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些事情,想到了就要馬上做,如果不做轉身又忘了,甚至將來會覺得遺憾,比如在這個時間點來寫一寫這幾天的見聞。我一直認為,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比如這次主動去參與金托小學災民安置點的事:每每多了解一點災情,就會增加一分想要去做點什么的沖動,又恰好安置點在家附近(也是我就讀了七年的地方),再加上愛人這兩天可以兼顧一下小寶,從7月2日開始一有空了就往金托小學跑,看看能做點什么。
? ? 我是一位家住榔梨鎮樊塘村但戶口在金托村的全職寶媽,最初只是在朋友圈里知道榔梨鎮上發洪水了。7月1日,大雨滂沱,為了讓6歲的多多對這次的洪水留下印記,帶著她雨中刺激了一把。
? ? 本以為這次像往年一樣,頂多就是到處會有些積水,直到看到往日里寧靜的陶公廟和繁華的榔梨鎮中心變成這樣
? ? 到了晚上有點失眠,很難想象有多少人一夜之間就不能舒舒服服的躺在自家的床上,更別說災后重建。聽著窗外沒完沒了的雨聲,我趕緊查了一下天氣。
? ? 查完天氣我編輯了一條朋友圈,然后金托小學的黃蘭老師點了個贊,反正也是睡不著,于是就開始了私聊,這才得知金托小學成了臨時的災民安置點。在了解一點情況后,第二天中午吃完中飯就帶著家里閑置的當季衣服和黃老師一起去了學校。
? 到學校的時候,當時大家都沒吃飯,找到學校值班的鄧隊長時他正在為學校的具體人數發愁,我說可以幫忙統計,于是拿出紙筆讓大家以戶為單位挨個登記,發現他們全都是外來的菜農。因為菜地地勢低全部被淹,他們搭建簡易住棚也無法居住。好在政府安頓及時,全部轉移到就近的學校。榔梨像這樣的安置點,還有大元小學,龍華小學,梨江中學,安置受難群眾幾千人。
? ? 從學校回去后,發現女兒已經守著電視兩三個小時了,我心想不行,一定得做點什么。于是騎電動帶著她出去逛逛,小家伙立馬就拋棄了電視機,還不停催促我快一點。帶著她去了往日上學必經的青園路與秋江路的交匯處,因為那里路面的積水已經有1米多深。在那里稍作停留后,便準備帶她離開。返回時發現太多的車因為積水一直掉頭,也有停車問道的,于是我問多多愿不愿意跟媽媽一起做點有趣的事,她很樂意的答應了。
? ? 我們一起不停的告訴對面來車,前方不通,可以走另外的路。大多數車見我的手一指就打方向盤走了小路,偶爾有幾臺沒摸清狀況的車繞開我們往前開,惹得我家小指揮官氣嘟嘟的說“誰叫你們不聽指揮,讓你們掉頭去”。其實掉頭車輛并不會走太遠的冤枉路,掉頭也不會太費神,我們還是堅持了大半個小時,至少為幾十臺車省了一公里的汽油吧,哈哈哈。我想,多多在很久以后應該還會記得這一天吧!
? 前兩天很多的朋友圈都在轉發給梨江中學捐贈物資的消息,上圖是龍華小學的物資圖,對比起來,我明顯感覺并不偏遠的金托小學物資有些匱乏(事實上政府的物資也到位了,只是自己知道得比較晚)。于是也想幫金托小學拉外援,果然有朋友響應。一位是我的小學同學王加林,他果斷搜集了自家衣服送到學校。另一位是我見過兩次面的微友小芊子,我一直都很關注她的朋友圈,湘江水漲到路面后她都積極投身于一線搶險,同時也發動自己力量動員了不少朋友參與。了解到我們這邊的需求后她積極幫我聯系了公益組織,就在今天(4日)中午,馨心公益的物資車開進了金托小學。
? ? 水、干糧、藥品這些物資學校值班人員都能統籌安排,但是多余的衣服他們打算送到街道再調配。在此之前,我跟龍華小學三年級的羅老師簡單了解過他們那邊還需要些孩子的衣服,圖書等。于是我將多出來的三十多套衣服打包,下午從龍華附近的厚甫幼兒園接了多多后,帶著孩子把衣服交到了龍華小學接待處的志愿者手里。
? ? 下半年多多也將步入一年級,我想讓她對小學有更多了解便牽著她第一次逛了一圈這個嶄新的學校。又因此,正好趕上從江蘇開著大掛車捐贈環保簡易單人床的佛教慈善基金會的贈予現場。說真的,我被他們的氣場深深震撼到了,也許這就是大愛在流動的明證吧,我喜歡這種感覺!
? ? 下午,我的一位在北京的大學同學給我發來為孩子們買書的愛心款,我承諾明天一定替她把書送到小朋友手上。到了晚上十點,小芊子發來圖片問我她籌集的物資夠不夠,語音里滿滿的沙啞和疲憊,還有滿滿的愛!
? 洪水還沒有完全退去,我也不確定學校這些臨時安置點要安置到什么時候,但愿學校里的人們可以早一點再早一點回到自己熟悉的小窩,帶著政府的支持,懷揣著社會各界的愛心,收拾心情重建家園!祈禱一切都快點好起來,平安、順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