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寫的三個內容與感受,彼此沒有關聯性,只是將這一周看到的對自己內心有所觸動文章,摘錄部份分享出來。
1:淺一點? (選擇和平,還是選擇戰爭?)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集中營里關押著許多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女和兒童,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猶太人!這里的人幾乎每天都在慘遭殺害和折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一個小女孩,某天她的媽媽和其他幾名婦女被士兵帶走了,再也沒有回來,小女孩每天都在集中營里四處詢問母親的下落。大人們不忍心她傷心就騙她說:你媽媽去找爸爸了,很快就會回來。天真的小女孩很高興,每天坐在門口盼望父母親的歸來,每天唱著媽媽教她的兒歌一遍又一遍,這也是集中營里唯一擁有生機的聲音了。
小女孩最終還是沒能等待媽媽回來,有一天數千名猶太人包括小女孩在內被納粹士兵用刺刀向外面驅趕,將他們逼上了刑場,刑場上早就挖好了一個巨大的大坑,準備活埋他們。面對死亡的恐懼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一個接一個的被士兵無情的推下深坑,當一個士兵走到小女孩面前準備推她下去時,小女孩睜大雪亮的眼睛對士兵說:“劊子手叔叔,請你把我埋淺一點好嗎?要不等媽媽來找我的時候她會找不到我。”? ”
純真的小女孩最后沒能逃出魔掌,看到這里我非常心酸,好想穿越回去,能抱抱這個小女孩,帶她離開。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關乎復雜的利益,其實無論戰爭出于什么目的,受傷害最多的都是普通百姓,我相信其中的人性善與惡,都必將引起人們更多的思考,而不是麻木!
社會雖然在進步,但亦不能避免類似的問題。2015年的土耳其難民沉船事件,那個因敘利亞戰爭,偷渡避難的3歲小朋友,遇難后的尸體被沖上岸的圖片曾經給我的深深震撼。
我想起前不久中印對峙事件中,那些整天嚷嚷著讓中國打仗的人,想像一下如果有了戰爭,我們大家會是什么樣子。他們還會不會繼續以一種事不關己,但說無妨,不必認真的心態評論下去。
中國這么和平多好,希望世界沒有戰爭!
2:記憶點 (選擇出品,還是選擇平常?)
我在網上看了一篇文章,講述一個人如何將一家600個餐位的酒店中餐廳店起死回生的經歷。
在接下這個中餐廳之前,她從未接觸過餐飲,運營餐廳的六年時間里亂撞碰壁,用了許多招數,基本都以失敗告終。
眼看競爭對手越來越多,餐廳接連虧損,她被逼到絕路,但最終,她找到了問題所在,盤活了這家店,招牌菜品更是由最初的日賣60-70份,到現在的日賣1200份。
改變從作者無意間看到了一句話開始,“品牌定位模糊,產品沒有賣點,消費者沒有記憶點,營銷沒有發力點”,
作者深受觸動,開始思考:
“這是說我嗎?我對照看看,沒錯,是我!”
我們沒有什么品牌,看店名就是一家大而全的粵菜館;產品賣點,我扒拉扒拉想想,我們的產品中規中矩,沒有什么與眾不同的特色;如果提起我們店,連我們自己都說不出最大的記憶點是什么;我一直以來的營銷始終圍著優惠轉,我沒有海底撈那樣變態好的服務,也沒有全聚德那樣的高度聚焦的精品,好像一個中年婦女,普普通通平平常常,放到人堆里完全沒有識別性。
發現最終問題所在:出品。
“別人不會因為你的菜品多而選擇你,只會因為你的菜品好吃而選擇你”。
我仿佛在黑暗中一直摸索前行,突然看到一絲光亮,腦洞大開。
是出品!出品!出品出了問題,我們沒有一款過硬的拳頭產品,沒有一款被別人提起就不會忘記的招牌菜,沒有一個回到家夜晚做夢都會流口水的明星菜式。
我馬上打開酒店菜譜仔細翻看,一百多道菜,好幾十頁,卻沒有一個可以觸動我內心的靈魂菜式,豆腐做的不錯,粉絲味道也可以,可是這些都沒有辦法擔當起招牌菜大任,用娛樂圈的話說,氣場不夠!我開始意識到了,因為我不是專業人士,因此對出品從來沒要求過,我僅僅是希望客人無投訴,卻忽略了這樣遠遠不夠,必須是讓客人想再來。馬上要找到一款讓客人過目不忘流連忘返的招牌菜,這個菜必須是大氣,肉類,主菜,有賣相味道好價格適中。
目標一旦明確,剩下的就是執行,我終于明白,廚師能把菜做好,但是做管理的還要指明方向,就好像導演和演員的關系,一部戲你導得不好請來成龍章子怡也沒用。我不會做菜,但以我的職業敏感性,找個菜出來應該不費事,一番研究,找到市場空白的招牌菜,我鎖定了酸菜魚.......”
雖然看到是經營方面的分享,讓自己大開腦洞,受益很多。其實聯想到自己本身的經營也是一樣,你是中規中矩,選擇過簡單,做起來容易的方式生活呢,還是重視出品,選擇過困難,但是值得的方式生活呢?我想不同選擇必定帶來不同的人生。
3:微笑點? (選擇喜悅,還是選擇憂慮)
“現在開始隨著你的呼吸,放松所有的肌肉。專注地保持脊背挺直,并且隨順你的呼吸。輕輕的微笑,臉上所有的肌肉都會開始放松,輕輕的微笑,保持得越久越好,那微笑正如你在佛陀臉上看到的那樣。
放下,放下所有的事情,像是那水生植物隨波漂流,水面下的河床卻保持如如不動,除了呼吸和輕輕的微笑,心無牽掛,達到沉靜的狀態,內心充滿祥和與喜悅。保持這種安靜與平和。
把自己想像成一顆被丟進河里的鵝卵石,毫不費力地沉入水里。它以最短的距離下沉到河底,沉到那最佳的休憩處,自始至終不沾染任何東西。
如果在靜坐的當下,你無法生出祥和和喜悅,那么未來本身也會像流水般淌過,你無法阻擋它的流逝。在它成為現在時,你也無法好好地活在當下。喜悅與祥和,正是靜坐的當下生出的喜悅與祥和。如果你在此時此地無法體悟到它,你在別的地方也體悟不到。不要如影形般追隨你的思緒,不要跟著思緒跑,在當下體會喜悅與祥和。”
女兒生病一周,兼顧工作與照顧女兒,有些辛苦,身體也生病了,好在挺了過來。睡前借用坐享來回復精力,同時重讀了部分《正念的奇跡》,過往更多的關注呼吸,常常忘記了微笑。其實正反映自己的真實狀態,過多的為未來憂慮,當下活的沉重,為了做事而做事,常常為自己的不足之處自責,卻不能時時為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東西感到喜悅,不懂得放松,缺少豁達樂觀的心態,就不能有顆寧靜的心與清澈的頭腦。
借用一行禪師的話,再次提醒下自己:正念讓我們真正地活著。過好真實的這一刻,這一刻就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