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從五月中旬開始,我的郵箱里全是應屆畢業生塞滿的簡歷,平均一天30封。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邀約來面試的應屆生你們是上天派來折磨HR(人力資源)的嗎?
在一個月面試了300多位應屆畢生后(平均每天10個),我必須代表眾多的用人單位和人力資源總結一下你們在面試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你才知道為什么你在高溫30度以上跑斷了腿,跑了至少10家公司,公交車地鐵不停換,卻沒有拿到入職offer的原因。
下面我們分為面試前,面試中,面試后三大部分,一條一條的用咱們所見的實際案例來分析應屆畢業生在整個面試環節可能會面對的一些問題與解決方案。
一:面試前的準備
1·簡歷投放平臺
心儀已久的公司,可以在百度上搜索其招聘崗位,因為其公司名氣大,待遇好,競爭也激烈,在這種時候你需要兩手準備。除了校園招聘,你還可以在各種招聘平臺投遞簡歷。
基層員工的招聘(銷售,前臺,施工員,資料員,預算員等)很多公司會選擇58和趕集,設計師(平面設計,建筑設計,暖通設計等)南無憂,北智聯。南方來講前程無憂這個平臺會做得好一些,北方則是智聯招聘。也可以去獵聘逛逛,那里說不定也可以撈到好工作,互聯網行業多一項選擇:BOSS直聘。
我建議應屆畢業生在這幾個平臺都注冊一份簡歷,增加面試機率。
2·要充分了解你所投遞每一家公司的經營范圍。
給通過簡歷篩選的候選人打電話過去,——你好,請問是XX嗎?我這里是XXX公司人力資源部。
“你們公司是做什么的呀?”
“投簡歷之前有了解我們公司嗎?”
“我不知道呀,我投遞了好多公司。”
這句回答基本上99.9%的概率你已經被PASS掉了,除非這家公司真的很缺重力搬運工,主管部門才會給你發面試邀請。
一般HR會回答你:“咱們公司是做XX,XX+(結束語)”。
各位學妹學弟,不要告訴HR你投遞了好多公司,哪怕你手頭已經有很多工作offer,也不要透露給HR。你無非是想告訴HR,你還有很多選擇,你的這種行為在HR看來恰巧不適合任職條件,會在將來崗位上穩定性與忠誠度大打折扣。
不要把簡歷一投,咱們就等著面試電話和短信,所有企業都把自己的企業簡介,企業文化和經營范圍,未來發展方向附注在招聘職位的下面。
盡量將投遞的公司經營范圍,行業口碑,招聘要求,項目籌劃等訊息記錄一下,或者打印下來,以備HR給你打電話時你能看著資料侃侃而談,有準備,你也不會再緊張。
3·“自我介紹”不知道說什么
很多通過電話邀約而來的應屆畢業生到了面試環節, 面試官做了自我介紹后,銜接的就是自己做自我介紹,面試官提醒后,只能臨時發揮說說畢業的學校和專業。
昨天我電話邀約而來的應屆畢業生,學的是電氣自動化專業,我提醒他在幾位面試官前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1-3分鐘就行,他反問我:“我不知道怎么做自我介紹,我說什么呀?”
