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最火恐怕算是知識付費了
有人說2017是知識變現元年
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
變現是把非現金的資產和有價證券等換成現金。
最早這個詞來自于房地產和股市,
不看好市場的前景,將投資的房產和股市拋售,讓資金回籠,落袋為安。
有點偏貶義的意思。
現在聽的多見的多了,其貶義已經慢慢地褪去,趨于中性了。
1
喜馬拉雅“123知識狂歡節”,喜馬拉雅FM宣布,平臺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其中,馬東領銜的《好好說話》以單日銷售額555萬元奪冠,易效能《時間管理10堂課》以274萬名列第二,第三是狂歡節當天開啟預售的《梁冬私房筆記:莊子的心靈自由之路》。
這是最近知識變現一個比較耀眼的案例,在近兩年,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
以李笑來在羅輯思維得到APP上的課程——《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為例,截止2017年5月14日,訂閱人數15萬4千位,收益約3千1百萬。
16年9月13日,著名營銷人李叫獸推出14天改變計劃,799人/元,僅限500人,推出當天瞬間滿員,39.95萬頃刻入囊中。
知識網紅彭小六,在赤兔APP上的一節《我是如何用周末時間創業的》課程,定價9.9元,累計銷售4590人/次,也就是說累積賣了4萬多元。這對于他還是小額收入。他曾經開設的知識訓練營,價格249元,付費人數達到823人,也就是說單天課程收入達到20w。
另一個知識管理的大牛易仁永澄,創造了在10分鐘內收入100萬的記錄……
這些都是利用知識掙錢的大牛。在長尾領域還有很多利用各類知識和技能掙錢的人。這些案例給人一種錯覺:知識變現的時代已經來臨,而且錢還來得特別容易。
2
知識變現的領域十分廣泛。
在時間管理、寫作、溝通、自媒體、PPT、閱讀、知識管理、結構思考、個人品牌、理財、整理術、知識管理、演講等許多領域,知識都在以各種形式實現變現,可以是微課、訓練營也可以是書籍。這些領域霸占著多位大牛(我們也可以稱他們為“知識網紅”),他們各自擁有很多粉絲。為什么他們能夠超越普通人,獲得知識變現的紅利?通常分為兩種。第一,他們在某個領域深耕多年,成為該領域的“專家”;第二,他們博覽群書,善于總結、歸納、體系化,能夠將其他人的知識及技能點梳理為自己課程,并通過自己的實踐,將課程不斷改進,從而使自己變成該領域的“博家”。并且,他們通常不屬于任何公司。
3
為什么課程這么好賣?興趣、技能&成長和錢。
比如,跟龔琳琳學唱歌,可能是源于興趣和好奇;跟PPT達人學習PPT,則是希望獲得該項職場技能;跟著彭小六學習知識管理,可能是希望通過習得的方法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使自己能夠更有方向性、更快速地成長。而知識能比較容易變現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是錢。學習者希望學習過來人的經驗,讓自己也像他們一樣,成為下一個知識網紅,像他們一樣開課、培訓、掙錢。學員們的心理,知識網紅們當然了解。他們的文章標題已經說明了一切:
《從200快1天到20w一天,我是如何用知識變現的?》
《我是如何在10分鐘內收入100萬的?》
《靠碼字月入6位數,我的自媒體創業路線》
《這3項能力,讓你成為月入10萬的“手藝人”》
《年輕人,如何正道之第一個100萬》
《如何從0開始寫作轉到15萬》
4
誰在買這些課程?
職場人和即將走入職場的大學生,或者說,正在用時間換錢的大多數人們。實際上,只要有一顆想要成長的心,都可以成為這些課程的目標受眾。一個人所需要的技能、一個人的興趣總是有很多種,這讓知識網紅們擁有巨大的客戶群。
“知識”價格不貴,但規模效應卻能放大收益。
課程本身并不貴,甚至大多數是順手的零錢,或者一餐飯的費用,學習的門檻大為降低,購買者能夠很輕松地做出購買決定,即使購買后抽不出時間學習,也不會覺得心疼。
知識網紅的課程以線上課程或訓練營為主。這些課程通常價格在500元以下,價格在1元、8.8元、9.9元、99元、199、249元不等。雖然不貴,但依靠規模效應,他們的收入依然可觀。
10月19日,李笑來在知乎Live的一節課《一小時建立終身受用的閱讀操作系統》課,以1元的價格銷售121220人/次,這幾乎是很多職場人士一年的薪水。
三節課創始人黃有璨一節《內容——從業者的能力進階路徑》的課程以19.8元的價格(但愿我沒記錯)賣了847次,加上課程中的打賞,也是不菲的收入。這類在線課程,只要鏈接還存在,就可能持續帶來收入,完全是“睡后收入”。
5
得到APP,知識付費獨角獸
2016年5月上線,已有超過800萬用戶使用,付費用戶超過100萬。
日活用戶60萬。
知識大咖羅振宇、李笑來、李翔、劉雪楓、萬維鋼(同人于野)等集體入駐,量身打造獨家專欄。更有每天聽本書、說雜志、知識新聞、有料音頻、干貨電子書等板塊,內容包括商業、方法技能、互聯網、創業、心理學、文化、職場等等。晨起、睡前、馬桶上。利用碎片時間,聽懂一本好書、建立全球視野、升級自我認知。
目前得到有專欄26個,199元一年,訂閱數從幾千到16萬。
6
看到這些賣知識大牛,你也心癢癢的?
成為大牛之路,你需要做些什么?
首先,要有匠人的精神,對自己熟悉的領域,精益求精地鉆研,才有可能超越其他人,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翹楚。要賣思想,首先你得有思想。
第二,提升自己的價值,為別人創造價值,才能收獲自己想要的。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富貴,也沒有無緣無故的貧窮。找到別人的需求,成為對別人有需求,滿足其他人的需求的人。
第三,持續不斷打磨自己的能力,有句話說的好,要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后受罪。這些大咖們哪個不是數年,數十年默默耕耘才有今天?看過秋葉大叔每天日程排得滿滿的,晚上12點還坐在電腦前日更公眾號。你不會體會其中的辛苦?
第四,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無論是在提升自己,打磨自己,還是變現階段,都離不開堅持和耐心。
羅胖從邏輯思維公眾號創辦以來,每天早上6.30準時推送60秒的音頻,注意是每天,用他的話說,只有瘋子才能這樣。
更多具體的方法論,請參考,如何打造你的個人IP ?http://www.lxweimin.com/p/904586e60f4d
以上部分數據來源網絡,存在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