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有很多動物的眼睛都是長在頭部兩側的,它們沒有視角盲區。是一種極為安全的配置。但是,它卻有著很大的局限性,沒辦法將目光集中在一個點上,進行長期、深入的觀察,于是,也就不可能有長期、深入的思考。
人是群居動物,最害怕孤獨。所以大部分人也都喜歡追求100%的安全感。他們也和那些動物一樣,沒辦法長期、深入的觀察和思考。他們總是受到周圍事情的影響,因而被困在了永恒的當下。
因此,“活在當下”被很多人認為是正確的,并且被廣泛應用,比如“有權不用,過期作廢”、“三六九抓現鈔”……他們只知道現在,不知道還可以有過去和未來。
可問題是,“活在當下”真的好嗎?那些雙眼長在頭部兩側的動物,因為沒辦法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在一處,沒辦法長期深入的地觀察一個點,更不可能長期、深入的思考,所以,它們在進化過程中沒有發展出大腦皮層。因為,對它們來說,生存更重要,所以,最后,它們進化出來的是強大的繁殖能力。
而人類,把眼睛進化到頭部的正面,雖然放棄了全視角,但是卻有了長期、深入觀察的機會,并且進化出了大腦皮層。最終,有了現在的我們。
但是,放棄安全感并不意味著去冒險。那些主動放棄部分安全感的人,他們不會孤立行動,他們會選擇與他人合作,來彌補“不足”。他們不在意吃一點眼前的小虧,因為,他們知道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
人類幾乎所有的進步都是在放棄部分安全感后才取得的。只有放棄部分安全感,才能長期、深入地觀察和思考任何問題,讓我們不被困在永恒的當下,讓我們的未來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