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1:裝機預備技能
1.1 問題
本例要求安裝一臺可用的KVM服務器:
- RHEL與CentOS系統有什么關聯?
- Linux系統中第三塊SCSI硬盤如何表示?
1.2 步驟
實現此案例需要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步驟一:RHEL系統與CentOS系統的淵源
RHEL是紅帽公司提供的商業版Linux系統,若要獲取DVD鏡像、安全更新等技術服務支持,一般需要付費訂閱;不過構成RHEL系統的各種軟件包都是基于GPL開源協議免費發布的。
CentOS是一個社區性質的Linux系統,相當于RHEL的一個克隆版本,它采用了構成RHEL系統的各種軟件包重新組裝、開發而成,并且在此過程中做了一些優化、必要的Bug修復;CentOS系統的版本會稍晚于同版本的RHEL系統發布,其構成、管理方式與同版本的RHEL系統幾乎一模一樣,而且能夠找到大量開放的軟件源,因此受到很多企業的歡迎。
目前,CentOS已經被Red Hat公司所收購,仍然可自由使用。
步驟二:Linux系統中第三塊SCSI硬盤如何表示?
在Linux系統中,第三塊SCSI硬盤如何表示利用/dev/sdc表示
2 案例2:安裝一臺LINUX虛擬機
2.1 問題
基于KVM虛擬機環境新安裝一各LINUX操作系統,主要完成以下事項:
- 新建一臺虛擬機,硬盤30GB,內存2GB
- 為此虛擬機安裝LINUX操作系統,采取自動分區方案
- 軟件包定制(根據課上要求選取)
2.2 方案
在虛擬機環境練習裝機過程——通過菜單組“應用程序”-->“系統工具”-->“虛擬系統管理器”,打開KVM虛擬化的圖形管理程序(如圖-1所示),添加一臺虛擬機,將LINUX系統的ISO鏡像文件作為此虛擬機的安裝光盤。
[圖片上傳中...(image-f88a7-1586928011778-39)]
圖-1
2.3 步驟
實現此案例需要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步驟一:新建一臺LINUX虛擬機
1)啟動“新建虛擬機”向導程序
單擊虛擬系統管理器左上方的“新建”按鈕,即可打開“新建虛擬機”向導窗口;為新建虛擬機指定名稱,安裝方式選擇從本地ISO鏡像安裝(如圖-2所示),單擊“前進“。
圖-2
2)指定ISO文件位置、系統版本
通過“瀏覽”找到正確的LINUX安裝鏡像文件的路徑,操作系統類型選擇“Linux”,版本選擇“CentOS 7.0”(如圖-3所示),單擊“前進“。
[圖片上傳中...(image-4fd5cb-1586928011778-37)]
圖-3
3)指定虛擬機內存與CPU核心數
內存建議設為2048MB,CPU默認1個即可(如圖-4所示),單擊“前進”。
[圖片上傳中...(image-bd6495-1586928011778-36)]
圖-4
4)指定虛擬機的磁盤大小
此處建議選擇30GB,(如圖-5所示),單擊“前進”。
圖-5
5)確認并完成創建
查看虛擬機最終配置信息,建議展開“高級選項”,將虛擬網絡選擇為“private1”(如圖-6所示),單擊“完成”后將會自動運行新建的虛擬機。
[圖片上傳中...(image-25ac04-1586928011777-34)]
圖-6
步驟二:啟動虛擬機電源,安裝RHEL系統
1)運行RHEL安裝程序
打開新虛擬機的電源后,會自動從光盤引導主機(因為新磁盤沒有引導信息,自動找其他啟動設備),進入CentOS系統的安裝選擇界面。按上箭頭鍵選擇第一項“Install CentOS 7”(如圖-7所示),然后按Enter鍵啟動安裝程序。
[圖片上傳中...(image-a00759-1586928011777-33)]
圖-7
2)選擇語言類型
建議初學者選擇“簡體中文(中國)”以降低難度(如圖-8所示),單擊“繼續”。
[圖片上傳中...(image-a09cd4-1586928011777-32)]
圖-8
3)自定義磁盤分區方案
在“安裝信息摘要”的列表界面中,單擊“系統”-->“安裝位置”(如圖-9所示)。
[圖片上傳中...(image-e9648b-1586928011777-31)]
圖-9
打開“安裝目標位置”界面以后,選擇“安裝位置”下的“自動配置分區” (如圖-10所示),單擊上方的“完成”按鈕。
[圖片上傳中...(image-5aa162-1586928011777-30)]
圖-10
4)選擇要安裝的軟件包
單擊“安裝信息摘要”界面中的“軟件選擇”接下來在“基本環境”下選取“帶GUI的服務器”(如圖-11所示),單擊“完成”按鈕返回。
[圖片上傳中...(image-6502bd-1586928011777-29)]
圖-11
5)確認并開始安裝
檢查“安裝信息摘要界面”,確保所有帶嘆號的部分都已經完成,然后單擊右下方的“開始安裝”按鈕(如圖-12所示),將會執行正式安裝。
