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時候,西方寓意美好的“狗”在中國變成了罵人的常帶字眼,“lucky dog”變成了“狗東西”。單身也不再是貴族,而是被貼上單身狗的標簽。似乎到了十幾二十幾歲你還沒戀愛還沒結婚在人群中別人都會把你當做怪咖,話說這個世界的人越來越莫名其妙了,特別喜歡打著關心的幌子來嘲諷別人,僅僅為了滿足自己的八卦欲望。
一個圈子里的人總是特別羨慕另一個圈子的人,單身的羨慕談戀愛的甜蜜,談了戀愛的羨慕單身的自由。說到自由,大多數人的觀點都是愛情意味著不自由,這不是極端,這是現實。
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我擔心有一天你把我刪掉?!蔽矣悬c不解,“為什么?這是什么邏輯?”接著他跟我講了他的一個玩得挺好的一位女同學的事情,他說他的那位同學自從有了男朋友,聯系人中男的全刪,不讓和其它男的有任何交流。我頓了一下,這樣的愛稱得上愛嗎?以愛的名義,進行的一種強制性的控制,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盡管這樣的事在小說里見怪不怪,還迎合了一類人的口味。這樣的小說男主人公要么是王公貴族,要么是霸道總裁,外表高冷英俊逼人,女主一般外表凌弱美若天仙。然而生活不是小說,也沒有完美的人設,不完美的自己去要求完美的別人,豈不可笑?
于是我一直在想愛情是什么?一般而言認同的定義是:愛情是一對男女基于一定的社會基礎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相互羨慕,并希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一種熱烈、純真、專一的感情。定義歸定義,每個人的愛情觀都會有所不同,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暫且不去評論對錯,有人說,愛的前提是性?;蛟S由于西方思想的流入,加之當代大學教育對這方面知識冷落,一些人才會有這樣的思想。
我記得馬克思有一句話說:“真正的愛情是表現在戀人對他們的偶像采取含蓄、謙恭甚至羞澀的態度,而絕不是表現在隨意流露熱情和過早的親昵。”有人說這樣的思想保守已不合時宜,那么你難道覺得越偏離中國本土文化的思想就越先進越時髦嗎?這明顯是一種偏見,對外說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內卻覺得中國的文化比不上別人,自相矛盾。但不能否認,身在何處就應尊重一個地方的文化。我們口口聲聲說要注重德育,難道愛情也可以沒有道德底線?
我始終認為如果沒有真正尊重對方,請不要說愛。沒有任何一種人不需要尊重,沒有任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需要尊重。父母與孩子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夫妻之間,越需要呵護維系的感情越需要尊重。愛、尊重是連帶的關系,愛一個人,要建立在關心與尊重的基礎之上, 愛對方請相對給予同比例的尊重。只有尊重對方,寬容對方,理解對方,信任對方,給對方以自由的空間,懂得了愛,你才能有資格說愛對方。
“但愿你的眼睛只看得到笑容,但愿你的人生充滿了快樂,但愿你擁有自由的天空,但愿你揮灑絢麗的青春,但愿你無憂的成長認真的生活,是我美好的期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