,工作內容是她以前干過的;工作劣勢是:離家遠,太耗時,雖然以前干過,但是很煩。很煩的原因是壓力大,事情多。
好的,通過對比,我們看看該怎么選擇就一目了然。她經過考慮,給朋友答復放棄。
遇上兩難的事情,與其讓自己苦思冥想,不如畫出來或是寫出來,好的壞的做比對,就容易做出選擇,這樣分析思考后的決定,一般自己不會后悔。
用“反駁清單”重新審視意見。
把反對意見列出來,把無根據的意見劃掉,留下有根據的意見,再重新審視。
那么有根據的意見確立為事實,這個反對意見正確。用“反駁”來深化“自我意見”。
第四步活在當下,著眼未來。
既然“活在當下”,那么當下遇到問題怎么來思考?
1.寫下問題,寫下為難的“行動”。
2.為什么采取“行動”?目的是什么?目的只有一個,對自己不要撒謊,把這些如實的寫下來。
3.有哪些辦法可以達成目的。
多想些,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劃掉不切實際的辦法,留下可實施的。
4.寫出這樣去做可能遇見的問題,如何預測出問題?
如果辦法的執行達成目的,會發生什么事?如果沒有達成,又會發生什么事?用這個辦法可以減輕如果不行所帶來壓力。
面對兩種情況下,再深入思考如果成功和失敗應該采取的措施。
再回過頭思考,自己的“目的”實現的可能性。什么時候執行?現在執行的必要性在哪?只有多問自己為什么?才能讓發現潛藏的問題,記下來,便于厘清所想到問題,那就離達成目的不遠了。
其實這點是讓我們考慮長遠,預測未來所發生的事情,怎么處理,想好措施,有心里準備。未來的事情是個變數,誰都無法預測到事情的走向。
但是事情發展我們做好兩手準備,如果發展順利,達成目標那就皆大歡喜;如果發展不順利,沒有達到目的,我們需要做好心里準備,免得無法承受。
第五步徹底思考,說出意見。
這一步是面對“批評”和“反駁”要理性對待,不要害怕負面的情緒或是信息,意見,它們可以讓我們的思考更加“完善”和“深入”,從而促使我們進步。
那么如何提出“好意見”?
1.明確這世上沒有絕對正確的意見。他人提出意見,不要否定自己的意見。可以考慮他人的,把它拿來作為自己意見的“肥料”。
2.看人提意見,不要引起誤會和矛盾。說話讓他人能接受,能聽懂,語氣委婉。
3.在工作中提意見,先講重點,羅列提要,最后建議。
4.說到重點的地方可以用不同的語句說三遍。
5.提意見不要或是回答都不要武斷。
如何對待反駁?
1.反對不等于否定人格。也就是就事論事。
2.把對方的否定當成“提問”。
3.基于說話的禮貌,不要輕易打斷對方的說話。
如何回應對方的“反駁”呢?
1.對方“反駁”的地方,我們不懂,那就坦率說出來,不要不懂裝懂。
2.對方的意見只是參考,不要否定自己的想法。
3.對“反駁”的根據,問出來。
“反駁”總得有根據吧,問清楚,才能知道對方的“反駁”是對還是錯。
4.對不理解事情不要抱有意見,因為我們“不理解”就不能說出“沒有根據”的話。不要假裝我們什么都懂。
5.在工作中提出意見,最好給出解決辦法或是替代方案。
第六步從疑慮中,找出重視的事。
生活中,有時看到,遇到一件事情,腦子里會有“疑慮”,只是想想而已,并沒有重視。
那么在腦子里生成的“疑慮”,我們該怎么對待?
