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我在陽臺上播下了十顆胡蘿卜的種子。棕黑色的育苗塊,雖其貌不揚,但卻蘊含著種子破土所需的各種營養。經過一周的耐心等待,胡蘿卜苗們初見天日。
當時的小苗只有兩指節這么高,兩片母葉看起來弱不禁風...........圖為自家種的胡蘿卜間苗之前的樣子(⊙ω⊙)
但是到了五月初,已陸續有各種真葉冒出來了——莫名覺得胡蘿卜的葉子有點像含羞草——來自一個沉浸在失去一盆養了一年多的含羞草的悲傷中的少年。?_??現在我的小胡蘿卜苗已經在學校的一米菜園里啦~~看上去......不好說
說起學校的菜園,我發現好像最近有很多同學中午的時候聚在我們的園子旁邊也@第七屆園藝班所有人 ? 。回歸正題。一米菜園是園藝班享有的一項“特權”。學校里有一塊十幾平米的地,均為園藝班所有——我們每個人都是“地主”,負責自己的一塊地,在上面種自己的作物。這種經歷是園藝班的同學們獨有的——有幾個人敢說“我在華育有塊地”呢。_(:з」∠)_
一米菜園是園藝班的一項特色活動。還有一項,就是“永不解散的微信群”。在群里,所有人探討關于園藝的知識,提問解答,交流知識。即便以后這個群不再有消息,我們在未來某一天偶爾翻到這個群,爬爬樓,也會一笑,我們以前原來那么愛園藝,也有人和我一起愛園藝,愛生活。
某種程度上,園藝班也改變了我對于生活的態度。更加關心身邊的事物,更加關心身邊的植物。試著自己種一盆綠植,不求開花結果引人羨,只求生機勃勃招人喜。圖為“意外之酢”,那時我正等著她旁邊的風信子開花,早起看時陽臺上一片粉紅色,少女心爆棚。(?????????)
園藝課還有一妙用。就是在不經意間就記住了很多植物的名字,記住了生物課上要背的筆記。拍這張照的時候,我把附在土上的各種草撥開,一指:看,黃老師跟我們講的,落葉形成的腐殖層。這種當百科全書的感覺真的很爽。(?ì _ í?)
盡管園藝課已經要結束,但是我們在園藝道路上的征程不會結束。我們在黃老師身上也學到了很多——最重要的一點,愛生活,永遠熱愛你的生活,無論陰郁或美好。園藝也在傳授給人們這樣一個道理,每天晨起看見陽臺上一片綠意,無論是誰都會很開心的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