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混混沌沌的認知里,美是一種模糊的狀態(tài)亦是一種難以言明的境界。我私以為美這么一個概括化的抽象化的詞語很難以明確且具象的方式讓人不費吹灰之力的接收到,至少要動用了五官通感去感受去體會,不然美就像這空氣般無處不在卻又捉摸不著。
美就像是一種詩情畫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番景致不可謂不美,但是這美不肖明說,是通過浪漫的想象力對景色進行描繪,使得這景色更讓人身臨其境、印象深刻,而對這景色對這詩之美的感受便慢慢油然而生。“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此種感情不可謂不美,但這美不可名狀,通過將愛情巧妙地以水、山、云之喻表達而出,使得這種愛情能為他人所感知,他人對這份愛情之美的體會便能伸手可及。
美就像猶抱琵琶伴著面的佳人,未因坦坦蕩蕩、赤赤裸裸而失去獨特的該美起來的意境,反而因為半遮半掩、半推半就的曖昧氛圍讓人更加流連不返、念念不忘。
我想這也是我為什么喜歡故事,喜歡聽故事、看故事、講點小故事的原因。這種或虛構或?qū)憣嵉淖髌罚皇侵苯訉⒆髡叩南敕ê驼J知扣在讀者頭頂,即是不直接講明作者的觀點和立場,想給讀者展現(xiàn)出只是作者作為一個描述者的角度,講故事托出來呈現(xiàn)給讀者看,所以說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雖然作者在故事的構造上是上帝,能夠予以故事的發(fā)展和結(jié)果以導向作用,但是作品成了,也就是一個生命生根了,這個生命在讀者那里以獨立存在的形式,被灌以不同的水曬著不同的陽光,那怎樣發(fā)芽會長成怎樣的大樹,就不得而語了。我想故事之美便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