真想把他塞回他學校給他的輔導員講講,一定要給畢業生做一個面試技巧和準備的培訓啊,不然會拉低企業對一個學校的印象。
面試在自我介紹環節你可以說這些常規話題:畢業院校,專業,實習經歷,年齡,興趣愛好,在學校所獲得獎項,學生會擔任職務,個人特長和優缺點,職業規劃。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自我介紹,這個留著稍后分析。
4·不帶簡歷面試
“來公司面試時,請自帶一份簡歷?!?/p>
“難道你們公司沒有表格嗎?我填一下就好了?!?/p>
最近這樣的畢業生還真不少,大多數還都是本科畢業生。單是“反問句”說話語氣(容易造成誤會的溝通方式)已經讓HR后悔給你打這通邀約電話。
——準備一份自己的簡歷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要做得十分精美簡約。(簡歷模板詳情請自行百度百科)
5·崗位多投
很多應屆畢業生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崗位,覺得這家公司薪酬待遇不錯,每個崗位都投遞一份好加大自己的面試機率。
崗位多投是沒有必要的,會讓HR認為自我認識不清晰,目標不明確。盡量一家公司只投遞一個崗位,且此崗位是你對比了所有該公司崗位,深思熟慮過跟自己的專業和能力匹配度最高的那個。
6·不看任職要求
見過最奇葩的一份簡歷是一個在職檢察官直接投遞到項目經理,壓根專業和經歷都不對口,這人招進來施工部門怎么用呢?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項目上全是強弱電,他去表演霹靂舞嗎?
我們來看看一家公司的招聘要求是如何的?
以某兩家企業平面計師一職為例:
任職要求真的相當重要,不要以為自己接到了面試邀約電話就成功了,你可能只是高溫下從城東跑到城西頂著烈日白跑了一趟去替HR充面試人數。我以前就遇到過只要對方投遞簡歷就打電話邀約去面試的HR,結果你的資歷和能力和所招聘崗位任職要求壓根不搭,問詢自我介紹,職業規劃,畢業院校后。
“對不起,我們要的是熟手,在行業內有一定人脈資源的累積?!?/p>
7·專業不對口也投
假設你足夠優秀,在學校拿了無數國家級獎學金,品學兼優,能力超群可以冒險投遞一些原本就要熟手的崗位,但專業不對口,萬萬不能投,電話邀約后,專業不對口,面試人員覺得你口才一流,請你去做銷售。
雖然可能做銷售才是你的事業,但專業不對口也投帶來的影響,可能造成你職業規劃偏離既定航線,在將來的工作中事倍功半,特別勞心勞力。更大的危害是離職后換工作,現在的行業不得心應手,專業也丟得七零八落。
除非真的有累積的專長,將自己的興趣愛好已經得到技能承認,盡量不要投遞專業不對口崗位。
8·在電話里詢問太多,開口就談薪酬標準
很多應屆畢業生因為已經面試了幾家公司,可能因為薪酬太低沒有達到自己的標準,或觀望能開價更高的企業,一直還沒有定下來供職企業,一旦還有邀約面試電話,直接開口詢問:“你們公司工資多少啊?”
每個行業,面試的意義在于了解候選人的性格特征,心理狀態,可塑造性,綜合能力與職業素養等,一份簡歷和一同電話根本沒法了解一個人。公司每個職位的薪酬也不一樣,總經理年薪20W—200W,行政人員4K—1W左右,還尚且不談論資歷,能力和分配的差異。
問出這句話的差不多都是應屆畢業生,HR有的會告訴你你想面試哪個崗位,大概薪酬是多少,但在心理上這個人已經被打上做事不用心,能力有待評估,對待工作態度散漫的負面標簽。
9·衣著隨意,蓬頭垢面
朋友C在某科技公司做總經理助理崗位,因為與公司勞動合同到期的原因,需要招聘一位接替自己崗位的人。因為當下公司業務不忙,以及其他人員已經到崗,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去招聘一些生手來慢慢培養。
總助作為核心管理層,很多公司都愿意招聘應屆生自己培養,加之應屆畢業生有沖勁干勁,手腳勤快,好學習啃吃苦,所以朋友親自面試了好幾個應屆畢業生。
因為是總助理崗位(——行走的公司門面),朋友A特別注意前來面試人員的精神面貌與儀容儀表儀態。前幾天面試了一個94年姑娘,本科,工商管理專業,面容清秀,頭發很長但散著,畫著復古的眉毛,唇色太紅,香水味感覺像烈酒,說話邏輯條理還行,就是很慢,站姿和坐姿都稍微有些隨意,左手托著頭,在面試過程中右手摸了七下自己的耳環,結果當然不盡姑娘的人意。
——你的一切行為都是面試官考核的標準,在面試過程中,多余的話盡量別說,多余的動作盡量別做,妝容不要超過兩個顏色,衣著也不要超過兩個顏色。
二·面試中的準備
我們自己畢業需要的是求職,用人單位是招聘,哪怕能力很強,也要區分雇與傭關系,充分做好對雇主需求,歷史,未來發展,整個行業狀況的功課。你做了多少功課面試官是能看出來,并當場給你定下薪酬和offer的。
1·不知道自己投遞了什么崗位
很多面試者在自我介紹中,最容易忘記的就是介紹應聘崗位加自我優勢——我為什么應聘您公司這個崗位;為什么我適合這個崗位;我的優專業,技能,用心。甚至于有些面試者忘記了自己投遞了該公司哪些崗位,反問面試官:“您公司目前都有哪些崗位在招聘?”
