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支消防隊進入一座房屋,屋子里的廚房著火了。他們剛開始用水管澆廚房,指揮官喊道:“全部撤離!”
其實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在消防員全部撤離的一剎那,廚房的地板轟然塌陷。
事后指揮官才回想自己曾意識到這場火并不大,但他的耳朵特別烤得慌。這些他所謂的“對危險的第六感”閃進他的腦海,雖然不知道哪里不對勁兒,但他知道情況不妙。
最后大家才知道這場火災的火源根本不是廚房,而是消防員腳下的地下室。
看到這一故事,旁友們有什么想法?
02
會開車的朋友估計都對自己剛開始開車時的感觸有深刻的印象:
油離配合總是不順,左右兩邊的后視鏡很多時候忘了看,轉向燈忘了打或者忘了回,車開的戰戰兢兢十分緊張,不遠的路下來比走路還累。
但隨著越來越熟悉,開的越來越多,開車成了一件輕松地事情,除了可以邊開車邊欣賞音樂外,有人還可以邊開車邊吃東西、看書、玩手機(當然這是不對的)。
這是為什么呢?
03
除此之外,我們還聽過一些關于專家的故事:
比如某位象棋大師路過街邊棋局,無須駐足觀看就知道“白方三步之內將殺”;
又如某位醫生只需一瞥便能作出全面的診斷。
專家式選擇判斷像謎一樣吸引著我們,但它們不是謎。
這謎底究竟是什么呢?
其實,指揮官做出決策、開車越來越熟練、下棋的高手根據棋盤的情況自然的下出妙招,并不是是迷。他們在做出行動過程中,都是直覺思維在參與。
直覺思維:由于積累了該領域大量的經驗、技巧和熟悉程度的提升,不需要去深入的分析就自然產生正確的行動和判斷。典型的人物包括國際象棋、橋牌高手,經驗豐富的消防員、護士等,只要他們積累大量的處理日常和突發事件的經驗,就會慢慢培養起對于所負責工作的直覺。
讀到這,是不是對直覺有時做出判斷準確性的原因,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種快思考的能力,可是很重要的,此刻思考5秒鐘,是不是?
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多次表現出很強的直覺能力。
大多數人在接電話時聽到第一個詞就能感知對方是否生氣了;
剛進門就能發現自己是大家談論的對象;
對細微的信號能迅速做出反應,斷定旁邊車道上的汽車司機正處于危險中。
年會抽獎的時候,你預感會中獎,結果果然就中獎了。
這些體驗,就是直覺。我們日常的直覺能力并不遜于一位經驗豐富的消防員或者醫生,只是無處施展罷了。
當然,直覺思維決策這種快思考能力并不總是準確的。比如
醫學專業課選擇題,沒有一定知識儲備量,選C還真不一定是正確答案。
昨天一個學醫的同學問了我一個,他們專業課中有關兒童學的選擇題,憑著直覺很有底氣的說出了選項,結果是錯的。
沒錯,你是有直覺思維能力,但多數情況下,知識積累不夠,這能力還是不靠譜。
所以,當你對結果不滿意時,只能說明你經驗還不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