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引言
2018年以來,有很多朋友問我如何進入區塊鏈行業。而最近受人所托,我跟三波在互聯網產品上非常牛逼的人談區塊鏈,勸他們到區塊鏈上來做開發。每次都吹的他們吃光了全桌飯菜,我沒吃上幾口,口干舌噪,最后他們程序員還半信半疑。
我發現一個問題,他們啊,老想著“職場升級”,從來沒有一個“降級”思維。
第1章 升職和降職思維
我大學畢業剛加入工作時,我去云南支教,因為我是211的學歷,學校的同事很把我當回事,覺得我是個人才什么的,覺得我要做大事,給我安排到高大上的工作。但具體到部門上司給我安排任務時,其實我卻屁事都分不到。部門各個成員還是各司其職,我幾乎沒點屁用,真實淪落后幫同事端茶倒水,頂多幫老師將紙質稿子打成文檔的打字員(當地不會用電腦的教師大有人在)。
我就開始反思,為什么我要在自己身上掛一個“人才”的招牌,事實卻淪為廢物。我直接把這招牌丟了,去做很多創新教育,網上找各種視頻學習,看各種大牛怎么分享創新教育心得,我開始自己編寫自己的教案,開展團體輔導,組織辯論賽,我成了學生最受歡迎的老師,隨著我的教育新實踐,我自己創新教育的理解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后面學校校長專門請我分享如何開展創新教育,并且在學校推廣我的一些創新教學方法。
在管理學有一個理論是講,任何職業的職位升遷往往是你的權力和影響力達到了一定程度后,公司事后給你追認一個晉升的職位給你。并不是因為提拔你到了某個崗位后,你才有了對應的權力和影響力,而是你本來就有了,再追認給你的。
但絕大多數人都在不停地追尋更高級的職位,更多的錢的,更高的工資,而一旦得到了,又會有下一個目標,希望更多的權力、更多的錢……,這是一場永遠止境的戰斗,永遠戰斗,永遠累的更狗一樣。就像我們熱愛比特幣的人那樣,永遠在追求更多的比特幣,永遠在可憐巴巴盯著幣數。
第2章 現在IT從業者的苦
我接觸到那些程序員,都從側面了解到他們的辛苦。他們無限加班加點;糾結于一個app按鈕的顏色;疲于應付用戶各種奇怪的問題,成天在軟件上不停地打著補丁,……感覺他們就是他們公司的炮灰。
從去年開始,有很多同學和朋友找我問有沒有什么區塊鏈公司可以介紹,想進入這個行業。我說你們程序員想進入這個行業非常簡單,先把bitcoin這個代碼先給讀一遍,挑一兩個bug出來給開發組提幾個哪怕是無關痛癢的request,你不用關心人家會不會合并你的代碼,哪怕是close掉了你的代碼也是你的榮耀。但事實上沒有一個人做到了。
我千叮萬囑告訴他們現在絕大多數區塊鏈公司也是一個互聯網產品公司,他們做的事和你們現在做的事是一樣的,并不是啥“區塊鏈”,只是在在區塊鏈產業鏈做了一個app,做了一個網站之類的,事實上編的程序并不需要什么tx,block,時間戳……。而一些真正確實在做區塊鏈的公司招人,像你這種沒有任何區塊鏈從業經驗的人,進去也是干著和區塊鏈沒關系的代碼。真正、真實、有效積累區塊鏈行業的經驗的辦法就是直接給現在有的開源項目貢獻一點力量。但他們不,他們非得從一個公司里當炮灰,到另外一個“區塊鏈”公司里當炮灰。
另外一方面,現在的真正的區塊鏈項目——那些開源的、主鏈上線的鏈和幣,開發現狀非常糟糕。包括比特幣、以太坊、比特現金等等最有影響力的開發組,都缺人做開發,有人給他們審核下代碼,找找bug,這些開發組都很開心。這些項目很多UI界面做的極不人性化,因為大家還沒空去伺候這些不懂行的大媽,根本無暇顧及什么用戶體驗和產品口碑,更別說現在中英文的文化和語言上的差距讓這種區塊鏈產品在跨國之間留下的巨大可優化的空間了。
我曾經很納悶地問我一個同學,他已經有了多家“區塊鏈”公司的從業經驗了,都是入職幾個月就發現這是個傳銷公司,然后離職。我說你明明就是一個C++程序員,技術很高級,又想進入區塊鏈,你為啥不直接fork一個bitcoin core代碼倉庫去研究下呢?非得著急去找什么區塊鏈公司去應聘,非得找一個公司去當炮灰呢?在對方支支吾吾地過程中我感覺到,他是希望找到一個比現在公司更牛逼、崗位“更高級”、薪資待遇更好……的工作。我說尼瑪,你到底目標是要進入區塊鏈,還是要再找一個炮灰來當。。。。。
第3章 現在真正的區塊鏈崗位就應該是“降級”
如果現在的程序員想進入真正的“區塊鏈”行業,而不是進入一個在區塊鏈上搭建產品的崗位,那擺在面前的這些沒工資,沒職位的開源項目開發者,你就去讀那些代碼,去抄這些代碼,去做點貢獻。這些活是真正的“區塊鏈”。
如果你現在是一個IT工程師,你想跳槽去做區塊鏈項目,真正的區塊鏈哦,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苦逼搞懂這些開源項目在搞啥玩意。然后好處是你去求職的時候能識別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公司,這是你進入真正的區塊鏈的最佳路徑之一。
如果你真想進入區塊鏈行業,那就別試圖找一個高大尚的“區塊鏈”崗位了,先做點真正的區塊鏈工作吧。短期的機會成本,在區塊鏈這波浪潮起來之后,根本不足一提。
第4章 結束語
人總是高估短期收益,卻低估長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