一件差事,交給不同的人是會做出不同的結果,所花費的時間,精力,成本也不會相同。交給用心做事的人,一定比不用心的花費的時間少,經歷少,成本少。
企業能存活下來,靠的就是效率和貫徹執行,什么事都敷衍了事、粗制濫造,隨隨便便的人,不能勝任任何工作。面試就是一個表現自己一絲不茍、小心謹慎、兢兢業業的舞臺。
2·寫簡歷時筆記潦草
古人言:字如其人。每次有面試人員,我同事都會提醒:不要捉急,慢慢寫。昨天有兩份時間非常接近的應屆畢業生兩份不同的簡歷,這兩個姑娘的人的性格也的確如此。
最有意思的是在個人缺點一欄,第一個說:朋友說我做事過于嚴格,太一字一板了。第二個說:經歷欠缺,字體潦草。
簡歷就是你當天面試的第二張臉,一定要謹慎填寫簡歷,盡量將簡歷上的訊息填寫詳細且字體工整,不要讓面試官猜你寫了什么,哪怕填簡歷的時候慢一點是沒有關系的。
3·寫簡歷時亂填,錯填,不填。
很多應屆畢業生不太明白簡歷上所要求填寫訊息的意思,臉皮也薄不敢問人,不是不填就是填錯和亂填,這都是大忌。直接大大方方的問一句:“您好,請您告訴一下我,簡歷上這一欄XXX是什么意思呢?”
前天來了一個簡歷也不帶,也不愿意填簡歷,想純聊某高校本科畢業93年的男生——能力是挺強,可做人做事不給別人留余地,個性太強,他說自己經常被人整蠱,是因為同學嫉妒他。
我轉頭看了旁邊的同事,一直咬著嘴唇不說話,最后王總講:“有時候恰當的給同行的人讓一點路,可能就會有人陪著自己到終點了?!?/p>
“什么意思?”
“真正的王者是因為身邊有一幫幫助自己的人,單槍匹馬的只是將,成不了王。”
4·薪酬目標過高或過低
很多應屆畢業生畢竟沒有工作經驗,不知道自己第一份全職的工作薪酬應該怎么定,于是在【期望薪酬】一欄所填寫的月薪,要么或低,要么或高。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問一下自己的師兄,師姐輔導員,或者系主任就好了。
5·與面試官的互動
僅有幾個顯示得很隨意,很多應屆畢業生表現出來的是拘謹,HR問什么,他答什么,聚精會神的看著你,仔細聆聽你的每一個問題,詳細的回答你所提出的問題。
“你的基本情況我已經了解了,那么你對咱們公司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嗎?”
在HR問這句話的時候,TA已經表現出你差不多能勝任這個崗位了,且拋出了再一次深度溝通的橄欖枝,但很多應屆畢業生沒有接住這一個進一步加分的機會。
“我在網上已經了解得差不多了,出勤和待遇您也給我說過了,我沒什么問題了?!?/p>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問一些這些問題會不會更好呢?
