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很喜歡現(xiàn)在的畫室,為什么?它很美,美到文藝青年看一眼就走不動道;它很專業(yè),美術(shù)工具可以摞的老高;它又很便宜,按天收費業(yè)界良心。
可是我不喜歡它。
大概是沒有激情,也沒有人情味。
我之所以喜歡繪畫,是因為兒時的繪畫課外班老師的緣故。每當我畫完一幅畫,她總會贊不絕口,并鼓勵我創(chuàng)造參賽。她總是說:你是天才,你會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shù)家。可能那時我就被感染了,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還有當時畫室的校長高爺爺,由于刻紙、剪紙的民間藝術(shù)太磨人性子,最后只有我堅持了下來。高爺爺總是笑著對我說:你就是我的接班人啊。雖然我最終還是敗給了應試教育,沒有成為接班人,但是我依然記得高爺爺每天早上帶給我的油鹽燒餅,他大概是真的疼我吧!
這就是我所謂的人情味,越長大就越體會不到了。藝術(sh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句話沒錯,但我其實挺討厭這種不食人間煙火的藝術(shù),刻意壓抑自己的激情,又和不敢面對自己的靈魂有何不同?
板著臉說教的老師,讓我覺得冰冷,仿佛連我的激情一起被冰掉了。
(這段話的風格是模仿《家》,不知道像不像,反正我盡力了。不得不說,我蠻喜歡這種樸實無華的敘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