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工作學習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狀況:
覺得已經好久沒讀過書了,心血來潮下單了幾本,怎么買回來的怎么待在家,根本沒翻過;突然來了一堆工作,手忙腳亂沒有規劃,最后甚至會忘記一兩項;拖延癥晚期患者,不到最后一秒一定不開工;聽說付費知識很火,也想體驗一把……這種時而積極向上,卻雜亂無章,最后變成“沒有然后”的想法,充斥著生活,打擊著一次一次想要“變得更好”的你。
一天24小時絕大部分時間浪費在手機上,瀏覽著對生活毫無幫助的訊息,不是淘寶買買買,就是王者榮耀開黑。而這最恐怖的不僅僅是浪費時間,更加耗費金錢。把每個月交完房租所剩無幾的我們榨得干凈。最后還要抱怨生活的無聊與艱辛。
其實不如用你的手機,干點真正提升自我的事情吧!認真挑選幾本想要讀的電子書,便宜不占地兒,非常適合在外租房的朋友;找找對自我迅速幫助的付費知識,花幾十塊錢買別人十幾、甚至幾十年的經驗,還是很劃算的事兒;及時整理學習過程中的思緒,手寫筆記也好,選一個app也好,整理的過程也是內化知識的過程;還有很重要一點,為所有事情安排好時間與主次,一個優秀的時間管理工具會幫助你很多。
以下是我認為用戶體驗良好的APP,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讀書類
1.微信讀書
首選的電子書閱讀APP。
最喜歡讀書時長兌書幣的功能。(貌似有些APP也有相同功能,但沒有仔細研究過)這個功能為我這樣的“愛占小便宜星人”打開了讀書的另一個天窗哇。讀書時間越長,可以兌換的書幣越多,可以買到更多的書,這不用多說??粗~戶里一塊兩塊的增加,雖然沒法提現出來(也不可能),但還是有種在賺錢的感覺吶!窮逼的樂趣(微笑)。
以前我記得是30分鐘,就能兌換一書幣。可能像我這樣的窮逼太多了,最近居然改了兌換規則:
讀書時長可累計并用于兌換書幣,每周最多可兌換10書幣。每周的兌換需要在周日24點前完成。周一零點整從零開始計算當周讀書時長。
通過【我】-【好友排名】-右上角【時長兌換書幣】即可進入兌換頁。兌換規則如下:
· 0-1小時區間內,每30分鐘可兌換1書幣
·?1-5小時區間內,每2小時兌換1書幣
·?5小時以上,每3小時兌換1書幣
說實話,這之后讀(賺)書(錢)的動力有所減弱,此刻反省一秒鐘!不過有時候差個十幾分鐘就可以兌換1書幣,我就會關掉淘寶微信,安安心心的賺來之不易的1書幣。想想如果一天讀30分鐘,一周下來就是210min=3h30min,可以賺3書幣;一個月就是12書幣,一年就是144書幣;微信讀書上電子書的均價在5書幣左右,可以讀28.8本書,比起以往一年一兩本書,這樣的閱讀量足足夠了!還不花一分錢,何樂而不為!
