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喜歡專才,越專業越好。
小公司喜歡全才,越全面越好。全棧工程師在小公司很吃香,很受歡迎,而小公司的老板會引導程序員往全棧方向發展。
要成長為技術大神,一定會經歷過,外包公司、產品公司的洗禮。外包公司就是有一套或者幾套成熟的生產技術,需要進入里面花費很多的時間學習和成長,如果給你一家外包公司,不要氣餒,好好的積累和學習,為成長為大牛做好基礎準備。
為什么說,技術大牛一定會經歷產品公司的洗禮呢?
外包公司,大量的項目讓你熟悉,整個產品粗略的快速的形成,但是里面有很多東西并不完美。產品公司,就不一樣,他們專心做好一個或者幾個產品,這個時候,就會多了很多的時間深入到每一個產品,學習到了一些外包公司學不到的東西。如產品設計原則、產品優化、用戶體驗、運營知識等等。
簡單的說就是,外包公司鍛煉人的生產速度、產品公司鍛煉人的生產質量。當你鍛煉過后,可以做到又快又好的時候,基本上算是中等小牛了。
但是這個時候,作為程序員,人家并不認同你為小牛,知道為啥嗎?
因為你沒有做好營銷,你會的東西,你沒辦法好好表達出來。即使會的在多,但聘請你的人并不會你會的東西,這個時候到底該如何營銷好自己呢?
個人覺得有三種方法:
一、做好演示作品
二、建立維護好技術博客
三、開源社區,把代碼整理好,放到開源社區去,積累
(核心要點是)把時間不要全部花費在研究新的知識上面,要留一部分時間宣傳自己。
我也經歷過很多面試了,不夸張的說,現在的很多招聘人員水平很差勁。為啥說水平很差勁呢?
開發知識是很廣很廣的,而很多面試官,僅僅考察他自己比較擅長的知識,就認定應聘人員的能力水平。
這里面會存在兩個問題:
一、假如應聘人員是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他的老師剛剛好教會了一點,面試官面試的技術,然后順利通過了面試。但是試用的時候,才發現,他除了面試的那些題目會做,其他一概不會,沒有產品完整的開發經驗,遇到了很多很多各種各樣的疑難雜癥,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結果也沒有把產品做好。(考試會有運氣成分,復習好的,就能考高分,但并不能說明,能力就強,素質就好)
二、面試官,面試的技術都是他本人擅長的。招到一個技術和面試官類似的,或者比面試官稍弱的,對于公司來說,等于技術重復了。也就是本來這份工作面試官本身可以解決的,還要另外請一個弱于面試官的人才,這對于公司來說,是浪費了人力資源。(從成本和技術儲備上來說,沒有招一個和面試官技術互補的劃算)
綜上兩點,可以看得出該公司的管理人員在招聘方面的短板。并不是所有技術強的人就擅長,考察一個人的能力。就像一個很牛逼的工匠,可以打造一個很精美的工具,但不表示這名工匠就擅長教導徒弟,并不能保證教導出來的徒弟就個個都是很牛逼的工匠。
往往擁有這樣的管理層的公司,他們的容納高手人才的水平有限,很厲害的人才去到了他們這樣的公司,也不會有很大很好的發展。
那么有沒有更好的招聘程序員的方法呢?
(優秀的領導,是領導人才的,用的是領袖魅力,讓人才心甘情愿的為之效力,領導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非手下的工作上面)
考察初等程序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程序員的學歷背景。在過往的學習生涯中,可以有效的看出,該人才是否是一個有責任心的、是否有團隊合作精神、是否有學習精神、是否有自我成長精神、是否有創業精神、是否有基本的入行素質(考察人才的敬業態度)。
二、是否有演示作品。這個代表了,程序員是否對自己所做過的作品充滿信心。如果他拿不出作品,要么就是他做的東西很差勁,要么表示他沒做過,要么表示他的吹水成分很大,要么表示僅有理論沒有實際(考察是否有做優秀產品的心)。
(有了敬業態度和優秀產品的心,人才會自覺的為公司成長為技術牛人,省錢省心,但是在合適的時候需要給予足夠的物質留下人才)
三、是否有開源社區的相關東西。這一點并不能十分的考察一個人,因為有的程序員專注于工作,并沒有很多時間和精力在維護這些宣傳自己的東西。這個只能作為附加,而不能作為必要,否則很有可能錯過很多優秀人才,這也是很多企業錯失人才的重要原因。
四、是否有技術博客。這一點同第三點,也是一個附加,不能作為必要。我曾經在外包公司呆過不斷的時間,他們的leader技術實力不弱,但是他們很忙,并沒有時間來維護這些東西,并不能說明他們的技術就弱了。
公司招人,一般是為了解決問題,或者作為技術儲備。如果招到的人才,對技術充滿了熱情,對優秀產品充滿了向往,那么并不需要公司太多的管理,人才會自覺的把公司的產品或者業務推向新的高度。
—————我是優雅的廣告,請多多關注簡書作者,魚笨自由—————
喜歡請點亮小紅心,熱愛請關注。您留下的每一個足跡都是我前進的動力。感謝您的到來,感謝閱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