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當太陽西垂,散發的光線越來越薄,空氣里的溫度開始冷漠,夜幕就鋪展而來。安靜的鄉村變得越發安靜,白日不被注意的聲音終于到了表現自己的時候,于是雞鳴狗叫開始此起彼伏,還有隔壁家的熊孩子,一邊叫著我不吃一邊臭美的沖這邊大喊可香啦。
放聲唱歌的趙小九只好假裝沒有聽見,隨后聽到水面呼嚕的聲音,回到屋里掀開鍋蓋下了最后一把面。
蹭飯是不可能蹭飯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去蹭飯,自己又不會做菜,只好下點面勉強維持生活這樣子。妹妹早成了別人家的女兒,一天到晚都不愿意回家吃飯,留守青年趙小九廚藝不精,只能自己一把鼻涕一把淚就著咸菜寒酸下咽自己做的干扣面。
為了安慰自己,他決定今天吃完飯,碗要留給妹妹洗。好像要回答一樣,隔壁突然傳來妹妹的聲音:趙小九,我今晚不回家了。
夜色把一切籠罩,沉默成為了大地所有的曲調,我抬頭看了看天空,星星好像在嘲笑月亮孤單,月亮好像在嘲笑我落寞。
嘆了口氣,還是自己老老實實去刷碗。
02
我享受黑夜,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在高三的時候,上課幾乎消耗掉了整個白天的時間,但成績不見提升,于是即使到了深夜,還是要拼命。開始的時候是持續到零點,之后變成一點,兩點,有時候臨近大考,就一直看書,直到裹著被子倒頭睡去。
被鬧鐘呼醒的時候是五點半,在冬天,黑夜還沒有結束。
刷牙,洗臉,背起包就出門,在街角買個雞蛋餅和奶茶,然后奔向城市另一邊。
學校的保安爺爺在我到之前就已經開了門,有時候我會對他說早上好。
我并不是每天都去最早,有的時候在樓下就已經看到教室里亮著昏白的燈光。有時候我去的很早,坐下沒多久,陸續有人喝著奶茶睜著熊貓眼進來。他們對我說,班長,你真早。
我回一個微笑,然后教室就安靜下來。
接著過了很久,班主任拄著拐杖走進教室,四下望了一眼然后把燈關了上。
我才發現不知什么時候,白晝突然而至。
03
想要習慣這樣的晝夜顛倒的生活,是不太容易的事。可是我從小學開始就已經每天打著手電窩在被子里看小說,多年的堅持終于有了回報,除了可以適應高中生活,也早早的近視,面黃肌瘦,和內在各種分泌不平衡。
高考過后,這種習慣繼續了三個月,昏天黑地的三個月。熬夜大概因為沒了合適的理由,所以懲罰降臨。
畢業四個月以后我在成都病倒了。
我真的是怕了,于是兩點半被一下子回復到九點。雖然我根本睡不著。
八點多的時候,我嘩啦嘩啦翻書的聲音,是黑夜唯一的聲音。
一個小時后我看完書,吃了藥,然后開始長時間與天花板對視。偶爾回憶起書里的內容,于是思緒翻滾,開始構思另一個結局:男主人公最后回心轉意,悲情故事有了童話結局。
十一點多的時候,我翻身起床,套了一件外衣,在陽臺長時間佇立,有時候看月亮,有時候看不到月亮,就閉上眼幻想。
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幻想過,怎樣去打發一段太過漫長的時光。
這些時光都像是來自遙遠的光年以外,比太陽八分鐘到達地球來的更晚,可能是人馬座a,在來到以前吞噬了無盡星空,變成了鋪展在我們遠方的,一條浮游著塵埃的銀河。
在這樣漫長的黑夜里,任何事情都變得格外隆重。我就在漫長的黑夜里,無數次佇立,靜靜地聽著歲月流動,看著黑夜眨巴眼睛。
04
黑夜下是否有吸血鬼,怪角落里有沒有隱形人,假如白天不再來臨人類該如何生存?
