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
①某項指標比較低的時候,或者首先你得調研到行業數據,比較好做參照
②總結出并且養成思維習慣,習慣性按照思維,進行邏輯性驗證
③功能上線或者產品上線必須全面觀察保證沒問題,如果出現大面積癱瘓回滾到上個版 本
④產品版本發布前,首先應該有灰度測試,保證上線之后環境不會出問題,有次上線之后所有版本
⑤團隊在討論的時候,一定要問自己一個問題,討論的是不是問題本身。一定要詢問自己
⑥看不清楚的問題先在線上看幾天數據。
⑦開拓市場,調研先行,獲取用戶,品牌先行。
⑧如果數據某些時間發生了變化,一定要想想,最近發生了什么?自己做了些什么?比如在節日前后,或者自己一張圖的上下線都會影響到用戶的
⑨核心功能先實現,其次是輔助功能,附加功能可以砍掉,要分清什么時候是主輔次功能
10、任何一個小的產品設計都需要競品調研和數據結果
11、通過內容、熱點內容進行關鍵詞競價,各行各業每天都有著各樣的熱點新聞出現
12、產品的本質在于解決用戶的需求和問題,用戶的需求得到解決才會得到口碑傳播,并不會因為交互得到傳播
13、如果產品上線或者功能上線,如果沒有達到預期,則要分析流程,挨個分析流程哪里出問題了,然后嘗試解決,有需要優化流程的,有需要活動刺激的
14、有時候對于一個比較急需的崗位,找一個有經驗的,可以幫助團隊組建相對專業的工作流程(團隊內無比較專業的人才)
15、不是作為主打產品的產品,在產品戰略的配合下,有著各自的使命和目標。可能會因為公司產品的戰略的變化,賦予這個產品的不同責任。
16、驅動,很多事情你不管就沒人理,做好研究驅動別人工作。
17、產品節奏,能夠保持一個節奏,在各種外界因素的干擾下,能夠讓產品迭代的越來越好。
18、產品經理沒有那么高大上,作為新人,按照需求,發現需求,收集需求,按照需求,然后推進需求落地,交給運營人員進行運營,當你真正把一款產品的整個運作都熟悉,并且熟悉到細節,你才能指揮打仗。才能有所謂的戰略。
19、產品在初期階段,我們沒有很多的用戶,可以盡情的試錯,我們的試錯成本比較低,只要是在踩坑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將產品打磨的好,就好,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良好的產品節奏,產品能夠進步的很快,當用戶越來越多的時候,試錯成本不斷提高,我們要通過實驗的方式,盡可能縮小試錯成本,很多簡單的道理得有多少心痛才能理解,才能運用。
20、如果一個功能復雜,但是需求又急著上線,那么就拆,拆開來上,首先能夠做到滿足用戶,接著不斷完善。著急上線,那么就砍功能。
21、定期給RD匯報產品數據,因為他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但是需要了解,且要盡可能詳細
22、需求要發需求郵件或者PRD,詳細盡可能詳細。了解進度即可
23、出現問題,拉起相關負責人,一起討論即可。前提是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相關負責人,參與人,負責人,或者是你的老大
【學會不同的思維方式】
#拆分
#從不同角度,不同緯度去思考
舉例介紹這個
#流程化,邏輯化思考
#感覺在有限的工作經歷中,在完成一件事,完善產品架構,驗證產品邏輯
#著陸頁是在用戶需求,和我們的廣告目標最為契合的一點,目的:為有需求的人,最大化的提供我們的服務,從而達到營銷的目的,全頁面傳達一個思想。
#流程乘法定律#
對于一個大流程而言,每個環節都做了80分,那么整體這個環節并不是80分,而是相乘的關系,產品也是一樣,如果各個方面走沒做足1,那么最終的結果也會很差。
#流程圖分析法#
流程圖分析法,多畫流程圖,知道在哪做什么,做什么,又能梳理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