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于好聽的歌會忍不住循環,對于贊美的話會銘記于心,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反應。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對于貶低的行為往往接受不了,反感甚至記恨。提起“貶低”一詞,讓我想起了一個叫小雨的朋友。
小雨在朋友眼中是一位老好人,她很少站在他人的對立面發表言論,說出的話通常也是順耳的。
有一天,她的朋友小欣穿了一條新買的連衣裙走到她的面前,小欣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小雨的第一印象這條裙子很普通且不適合小欣,但是她不打算敷衍式地回答一句“好看”,居于她的觀察,這條裙子只是顏色不襯小欣的膚色,原本不白的膚色穿上這條深色的裙子顯得整個人更加暗淡無光。如果是你,你會如何評價小欣的裙子呢?
現實生活中,我們喜歡交心直口快的朋友,因為相處很放松,不用互相猜忌。但是人的本性決定,不好聽的直言是會傷人的,尤其你與對方是朋友或家人關系,因此,發表意見時,我們偶爾需要說一些善意的謊言或者不過分討好也不貶低的話。
小雨想著,既然這條裙子的顏色和款式亮點不明顯,那么就從其他方面找突破點,她知道小欣不是個胡亂掏錢的傻子。在征求小欣同意后,她摸了摸這條裙子,小雨隨即發出一聲:“哇,好柔軟的材質,穿上肯定很透氣很舒服吧!”小欣聽完,露出了滿意的笑,還補了句:“裙子看起來很普通,很多人都說我穿上丑死了不值得買,還是你了解我。”
一句不貶低的回答,彰顯的是你的素養。
看到這里,你還覺得小雨只是老好人嗎?老好人就會說好聽的話,她的回答好像不屬于這一類。她也可以從眾,和小欣的其他朋友一樣說這條裙子的不好或不合適,以否認的態度來貶低小欣的購買行為。可是她不但沒有這樣做,經過一番打量還道出了小欣的小心思,這就是小雨的素養。
貶低他人就是貶低自己,言談舉止是最好的衡量一個人素養的標準。試想一個高學歷多才藝的人與你對話,他三句話里有兩句是彰顯自己貶低他人的,你很難對他留下好的印象。一個經常貶低他人的人,又能有多少交心的朋友?如今“你全家人都是專家”都不必然是贊美的話,有時還帶著滿滿的諷刺,謹言慎行需要我們終身踐行。
我是小思,謹言慎行踐行者,期待與你交流的話題是:
作為人,兩只耳朵,兩只眼睛,一張嘴的布局暗示了我們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