“如果我想要繼續深造更好的服務于公司,您可以推薦一些跟這個崗位相關的書籍給我嗎?”
“好的,這些書籍我先用電子書翻閱一下,您知道離咱們公司最近的一家餐館在哪里嗎?”
“咱們同事選擇那一家的原因是?”
最后確認到崗的具體時間,除了是某月某號,還需要準確到某時某分,然后提前10分鐘到。
三·面試后
1·電話不保持通暢
有一個候選人的條件非常好,叫王貝,95年,6·1號應聘的是預結算員,因為在同一行業實習的是同一崗位,說話有條理,邏輯清晰,所以給他定的薪酬比同等應屆畢業生高10%。約好6·15入職,6·12HR給他確認是否正常來公司入職,電話一直關機。
6·15上午沒到公司報道,下午2點半了才來,本來是給他安排在本部辦公室做預算,后來BOSS覺得王貝對公司不太重視,覺得年紀小還需要歷練才能成器,直接安排到塵土漫天的項目上實習。
2·對復試的準備不充分
很多公司面試是兩輪,重要崗位都是兩試或三試。上個月有一個某設計師崗位,因為需要老板面談具體薪酬和福利(當時沒跟他說已經定下來是他),約好第二天復試,結果候選人覺得復試太麻煩了,自己也不知道還能說啥,因為沒有信心能贏得這份工作直接放棄,我簡直不能更唏噓。
整個面試的注意事項: ?
很多應屆畢業生說我面試結果不好——不好的原因是自己緊張。但他只知道自己緊張造成了面試結果不理想,卻不知道是什么造成了自己的緊張。
第一:平常沒有公共演講的練習,所以一遇到陌生人會緊張。建議畢業前以及整個大學,多爭取一些公共場合演講推銷的機會,現在畢業后就多找一些同學的同學來練習。
第二:面試之前沒有做好功課,面試的注意事項和溝通技巧沒有找一起畢業的同學練習。去面試一家公司,無非是詢問你對公司和公司所處行業情況的了解;相關專業的成績與技能;對自我的認識;常規的性格調研和資料核對;對工作崗位的認識和了解;對你將要任職的崗位工作任務交代;這六大板塊問題,超綱的問題壓根都不會有。把對應的這六大板塊做一下功課就好了,睡前讀三遍,保管不會再心里沒底。
第三:想表現一個不是自己的自己,因為不是所以得編撰,所以就慌亂,一慌亂就緊張。一家用人單位要的不是一個完美的人,而是一個真實的人,真實比完美更可靠。
再講一個故事告訴你,聊聊為什么用人單位和HR謹小慎微的對待每一個面試者,因為每一個面試者都可能成為同事,是同一個壕坑的戰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昨天我們部門五個同事去投標,一起參加某瀚海地產的智能化項目投標,某公司十分善于打價格戰,永遠最低價。因為整個項目單弱電系統成本都在450萬左右,整個預算做下來是2千萬。他們設計部門4個人大概做此次標書花了一周,加上項目總監找關系送禮運作了半年。我們都以為勝算不大,結果對方連第一輪的比價都沒進,因為標書專員忘記做二個小小的封條而被淘汰。四個人員勞動力一周成本大約8000找關系請客吃飯送禮1W-5W,打印標書5000,不算機會成本(大項目無法估量)就因為這么一個小失誤,一切石沉大海。
綜上全篇都是站在HR對候選人的綜合素質考量,恐怕有一些壓抑的感覺。其實當下很多HR都是人美心善,熱情親和的。所以在面試時,根據自己的能力,大膽的向HR提出自己的目標待遇,以及相關問題。
希望這些總結能夠幫到正在畢業,以及還未畢業但對找工作和面試有些惶恐和迷茫的你。祝你一切都順利,微笑著享受每一天,每一次跌倒和掌聲。
作者:唐詩遠? 轉載請聯系授權,我真的是一個很大說話的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