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小成功靠天分,大成功靠自律,沒錯,自律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一個人成就的層次。
道理誰都懂,可做起來卻沒那么容易。
正所謂「大道至簡」,如果你做一件事覺得非常困難,大概是因為方法錯了。真正的自律其實并不需要和懶惰作斗爭,不僅簡單溫和,而且會讓人「上癮」,愛上自律的自己。
這篇文章介紹的這個方法,就將改變你對自律的認知,從本質上刷新你的自我成長之路,帶你真正走向自律的開掛人生。
01 什么是「真」的自律
每天把日程表精細到5分鐘,從起床、吃飯、上班、下班到睡覺,一整天的所有事情都在一張表里,按部就班不敢越雷池半步。這是自律嗎?
看似規律森嚴,但這并不是自律。
為了保持身材,控制飲食,帶秤吃飯,一口一計數,這是自律嗎?根本不是。
不僅不科學,反而還消耗了大量的意志力,讓生活充滿了苦澀和孤獨,自律并沒有讓你更加自信,反而成為了一個獨行者,一個人群中的異類。
這兩種經常為人稱道的「自律行為」,其實準確來說是「自虐」的一種。自律和自虐的最大的區別就在于:
自律是源于自信,最后又歸于自信,可以讓你更好地融入社會集體,更好地生活;
而自虐是因為自卑,最后又回到自卑,是被人群排斥后的自衛反擊,一種維護尊嚴的適得其反,最后反而更加被人群所側目、疏離。
那么真正的自律是什么樣呢?
其實真正的自律,完全不需要動用意志力,但凡生活中需要意志來堅持的,內心當中是因為你沒有認同它的價值,心里是不情愿的。
你會用意志力堅持打游戲嗎?會用意志力堅持偷懶嗎?就是這個道理。
真正的自律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像呼吸一樣自治,完全不需要我們監督,更不需要我們逼迫自己。
早上叫醒你的,不應該是夢想,而是你的習慣,這才是「真」的自律。
02 通往自律之門
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自律,接下來就是如何做到。
第一步,找到一個目標。
這個目標要十分的具體、量化,且充滿色彩。
稻盛和夫在《活法》這本書里曾介紹,當初京瓷公司要研制一款陶瓷,他自己就在腦中想象這個陶瓷的大小、質感、顏色,細致到就像那個產品已經做出來放在他眼前,正摸在手里一樣真切。
當工人把研制出的第一批陶瓷樣品給稻盛和夫看時,稻盛和夫剛一搭眼就拒絕了,說:「你這個顏色不對,太暗淡,比我想象中的光澤還差很遠。」
隨后他和工人們一起研究,嘗試了各種材料,推翻了一批又一批樣品,最后終于做出了和稻盛和夫想象中一模一樣的產品。
所以,如果你想實現一個目標,在制定目標時就要把它的細節都想象出來,具體做到什么樣算完成,怎么樣的結果是滿意的,完成后你會如何開心慶祝,說什么話,做什么動作,和誰擁抱一下。
當你有了明確的終點坐標,就好像在沙漠里手握著指南針和地圖,你的行為不會變形,你的方向也不會迷失。
第二步,分解目標
比如說早起,很多人平時習慣了8點起床,突然有一天想發憤圖強了,要求自己明早4點起來看書,這根本就不現實。
「自我發展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小步子原理」,這個概念就是說,當我們剛開始做出一個行為改變時,要把這個改變做得盡量小。
比如要求自己第二天7點50起來,提前十分鐘,這很容易吧?
然后保持這個7點50分起床一個星期,七天,從第八天開始,再提前10分鐘,7點40起來。
你可別小瞧了這10分鐘,這樣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走,僅僅三個月后,你就能比開始時提前兩個小時,可以毫不費力地習慣在每天6點起來,而且還不會感到絲毫困倦。
如果你突然有一天,一下子提前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起床,這樣堅持不了幾天,因為你還沒習慣,是在靠意志力驅動,人只要動用意志力了,就很容易半途而廢。
葛優在《讓子彈飛》里有一句經典臺詞:「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這句話聽起來有點粗,但他說明的道理就是,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來的,欲速則不達,急于求成不僅達不到目標,最后傷害的還是自己。
第三步,上保險
在自律習慣養成的過程中,最難克服的就是誘惑和懶惰的干擾,這個如何化解呢?當然有辦法,我喜歡把這一步稱為「上保險」。
在《Woop 思維心理學》這本書中,給出了一個「清除障礙」公式:如果怎么樣……那就怎么樣……
這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說想養成「下班后看書一小時」的習慣,就提前先在紙上寫,都有哪些情況發生會阻礙我「做不成」這件事?
比如,偷懶不想看,家里有客人不方便看,加班回來太晚沒時間看……
那就提前在紙上針對這些可能發生在你身上的情況,用「如果怎么樣……那就怎么樣……」的公式,挨個上保險:
如果有一天偷懶不想看,那就用軟件聽書一個小時。
如果家里有客人不方便看,那就睡前在床上看半個小時。
如果加班回來太晚沒時間看,那就讀一頁再睡覺。
但作者強調說:「公式不可以連續兩天使用,否則就是一個壞習慣的開始。」
就是說,如果你今天偷懶不想看,用聽書代替了,那明天無論如何都要拿起書來看,否則就是一個壞習慣的開始。
但如果外力迫使你,讓你不得不連續使用公式,比如天天加班到后半夜才下班,那你就要重新評估計劃,是不是應該調整時間,比如調到上班前早起看書。
以上三步:找到目標、分解目標、上保險,全都踏踏實實做好以后,你就已經成為一個真正自律的實踐者了,只要一直走下去,你就能成為心中期待的自己。
但問題是,我堅持不住怎么辦?
03 堅持,是一種能力
上文已經說了,我不喜歡用「堅持」來形容一件事,因為背后是不情愿,那不是真正的自律。
但對于做事時的「持續性」或「長期性」,我暫時還找不到一個能被大眾接受的詞來代替,所以姑且還是用「堅持」這個有點雞湯味的詞吧。
首先我們要知道:「堅持」不是一種意志,而是一種能力,并且它是通用的。你能堅持這件事,你就能堅持其他事。
如果你覺得堅持跑步對于你很難,那你每天是如何樂此不疲地刷短視頻的?又為什么怎么吃火鍋都不膩?或者對買買買像打了雞血一樣開心?
這背后都是一種愉悅感,是一種精神的滿足。
其實人是很脆弱的,只要給定一個他認可的結果,他就會忽略外物和環境,不惜一切代價地得到它,而這份「脆弱」,就是來自于欲望本身對你的召喚,你拒絕不了。
如果對跑步這件事難以堅持,那給你看一張身材健美的跑步者照片,并告訴你,只要你按照教練制定的這套方案跑步,100天后你就能收獲和他一樣的身材,就能更加自信閃光地面對你心儀的那個Ta,成為周圍人羨慕稱贊的健身達人,重新穿進去那件你最喜歡的牛仔褲。
這種結果導向,同樣是一種欲望的召喚,欲望的背后是愉悅,只要這份召喚是他真正想要的,沒有人能夠拒絕,這就是「人性」。
以前你覺得「人性」是你進步的絆腳石,但只要你像這樣抬起腳,踩住它,利用它,它就會變成你人生跨越式成長的「跳板」。
當你把別人的絆腳石,都變成了自己人生的跳板,那你注定會通向和其他人截然不同的人生。
以上,就是我對真正自律的理解。
我是未歷安,我們下一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