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如意金箍棒
? ? ? ? ? ? ? ? ? ? ? 作者:啁
如意金箍棒,是大禹治水時定江海深淺的一個定子,在東海龍王的海藏之中。孫悟空去那東海龍宮,借兵器,這個如意金箍棒就霞光艷艷的有瑞氣騰騰,為什么如意金箍棒在沒遇到孫悟空之前就不發光?孫悟空一來就霞光艷艷,又熱氣騰騰的,我來分析一下。
如意金箍棒既然名為如意,那就是隨心所欲,隨心變化,變大變小,完全看你自己想怎樣變,如意……如意……嗯……這個如意金箍棒最大的特點就是能一個滿足一個人的欲望。但神仙是修道成仙,全部都沒有了欲望,而孫悟空有強烈的安全需要、被尊重的需要。這寶貝既然是滿足欲望的,那與孫悟空就會有一定的相互呼應,這也是為什么如意金箍棒在平時不發光,孫悟空一來就發光的原因。
孫悟空一拿到金箍棒,他的欲望又上了一層,有了武器沒有披甲可不成行,然后他就弄神通丟開解數,打轉水晶宮里。有這么一段話,“孫悟空到這快鐵雖好用,卻還有一說龍王到上仙,還有甚說,龍王慌了,道‘上仙,切莫動手,切莫動手’!悟空道,‘真的沒有,就和你試試此體’”’。這通話中,悟空的語氣帶有威脅之意,言下之意是說,你不給我批假,我就把你打成肉餅
他又有了披甲,就開始在花果山揚威了,他把棒子拿出來,向猴子猴孫炫耀,這一下悟空的欲望都被滿足了。
從他向龍王說話的語言和借兵器的全過程,可以發現,孫悟空全程沒有一刻不嚇得龍王宮里人心驚膽戰,然而孫悟空絲毫不以為然,我覺得孫悟空根本沒有把他們放在眼里面過。
在孫悟空拿到金箍棒之后,一直到陪唐僧去西天取經之前,都在殺生。死在他棒下的人、鬼、神不計其數,他真的是作惡多端。金箍棒也沾了無數人的鮮血,也不干凈了!
在陪唐僧取經之前,孫悟空都是“惡”的,在陪唐僧西天取經之后才是“善”的,這就是我對如意金箍棒的理解,以及我對孫悟空在西天取經之前的看法。(725字)
? ? ? ? ? ? ? ? ? 孫悟空稱圣
? ? ? ? ? ? ? ? ? ? 作者:雯
孫悟空自稱齊天大圣,我覺得很不合理,為什么不合理呢?
一.仁心
孫悟空根本就沒有仁心倒有惡心,嫌官小,就要打上靈霄寶殿,下手還那么重!在第44回49頁第一段,“左左膊上一棒打爛”,這打上多疼呀,若是被金箍棒打折,那可疼的很呢!在49頁第二段“如玉帝封他做齊天大圣,萬事俱休,若還不是此號,一定要打上凌霄寶殿”,不封一個稱號,就要打上靈霄寶殿,這也太不合理了,也太沒仁心了,為了一個名字,至于嗎!
當圣人之所以需要仁心,是因為有仁心才會愛天下人,才能平天下,一圣人就會想到觀音菩薩,如來佛祖,他們都有顆仁心,不然怎么能成佛成圣呢?
二.經過九九八十一,
孫悟空什么都不懂,只有武力。玉皇大帝之所以能成為玉皇大帝,是因為玉帝他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才有了今天這個地位,沒有努力,哪來的成功!
在第七回第二段,“佛祖聽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你那個初世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當人子!不當人子!"玉皇大帝幾百萬年才有的成就,你一劫都沒有經過的人,還想當圣,真是癡心妄想!但是為什么要經過九九81難呢?
因為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才會知道更多事情,才會明白“任”、“智”、“勇”是什么,“空”是什么?
所以武力有什么用?可以讓你免除九九八十一難嗎?
三.謙虛,
做事為什么要謙虛呢?可以想象孫悟空和三藏成圣之后會怎么樣?孫悟空成了圣,會到處傳播自己,害怕別人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把自己看作官位最大的那一個。
而唐三藏呢,也許他會為自己暗暗的高興,但卻依然還把自己看得渺小和卑微,因為在他敬畏的事物面前,他是謙卑的。
正因為如此,別人對待他們的方式也不一樣,要是像孫悟空那樣,別人會像平民妖猴那樣看他。要是像唐三藏那樣,會得到眾生的尊重呢。
所以我覺得謙虛也很重要
這就是我認為孫悟空自稱齊天大圣很不合理的原因。(80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