而且用微信登陸,會自動顯示你微信好友的閱讀近況??磩e人這周猛讀了十小時,會不由得產生追趕上去的想法。或是看到誰在讀一本十分裝逼的書,內心一陣呵呵呵。相當滿足偷窺欲哈哈哈。
總的來說,兌書幣與“偷窺”朋友書架這兩個功能,我非常喜歡。但美中不足是有很多書還沒有上架,相信以后書城會越來越豐富,這只算一個小bug。
2.豆瓣閱讀
因為豆瓣,所以選擇豆瓣閱讀。
豆瓣辦過閱讀征文大賽,所以有很多原創的小說,我看過幾篇質量參差不一。如果是豆瓣用戶應該會喜歡那種小說氣質。而且豆瓣閱讀里有英文電子書,說的跟我看的懂似的(微笑臉)。
安你胃,豆瓣閱讀很成熟了,但沒有兌書幣活動已經有段時間不用它了(沒錯就是這么勢利眼哈哈哈哈)。
3.得到
得到里的電子書比微信讀書貴很多!像是20世紀經典著作,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得到27.2,微信4.99,自己選擇哦!而我用得到一般是聽書。會有聲音好聽文化修養遠高于我的牛人來解說。很適合想讀書卻沒時間,或者讀了書沒消化,通勤路上找點事兒干的你。
二、付費知識類
1.分答
分答是一直關注的理財達人“三公子”推薦的。那段時間她在分答上開了小講——“如何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等課程,售價9.9,半個多小時輕松不累,又能學到知識,便成了忠粉。
現在會時不時的翻翻其他小講,涉及情感、職場、身材管理等各個方面,內容全面;主講人要不就是積累了一定粉絲量的“知識網紅”,要不就是一些大公司的CEO,質量過關,;價格也都是6.9,9.9,親和平價。
分答主頁上還有一個“問專家”的功能,就像微博付費提問。雖然回答不可避免的有水分,但是像我現階段處于職業迷茫期,還是很愿意問問大拿的,畢竟他們的身份很可能就是我下個boss。想想看如果你想和老板談心,可能還要想方設法找他吃飯,一頓飯至少200+,現在花十幾塊錢聽更牛逼的boss給你指點不是很爽?
2.得到
老羅出品。但怎么說呢,我對他這個人感覺很路人,喜歡不起來,會時不時上去溜溜,喜歡的朋友可以好好嘮嘮,我就不多說了。放在這里也是想拋磚引玉。
3.知乎LIVE
最喜歡知乎LIVE的是,它引入了評分機制。港真現在各種付費知識沸反盈天,沒有一雙火眼晶晶,很容易被坑。雖說十幾二十塊錢沒多少,來個兩三次人就很不開心了。
我對一個課程感興趣的話,會先看看大家的打分。一般四星半到五星的被列入重點選擇對象。接著看評論,如果多數人都反映是滿滿干貨,那就再結合課程提綱,看看是不是自己渴求的內容。畢竟誰都不是傻子干嘛吃這虧~
但以上付費課程最需要注意的是——半年或年度課程。因為這樣的課程十分考驗“老師”的能力:課程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持續不斷的干貨輸出?是否會出現剛開始很賣力,之后疲軟的狀況?而自己是否有毅力全部收聽?下次買入前,請先問自己這些問題吧。
三、學習筆記類
1.簡書
哈哈哈抱大佬大腿。
選擇簡書是因為它可以被更多的人所看到。(其實并沒有人看)而且頁面簡單,打開就寫,作為一個受歡迎的開放性平臺,會為寫作者提供一片舞臺。
2.印象筆記
老牌學習筆記類APP,好用不多說。
最喜歡的功能是看紙質書時,可以拍攝重點內容,APP會直接把圖片自動保存為文檔,隨時查看。如果有小伙伴要寫論文,去圖書館查閱資料,這個功能就實用,不用再抱著書到處跑。需要的話還可以打印出來,放在專門文件夾中。下次再需要這份資料時直接查看。避免翻了一大本書,也不知道自己標記的跑到了哪里。
四、時間管理類
1.番茄TODO
番茄學習法想必不陌生。25min或35min算一個番茄時鐘,專心在要做的事情上。
這個APP內有學霸模式。開啟后會禁止打開手機其他APP,電話短信和白名單以外的APP除外。強制專心的好幫手!我就是干干活開始刷微博,反應過來趕緊干活,再之后逛逛淘寶,反應過來一天沒鳥,那個恨??!所以強行戒斷很有必要!
APP可以添加很多待辦事項,設置每項時長、辦事時間。還可以設置目標和習慣。幫助你有個長遠規劃。
以上APP都是我用著順手的。寫這篇的同時也在梳理如何使用。也許有很多功能我還沒挖掘到。有很多更好用的APP也不知道。如果有幸你閱讀到了這里,希望我們能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