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王錚老師就后臺家長的留言進行回復。
1.老大要讓著老二嗎?
中國傳統認為大的要讓著小的,但這種只看年齡不看事情的處理方式會給老大帶來傷害。老二出生后,老大獨享的母親的愛會被侵占,老大的存在會受到挑戰,會有恐懼。所以家長面對老大和老二的沖突時對于老大要做到一是看到老大作出的犧牲,二是關注到老大內心的感受和感覺,三是在沖突中,不看年齡,要看事情,看價值觀。
2.孩子在學校被老師罰站受了委屈,討厭學習,給家長說,家長怎么辦?
首先孩子愿意給家長說,家長要對孩子的這種行為予以肯定。因為研究表明孩子受了委屈,只有20%的孩子會選擇告訴父母。“你能把這件事告訴媽媽媽媽太高興了,媽媽能感受到你對我的信任。”
其次共情孩子。“我聽你這么說,媽媽心里很憤怒,也很心疼,被老師無故罰站一節課都你的心里也是痛苦和委屈的吧!”
注意抓住細節去共情,可以走過去,低下身子,看著孩子的眼睛,拍著孩子的肩膀說。
這個時候因為你的精準共情,孩子可能有情緒流露,會哭,此時就讓他流露情緒,讓他哭一會,不追問細節。
然后,孩子情緒穩定后“你能給我講講今天在學校都發生了什么嗎?”此時孩子開始打開心聲,家長可以了解細節。一定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永遠是你最強大的后盾”“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來侵犯你。”利于維護孩子的自尊自信和強大。
最后家長可以和老師溝通,如表達自己的立場,而不是為了爭吵。
3.孩子高三了,不聽網課,覺得不能幫自己提升成績的老師不能算好老師,自學,我怕他走偏,該怎么說服孩子跟老師復習呢?
首先幫助家長放松情緒,讓家長看到他著急焦慮的狀態。
其次看到孩子固化的思維,也就是不合理的信念,如何化解固化的思維,一個方法是辯論,另外就是要看到?背后的意義是什么——老師不能給到他需要的東西。
第三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要看到孩子跟著老師學的話, 他的內心體驗是怎樣的,被貼了標簽的老師,聽他講課內心也是煩躁的。
第四當家長尊重孩子的想法的時候他就能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了,然后通過建設性的溝通去幫助孩子化解沖突。
4.對于過度融合的母親
現在青春期的孩子很多都是只想讓媽媽負責,又不想被媽媽干擾,比如考試考不好,埋冤媽媽沒有監督他學習,給他安裝課攝像頭監督他學習,他又給拔了!什么事都玩媽媽來做,像是被融合的巨嬰。母親的過度融合讓孩子失去了承擔責任,的能力,孩子沒有自己的需求,觀點和想法,所以母親需要做的是和還真分離!
如何與孩子做分離呢?母親需要建立自己的邊界,找到自我,回來照顧自己,滿足自己,再拿一部分注意給自己的先生。
幸福的家庭都有幸福的距離,就像等邊三角形,每個人站在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