不管疑問,疑慮還是不對勁都要直視它。
寫出來看看是哪里出現問題,這個問題大腦發出信號并不強烈,沒有引起我們的重視。但是它讓我們心里有了一絲疑問,一絲不悅。找出這個問題不要忽略,因為有些重要的東西往往隱藏在里面。
不要壓抑它們,承認它們的存在。問自己為什么會產生“疑問”“不悅”?是什么地方產生的?一步一步分析思考,找出問題的本質,看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通過“問題的本質”和“真實的想法”,讓我們看清自己,解決內心的疑問“你想怎樣?”對自己“任性”些。
安撫內心的情緒,“為這個事情或是人不高興,值得嗎?”經過分析,這個事情和人不值得,那就擺脫消極情緒;如果值得,那就可以找出你“重視的事情”是什么。
【3】
這幾天,我內心有了一絲焦慮。這個焦慮的產生來自,我對自己的許諾——年底前完成碼字十萬的任務。年底臨近,我還有一萬多的字,在這個書評上耗時太長,讓我焦慮起來。經過分析,“十萬字”的任務對我是“重要的事情”,我要加油啦。
思考才使我們閱讀的東西成為我們自己的。--洛克
通過再次閱讀此書,重新寫書評,我用了一個星期,每天兩小時的時間學習,并重新記了三張筆記,今天必須從“深入思考”中走出去。
重新再讀,加深我對書的理解,真正學會“思考”。通過“深入理解和思考”把書里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語言復述出來,變成自己的東西,這個過程費時費力,但是收獲的快樂遠遠大于辛苦的付出。
后記:
第一遍看這本書,吃不消,把我“思考”得暈頭轉向。第二遍再看就清楚些,以至于用一個星期的時間都走不出如迷宮般的“徹底思考”。
“徹底思考”是這本書的主要介紹的,除了教會我們對待正常問題的思考外,作者連“心存的芥蒂”也不放過“思考”,能讓我的“豬腦”徹徹底底地變成“猴腦”,還要學以致用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多“實踐”才行。
終于寫完了,輕松的長舒一口氣。
~~~~~~~~~~~~~~~~~~~~~~~~~~~~~~~~~~~~~~~~~~~~
上完六堂課,讓你學會獨立思考——《哈佛的6堂獨立思考課》書評
【1】
“您好,要控油的?還是滋潤的?”見顧客看洗發水,我趕忙問候。
“我要無硅油洗發水”
“頭發是油性還是干性?
“干性”
“頭皮干頭發也干,我建議您用含有硅油的洗發水”
“不是說有硅油的洗發水不好嗎”
“您是干性頭皮和發質用含有硅油的洗發水可以滋潤發質,修復受損的毛鱗片的作用。像油性頭發的人,頭發本來就很油,再用含有硅油的洗發水,會越用越油,油性發質的人就適合用無硅油洗發水。所以說,有硅油的洗發水不是不好,關鍵是要用對發質。”
現在人自從聽了硅油有害,會導致堵塞毛孔,脫發等等,一聽洗發水里有硅油就拒絕,也不管自己適合不適合。
用無硅油洗發水的事例,做一下書里說的建立自我意見法。
首先我作為導購必須對產品知識熟悉,包括里面的成分。
其次確認我理解的知識還有不清楚的地方,比如硅油成分知道的不是很清晰,這就需要下來查找資料,把不清楚的成分到底在洗發水里起什么作用給鬧明白。經過了解知道了硅油學名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個化學合成的成分,它有滋潤的效果,不溶于水,它對人無毒無害。它的應用性很廣泛,不僅洗發水,護發素和護膚品里有,其它行業都會使用。掌握清楚后,才能給顧客對硅油的誤解做正確引導,從而選擇適合她的洗發水。
最后只有對產品全部知識的深入了解,自己才能持有一套給顧客指導性的建議。
【2】
這本教會我建立自我意見法的書就是《哈佛6堂獨立思考課》。書的作者狩野未希是日本三所大學的講師,致力于獨立思考教學20年。他創立了專為小學生設置的思考學校,為商務人士教英語和自我意見建立法。
書中的內容細致,尤其是很多問題思考的細則更是細致入微。最近寫的書評《你充滿電了嗎?》,《斷舍離》和《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都是日本作家寫得,都有共同特點,認真細致。
