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卉
(1)
?微信上突然收到了一個學生發來的語音,我頗感意外,因為不再教他英語了,沒想到他能主動和我聊天。
?“睡覺之前小家伙拿我的手機突然找到你的微信圖像對爸爸說這是曾老師家的狗狗。”我一臉懵逼地看著我的微信頭像,原來是這樣啊!
又過了幾天,他主動和我聊起了天,不僅給我唱起了剛學的英文歌,發的語音也是一條接一條,末了還來一句“老師,我要睡覺了哦!Good night.”
如果沒聽到后面的話,我一定會被他的聲音萌化,感動得不知如何是好。
“老師,你們家的狗是不是坐在沒有水的草地上?”
“老師,你們家狗狗的尾巴長得好像蝸牛一樣。”
……
原來不是想我啊,說了一大串其實是看上了我家的狗。
“居然說你家狗的尾巴長得像蝸牛,孩子的思維搞不明白,可能真的有點像蝸牛。”他爸爸如是說。
我十分贊同這位家長的話,他們說像我們就認可為像吧!因為孩子的思維和大人不一樣,想象力可謂天馬行空,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東西都能扯到一塊兒。
有個學生買了只金絲熊,雖然它打著熊的名號,也不過是鼠科類動物,和倉鼠般大小,她竟然說:“我要為它準備一個籠子,還有食物,春夏秋冬換洗的衣服,做一條小裙子……”我看了它瘦小的身軀,腦補了一下畫面,這衣服能穿嗎?
另一個小姑娘在那天的日記里寫道“金絲熊的尾巴長得跟撥浪鼓似的,一搖一擺的,真是可愛極了!”撥浪鼓可以抵多少條金絲熊的尾巴吖!
(2)
有一回我在大街上偶遇了一個小朋友,當時有很多人圍在桌子邊畫畫,步驟很簡單把描好的圖紙涂上顏色,再用簽字筆寫上自己的姓名即可。
大多數人只是在原圖上涂涂畫畫,并沒增添太多內容,而那個小朋友則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停地勾畫著,加了許多線條和背景,可惜我是外行人,即便是看到他費盡心思才完成的成品,在我眼里仍無奇特之處,不過是一幅簡單的畫嘛!
“你看懂了這幅畫嗎?”他問道。
我無奈地搖搖頭。
后來他滔滔不絕地給我解讀:機器人中間的那個框框是可以掃雷的,身上左邊的框框表示耗油量,黃色表示沒多少油了,后邊的框框表示電量,紅色是用電警戒,下面的兩層黑色框框是加油站,而且是95汽油,因為國家規定97汽油重新標定為95汽油,還有那個翅膀表示是升級版本,黑線上面設的是陷阱,經過我的改組之后,這是升級版的機器人,殺傷力很大的……
我頓時醍醐灌頂,原來這么一張小小的畫竟然“深藏不露”,以前可真小看了孩子的想象力!趁他不注意,我用手機拍下了他的得意之作。
他臨走時,還特意往我身邊湊了湊,并且神秘兮兮地問我:“你猜,我長大以后的夢想是什么?”
我依舊搖搖頭。
“我長大以后要當畫家!”遠處傳來了洪亮的童聲,卻又那么擲地有聲。
我像是中了魔,來回地看那幅畫,忍不住心生贊嘆:“現在的小孩子都好聰明,想象力好豐富哦!”
一位美術老師路過,聽了我的講述,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從她的表情上看不出任何起伏,她瞟了一眼我拍的照片,只回了句,“這樣的美術作品,這樣有想象力的孩子我見得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長大以后堅持畫畫的又有幾個呢?”
是啊!藝術能當飯吃嗎?它能換來房子,車子,票子嗎?顯然是很難的,中國大多數家長讓孩子學藝術都是為了更好地應付各類競爭,比如增加考試籌碼,他們讓孩子學很多東西,想讓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又或者只看未來賺錢與否,有人喜歡畫畫可家長偏要讓他跳舞,有人喜歡跳舞卻偏讓她彈鋼琴……
(3)
我不知道以后的他們會不會還有如此的創意和想象力,也不知道他們的天賦會不會在不久的將來被現實和生活無情地抹殺。
我常常看到家長為了孩子有更好的前途,硬生生把大人的想法強壓在小孩的身上,你以后要干這個,你以后不要干那個……就這樣,我們漸漸迷失了方向。
孩子作為獨立的生命個體,我們無法設計和干預他的人生,但在他們成長早期的每一個關鍵驛站,我們都應該在,不做決定,只告訴他:關于這件事,我們的建議是……決定權永遠掌握在他的手上。
不要折斷孩子想象的翅膀,更不要折斷孩子的理想。
我希望所有的小孩長大之后都能記得他小時候的夢想,他們的天馬行空以及美好的童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