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是幾乎所有圖片后期軟件的必備工具,使用得當,據說可以以一敵百,葉明大神甚至將其稱作“后期之王”,那么它到底有如何神奇之處,又怎么運用自如呢?
如果說直方圖是汽車的各個儀表,那么曲線就如同汽車的方向盤,它能夠直接指引汽車前進的方向,所有的對比度,亮度,色階等參數都可以通過曲線進行調節。
RGB曲線的橫軸是亮度值,范圍默認0-255,縱軸是在該亮度值上分布的像素數目或百分比。調整RGB曲線,就是改變某些亮度值上的像素分布,這時改變某些像素的亮度值。單色如R曲線,橫軸同RGB,縱軸是紅色像素的分布,向上是增加紅色,向下是減少紅色,但會增加其補色青色。作用這些原理,結合幾個常用套路,就可以實現多種效果的調整。
原圖,拍攝于隋唐植物園
1.膠片曲線。
膠片曲線
這個曲線可以讓畫面的對比度顯得更低,飽和度顯得更高,畫面更加純潔,有日系膠卷風的味道。
膠片效果
2.奶油曲線。
奶油曲線
這個曲線可以營造濃厚的柔滑的牛奶般的畫面效果,給人非常醇厚的感覺。其實觀察曲線你可以看出,這個曲線就是鎖定了高光部分,然后在低光部分進行提亮操作,但并不是單次提亮,而是分區間提亮,具操作的時候你可以自己嘗試改變一下數值,這只是一個模型和方法。
奶油效果
3.組合曲線。
組合曲線
組合就是將RGB曲線與某個通道或多個通道曲線調整組合使用。如上圖所示,首先是RBG大體上是一條S曲線,但最左邊的端點上移,是加對比度和蒙層的雙層操作,而藍色通道也是一條S曲線,它可以讓畫面的藍色對比更加強烈,制造出色偏的效果。不同通道組合使用,可以很好的調整色彩。
組合效果,高光發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