[圖片上傳中...(image-312ed1-1586928011777-28)]
圖-12
在安裝執行期間,根據頁面提示(如圖-13所示)單擊“ROOT密碼”后為root用戶設置一個密碼(注意:若密碼太簡單需要按兩次“完成”按鈕!!),無需創建其他用戶。
[圖片上傳中...(image-a84e2b-1586928011777-27)]
圖-13
設置好密碼以后,只要等待安裝結束就行了(如圖-14所示)。根據系統性能及選取的軟件包不同,安裝過程一般需要5~30分鐘。
[圖片上傳中...(image-348067-1586928011777-26)]
圖-14
6)結束安裝過程
全部安裝執行完畢后,會提示重啟主機(如圖-15所示),根據提示操作即可。
[圖片上傳中...(image-7f65e3-1586928011777-25)]
圖-15
步驟三:初始化配置
完成LINUX系統的安裝過程后,第一次啟動時會要求進行初始化設置。
1)確認許可協議,如圖-16與圖-17所示,點擊“完成”
[圖片上傳中...(image-c4fda0-1586928011777-24)]
圖-18
[圖片上傳中...(image-26563b-1586928011777-23)]
圖-17
2)選擇“完成配置”(如圖-18所示)。
圖-18
3)選擇語言,如圖-19所示,點擊“前進”
[圖片上傳中...(image-43cf5-1586928011777-21)]
圖-19
4)選擇“語言輸入”,建議選擇“漢語pinyin” (如圖-20所示)
[圖片上傳中...(image-335da3-1586928011777-20)]
圖-20
5)隱私如圖-21所示,點擊“前進”
圖-21
6)時區如圖-22所示,選擇“上海”
圖-22
7)在線賬號如圖-23所示,選擇“跳過”
圖-23
8)創建用戶如圖-24所示
圖-24
9)完成用戶密碼設置如圖-25所示
圖-25
接下來只要單擊“開始使用”即可
圖-26
自動登入(以后登錄時需要提供密碼)到桌面環境(如圖-27所示)。
圖-27
至此,整個LINUX虛擬機系統的安裝就完成了。
3 案例3:使用LINUX圖形桌面
3.1 問題
本例要求學員熟悉新裝LINUX系統的圖形桌面環境,完成下列任務:
- 更改桌面背景圖片
- 打開應用程序 “Firefox Web Browser”
- 添加一個普通用戶賬號(4參考自己姓名的拼音)
- 注銷,換新用戶登錄
- 重啟此系統
3.2 步驟
實現此案例需要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步驟一:以root用戶登入到圖形桌面
將新裝的LINUX系統關機、重新開機,啟動完畢會看到登錄界面(如圖-28所示)。
圖-28
單擊展示的用戶列表下方的“未列出?”,然后根據提示輸入管理員用戶名root(如圖-29所示),單擊“下一步”。
圖-29
接下來再根據提示輸入root用戶的正確口令(如圖-30所示),單擊“登錄”按鈕即成功進入圖形桌面環境。
圖-30
步驟二:完成簡單的桌面操作
1)更改桌面背景圖片
在桌面空白處右擊,選擇“更改桌面背景”,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單擊“背景”并選取自己所喜愛的圖片即可(如圖-31所示);如果需要更改鎖屏圖片,可以單擊旁邊的“鎖屏”去選擇。
圖-31
2)打開Firefox網頁瀏覽器
單擊桌面菜單組“應用程序”-->“互聯網”-->“Firefox Web Browser”(如圖-32所示),可以打開火狐網頁瀏覽器程序。
圖-32
3)添加一個普通用戶賬號(參考自己姓名的拼音)
單擊桌面菜單組“應用程序”-->“系統工具”-->“設置”(如圖-32所示),可以打開系統設置平臺。
圖-33
點擊“詳細信息”(如圖-34所示)。
圖-34
然后點擊“用戶”管理窗口后,可以通過右上方的按鈕來添加用戶賬號。根據自己的姓名擬定一個用戶名,添加此賬號即可(如圖-35所示)。
圖-35
4)注銷,換新用戶登錄
單擊桌面右上角的電源按鈕,在彈出窗口中展開用戶右側的下拉列表,根據需要選擇“切換用戶”或者“注銷”(如圖-36所示)。
圖-36
5)重啟此系統
單擊桌面右上角的電源按鈕,在彈出窗口中再單擊右下的電源標識(如圖-37所示)。
圖-37
接下來會提示操作類型,根據需要選擇“取消”、“重啟”、“關機”即可(如圖-38所示)。
圖-38
4 案例4:Linux命令行基本操作
4.1 問題
本例要求熟悉新裝LINUX系統中命令行界面的獲取方法,并通過命令行完成下列任務:
- 查看內核版本、主機名、IP/MAC地址
- 查看CPU型號/頻率、內存大小
- 切換到根目錄,確認當前位置、列出有哪些子目錄
- 返回到 /root 目錄,確認當前位置
- 重啟當前系統
4.2 步驟
實現此案例需要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步驟一:獲取命令行界面的不同方法
