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別羨慕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就說玩個樂器吧,黑白鍵上,輕彈旋律三分醉,八音齊奏,琴韻悠揚;會畫畫的人呢,一張白紙繪上云雨山川、柏松輕澗、雪溪閣畔,栩栩如生、優雅傳神;會書法者便是秀氣清風,縱橫筆下走龍蛇;擅棋之人擬定天下,巧用謀略,暗自周旋,三思而落子,峰回且路轉。
可這琴棋書畫我是一樣也不會,我是有很多愛好,看書打球,跑步喝酒(這個沒有),偶爾寫個字發個呆睡一覺,興趣愛好太泛濫,卻沒有特別擅長,而且接觸很多東西都沒有持續性,說白了就是有惰性。我一直在想有件什么事情我可以每天堅持做下去,做一輩子,最近一年我能一直堅持下來的就是平板支撐,從開始的15秒撐出紅臉抖出尿來,現在可以持續10分鐘,算上昨天已經是第468天超過50小時,當然這468天并不是每天都堅持住了,斷的那天是因為參加了一個朋友的婚宴,那天喝多了(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回來的時候我的整個世界天地乾坤倒,自然是做不成了,有了第一次間斷之后呢,以后總是會給自己找借口,今天太累了,今兒狀態不好,先不練了,下周開始一定要堅持……還好,我至少只間隔了一天,總之,惰性這個東西,決不能讓它有第一次。
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布置我們寫周記,而我聽錯話了,以為老師說寫日記,然后就傻傻的每天寫每天寫,到后來才知道寫的是周記,不過那個寫日記的習慣已經順了,自己不寫都會很別扭,然后小學就一直寫下來了。中學時候就沒有寫的那么勤了,不過作業里還是會有周記和作文,所以還是經常寫寫,大學的時候呢,已經不會有老師布置你寫文章了,不過那時候比較新鮮的是有個QQ空間日記,而且還有評論功能,于是就在最趕時尚的那段時間,從高中到大學,我大概寫了100來篇,產量不多,質量不高,大都就是那種沒事吐槽,無病呻吟的拙文了。
工作以后呢,就沒怎么寫了,QQ空間在風靡一時之后也就沒落了,數量就定格在那兒了。后來我經常做的,不是寫,而是看自己以前寫的東西,翻翻泛黃的日記本,看著上面那潦草的字跡,拙劣的內容,這寫的都是些什么玩意?空間里的日記呢,還是喜歡看那時候同學們寫的評論,就瞬間能回憶起很多人很多事,只是,可能對很多人的回憶,只能停留在這空間日記的留言欄上了。
于是,我問自己,我還可以嘗試繼續再寫寫看嗎?寫字難看?現在有很多電子平臺,那就碼字好了。我為什么要碼字呢?要賺錢?還沒到這種境界!打發時間?不至于!那要干嘛?我想,我就是希望自己在垂暮之年的時候,葛優躺式地在藤椅上曬太陽,左手一壺茶右手一手機,看看自己以前寫的東西,回憶下自己的人生經歷(想的太多,我是真老了),人生大舞臺,生旦凈末丑,神仙老虎狗,見過什么人,做過什么事,給自己留個念想呢,有何不好!
有沒有一件事,我們可以一直做下去,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