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在想,一個女人怎么就死心塌地的把心交給一個男人呢?得是什么樣的男人會讓我那樣的心甘情愿呢?
也許在我生命中出現的男人數量少,對比就顯得一目了然了,他們清晰的如同自己掌心的紋路,我會時常反復掂量他們的每個細節。
在F先生出現的時候,時空位置突然對調,F先生對我,正如我當初對L先生。L先生當初對我的心態和行為,我忽然間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影子。
L先生當初的不甘心,是拿我跟白富美比,而我的不甘心,是拿F先生和L先生比。這么相似的兩個人,為什么要前后腳出現呢,或者L先生壓根從未出現對我來說,我可能也不會是現在的心情了吧。
論談吐魅力,L先生更勝一籌;論年齡,F先生比L先生年輕,未來誰都不好說;論才情智商、孝順踏實、勤勞勇敢,二者應該是不相上下。L先生有的是在大公司人際關系中的圓融老練,F先生有的是在小公司業務流程中的全方位掌控。一番較量,誰勝誰輸呢?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沒經歷過感情時聽這首歌想到的是別人的愛情故事,想到的是張愛玲小說的男女主人公,想到的是“床前明月光”和“心口朱砂痣”。而今,才更深切體會,內心深處那憤恨的騷動和被偏愛者那不屑的嘴臉。
也許F先生不出現,我真的會把L先生徹底忘了,對一個人再依戀,時間都會沖淡一切,雖然我都不記得他的模樣,但我永遠忘不了的是他談話時那自信滿滿、目無一切的感覺。就是那種感覺讓我著迷,我喜歡的就是這種感覺,可能和具體的人已經沒有太大的關系了,只是因為這種感覺是他帶給我的,所以我才順帶著喜歡的他。直到現在我都說不清楚,我到底喜歡他什么?牙齒白,笑容好看,職位高,掙的多,能力強,人緣好,自信開朗?說不清楚的。他還有很多我不喜歡的地方呢,個子矮,長的丑,戀母,自以為是,陰郁矛盾。每個人都是一個矛盾共同體。
可恰恰F先生的出現讓我把本都忘的差不多的記憶重新拾起,于是,心口如同壓了一塊巨石般沉重、傷感。在和F先生談話時,L先生會時不時的從腦海里跳出來,幽靈般如影隨形。他或者可以說它直接影響了我的精神狀態和生活質量。
“誰的青春沒有淺淺的淤青”,在最初傷心的日子里,是梁靜茹的這首治愈系讓我的心情由陰轉晴,單曲循環了很久很久。也終于想明白了,在感情的世界里,大家都在兜兜轉轉的尋找著自己更愛的那一個,而忽視甚至不公平的對待更愛自己的那一個。
曾經,在我們還懵懂的年紀,就想過一個問題,如果讓你在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中選擇的話,你會選哪個?我的答案是,愛我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