1)虛擬控制臺切換
LINUX系統默認提供6個虛擬控制臺(tty1tty6),每個控制臺可以獨立登錄、執行不同的任務。其中tty1、tty2默認開啟圖形桌面,tty3tty6只開啟字符模式。
通過組合快捷鍵Ctrl+Alt+Fn可以在不同的虛擬控制臺之間切換,這里的Fn代表F1~F6鍵中的某一個。例如,當處在正常的圖形桌面時,按Ctrl+Alt+F3組合鍵可以切換到控制臺tty3,登錄后即進入純字符模式的命令行界面;如果需要返回之前的圖形桌面,則再按鍵Ctrl+Alt+F1組合鍵即可。
2)桌面右鍵菜單
在桌面空白處右擊,或者通過資源管理器瀏覽文件夾時在空白處右擊,可以看到右鍵菜單中出現“在終端中打開”項(如圖-38所示)。
圖-38
單擊“在終端中打開”項即可獲得以圖形窗口展現的命令行終端程序(如圖-39所示)。
圖-39
3)“應用程序”相應菜單
通過桌面菜單組“應用程序”-->“工具”-->“終端”,也可以打開以圖形窗口展現的命令行終端程序(如圖-39所示)。
步驟二:簡單命令行操作練習
1)查看內核版本、主機名、IP/MAC地址
檢查紅帽發行信息:
<pre class="code sh_javascript snippet-formatted sh_sourceCode"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 rgb(0, 0, 0); margin-left: 40px; background-color: rgb(238, 238, 238); font-weigh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padding: 1em; line-height: 1.8em; overflow: auto; position: relative; border-radius: 15px; box-shadow: rgb(0, 0, 0) 2px 2px 5px;">
- [root@svr7 桌面]# cat /etc/redhat-release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7.2 (Maipo)
</pre>
列出內核版本:
<pre class="code sh_javascript snippet-formatted sh_sourceCode"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 rgb(0, 0, 0); margin-left: 40px; background-color: rgb(238, 238, 238); font-weigh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padding: 1em; line-height: 1.8em; overflow: auto; position: relative; border-radius: 15px; box-shadow: rgb(0, 0, 0) 2px 2px 5px;">
- [root@svr7 桌面]# uname -r
- 3.10.0-327.el7.x86_64
</pre>
2)查看CPU型號/頻率、內存大小
列出CPU處理器信息:
<pre class="code sh_javascript snippet-formatted sh_sourceCode"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 rgb(0, 0, 0); margin-left: 40px; background-color: rgb(238, 238, 238); font-weigh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padding: 1em; line-height: 1.8em; overflow: auto; position: relative; border-radius: 15px; box-shadow: rgb(0, 0, 0) 2px 2px 5px;">
- [root@svr7 桌面]# lscpu
- Architecture: x86_64
- CPU op-mode(s): 32-bit, 64-bit
- Byte Order: Little Endian
- CPU(s): 1
- On-line CPU(s) list: 0
- Thread(s) per core: 1
- Core(s) per socket: 1
- 座: 1
- NUMA 節點: 1
- 廠商 ID: GenuineIntel
- CPU 系列: 6
- 型號: 13
- 型號名稱: QEMU Virtual CPU version (cpu64-rhel6)
- 步進: 3