不管是從深入思考的4個技巧,還是要做到真正理解的7個方法,再到交換意見的14項規則,到最后怎樣提出好問題的12項原則,“細致入微”得讓我不佩服都不行。
作者把歐美思維模式和東方思維模式相結合,寫出一本東方特色的思維模式書,這就是作者強大的地方。他把要講的獨立思考能力掰開了揉碎的講解,如同一碗高湯五個餅外加很多輔料的羊肉泡饃,聞起來很香,看起來量足攢勁,營養豐富,但是我吃不完,也消化不了,還是根據自己的胃口吃一點算一點吧。
作者提出的批判性思考,不是一般認為的批評別人的思考,不是責難他人也不是自以為是的思考。它是謹慎判斷事物是非簡稱思辨,是自己認真思索意見的思考方法,獨特的,重視根據,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批判性思考就是不隨大流,不人云亦云,自己有根據的獨特觀點。
批判性思考和深入思考都是我缺乏的方面,太感性,對待事情和問題不愛深入思考和了解,不愛動腦子。比如孩子外出,跟我打聲招呼就走了。她爸知道了就問我,孩子去哪了?去干啥?是一個人去還是跟別人去?什么時候回來?一問我三不知,然后我還嫌人家管孩子太多。現在想來,只能說自己是笨女人。看書的目的是學以致用,那么我要從書里吸取對自己有用的知識,用在生活當中,讓自己變得聰明點。
【3】
用批判性思考看待下面案例:
一次,有個老顧客從超市過,剛好我們碰見就聊幾句。她撂開外衣,指著里面穿的黑色胸前紅色寬道上白色字母的毛衣說,她前兩天在南大街買的。我說挺好看的。她說她在街上看見幾個人都穿同款毛衣了,不想穿了。我說,這是網紅毛衣肯定撞衫的不少,你穿你的,一樣毛衣,關鍵看穿出來的效果。我安慰她。她說買后悔了,這毛衣要我4千,3千拿了。我心中暗暗說,富婆挨宰了,這毛衣哪值3千,也就是一百多塊。另一個我說,不能把這話說出口,要考慮對方的感受。為了照顧她的心里感受,我說這毛衣材質好而且是網紅肯定貴了,她的臉上有了笑容。
批判性思考結合深入思考分析下,對于流行的東西,之所以能流行就是符合大眾審美,讓大家爭相模仿。像上面的毛衣,年輕的,年老的,胖的,瘦的,高的,矮的都穿,覺得只要穿上這網紅毛衣都會像明星一樣有氣質好看,事實怎樣?到處撞衫,有的穿著好看,有的穿的難看,不管適合不適合,因為流行因為網紅就穿,沒有自己的審美和特點。與此同時,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感同身受,不要輕易說出自己的意見。
有一陣特別流行一子眉,因為韓國女星畫的特別漂亮,愛美的女生都給自己畫出了兩條一字形的毛毛蟲眉毛。也不管自己的眼睛和臉型適合不適合畫一字眉也都爭相模仿。連我女兒都隨了流行“瘋”說我的眉毛是挑眉,不好看,現在流行一字眉,她要修成一字眉。我說眉毛是根據自己臉型和眼睛修的,要適合自己才好看。
在現在浮躁的社會,流行風來去匆匆,這時候要有自己看法和分析,多用批判性思考來看待眼前的流行適不適合自己。要持有自己獨特的意見和看法或是發生的事情用5W1H,看自己真正了解和理解了多少。
【4】
在書里,最要學到的是“冷靜”練習。不論在工作種還是生活里,一旦聽到有人用批評或是反駁的語氣對自己說話,肯定惱火。但是書里用三個步驟,來練習面對批評和反駁怎樣才能做到淡定:
首先對自己有不同想法的人,不要產生他是“怪人”或是覺得自己不對的主管判斷。
其次想象那個人的立場,思考這個人為什么會說這樣的話。
如果是熟悉的人,就要了解他的性格和脾氣,是什么樣背景有這樣的性格。
如果是不了解的人,她有什么背景,有什么樣的人生經歷。
最后用積極的心態對待對方的話語,把她說的反面話,想成有趣的話。
看樣子對待批評和反駁的話,要達到氣閑淡定而不是氣急敗壞,人躁話沖,真需要多方練習才行。但是最起碼有了對策就好辦了。
獨立思考力是我欠缺的,從現在開始,學會獨立思考,我需要在這上面學習進步。這本書給了我可以變聰明的引導,修練如何就看是否把書中的內容變成自己的東西,學以致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