- CPU MHz: 2693.762
- BogoMIPS: 5387.52
- 超管理器廠商: KVM
- 虛擬化類型: 完全
- L1d 緩存: 32K
- L1i 緩存: 32K
- L2 緩存: 4096K
- NUMA 節點0 CPU: 0
</pre>
檢查內存大小、空閑情況
<pre class="code sh_javascript snippet-formatted sh_sourceCode"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 rgb(0, 0, 0); margin-left: 40px; background-color: rgb(238, 238, 238); font-weigh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padding: 1em; line-height: 1.8em; overflow: auto; position: relative; border-radius: 15px; box-shadow: rgb(0, 0, 0) 2px 2px 5px;">
- [root@svr7 桌面]# cat /proc/meminfo
- MemTotal: 1016904 kB
- MemFree: 245364 kB
- MemAvailable: 566664 kB
- Buffers: 2116 kB
- Cached: 417372 kB
- SwapCached: 0 kB
- Active: 267272 kB
- Inactive: 381760 kB
- .. ..
</pre>
3)切換到根目錄,確認當前位置、列出有哪些子目錄
切換目錄、確認當前位置:
<pre class="code sh_javascript snippet-formatted sh_sourceCode"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 rgb(0, 0, 0); margin-left: 40px; background-color: rgb(238, 238, 238); font-weigh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padding: 1em; line-height: 1.8em; overflow: auto; position: relative; border-radius: 15px; box-shadow: rgb(0, 0, 0) 2px 2px 5px;">
- [root@svr7 桌面]# cd /
- [root@svr7 /]# pwd
- /
</pre>
4)返回到 /root 目錄,確認當前位置
<pre class="code sh_javascript snippet-formatted sh_sourceCode"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 rgb(0, 0, 0); margin-left: 40px; background-color: rgb(238, 238, 238); font-weigh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padding: 1em; line-height: 1.8em; overflow: auto; position: relative; border-radius: 15px; box-shadow: rgb(0, 0, 0) 2px 2px 5px;">
- [root@svr7 /]# cd /root
- [root@svr7 ~]# pwd
- /root
</pre>
5)重啟當前系統
<pre class="code sh_javascript snippet-formatted sh_sourceCode"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 rgb(0, 0, 0); margin-left: 40px; background-color: rgb(238, 238, 238); font-weigh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padding: 1em; line-height: 1.8em; overflow: auto; position: relative; border-radius: 15px; box-shadow: rgb(0, 0, 0) 2px 2px 5px;">
- [root@svr7 ~]# reboot
- .. ..
</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