小時候的我想過太多諸如此類的事情。我對黑夜恐懼,因此每天盼星星盼月亮般盼天亮,還不去深究,星星和月亮本來就是黑夜的精靈。
后來長大了,日子被分割成一片一片,白天是早晨,中午,下午和傍晚,晚上是所有的黑夜。
我們離黑暗很遠,要跨過一整個白天和四個片段,我們離黑暗很近,一停下來,天就沉了臉。
我們就在這樣的生活里慢慢長大了,從懼怕黑夜的習慣黑夜,像被包裹在透明的介質里,單純而又混沌地度過著年少的青春。
我們在黑夜里安靜地沉睡著,以為這樣可以安穩的躲避吸血鬼躲避隱形人,我們希望一睜開眼就是白天,后來一睜開眼,已經不再年少。
我們離青春也很近,我們離青春也很遠。
05
吃完飯準備看電視,發現遙控器的電池用盡了。于是開門出去買電池。
雖然廣大的農村地區的基建已經逐漸完善,可是也并不是每一條路都是水泥地,每一個門口都有路燈。
趙小九在絆了兩腳后打開手機手電筒接著又摔了一個跟頭以后,終于走到了小賣部。
小賣部里一群人圍著正在推牌九,剛巧有人贏了錢買了一箱飲料,趙小九有幸被分了一瓶,于是在寒冬臘月,趙小九喝著金罐加多寶,一旁看著他們自娛自樂。以前看過一句話,是說,用黑夜的眼睛看看人生。
在這種昏暗的燈光下,有這樣一群人。我看不透他們的心思。他們有著疲倦的面容,久經歲月磨礪的手掌夾著一根燃燒殆盡的煙,沒有任何邏輯的話,混著各種聽不懂的牌語,一起變成空氣里浮動的雜點。
是什么時候開始覺得,人生無限漫長,卻又經不起消耗?
當他們如我的時候,二十幾歲。無限美好的年紀,光陰像海邊沙粒中的貝殼,映著陽光光芒閃爍,未來有無限種美好,生命的圖紙空白出大片留給他們。
可是后來黑夜降臨,貝殼沒了光芒。生命的圖紙被占據了大半,空白處甚至容不下一個光點。
當我如他們的時候,四五十歲,我呢?
06
如果四五十歲的時候我們回頭審視現在,重新去看被考試拖垮的身體,被感情煎熬的疲憊,大概絕不會認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相比較將來所遭遇的事情,它們幼稚可笑。
雖然在我們這個年紀的時候,它們被認為是生命里最最沉重的話題。
到那時我想我們都會明白,我們其實都在某一個時候突然涌出過這樣那樣的想法,然后在之后,被不斷的成長,成長,嘲笑得面目全非。
在高中畢業后的一年半里,我無數次地夢見回到過去。無數次地夢見早自習晚自習。
外面是無盡的夜色,屋內是昏白的燈光,我能清楚的看到每個人蒼白的臉色,而我,一定和他們一樣蒼白著。
教室后面的倒計時牌,日子一天比一天少,教室里曾經一片竊竊私語的笑聲,都變成了紙張來回翻動的沙沙作響。
而角落里坐著的情侶手攥的一天比一天緊,奶茶一天比一天喝的勤,家回的一天比一天晚,架也吵得一天比一天有氣無力。
我心愛的那個女孩,也終于在收到我第三封情書后了無音訊。
后來高考結束,倒計時歸了零,情侶分了手,悲傷變成了午后的雷陣雨,黑夜接著籠罩大地。
07
我們的生活最終被黑夜改變。
高考早已經結束,晚睡的孩子繼續與黑夜作伴。如果不是因為斷電斷網大概有的人能打一宿游戲,即便如此,大部分人還是能靠手機的電量守候凌晨兩點的到來。
微弱的亮光下追劇嗎?小說嗎?音樂嗎?還是在像我一樣與黑夜對視呢?無論怎樣,黑夜帶著青春的悲涼,一點一滴地滲透進我們的心臟。
總有一天我們不再青春,包裹美好歲月的蛋殼將被某只手拿到碗邊敲破。我們的黑夜仍將繼續,另一個黑夜,仍然來臨。
08
回到家里把電池插進遙控器,才發現原來遙控器是壞的。
我九點鐘爬上了床,打開荔枝電臺,搜索到一個很好聽的聲音。
這個FM沒有固定的主題,主播一直在說一些生活瑣事,收聽的人還挺多,有一萬兩千多人,節目的名字叫《陪你到天亮》。
我想到一種情形:一個在半夜失眠的男人,雖然閉著眼睛,但卻無比清醒,他靜靜地聽著電臺的歌曲和主播不時地問一句:你睡著了嗎?這是邁克爾杰克遜的搖籃曲。
房間里只有這個聲音,再無其他。而像這樣的情形,被一萬兩千人重復。并沒有人孤獨,我們一直在為黑夜伴舞。
與黑夜游戲,愿你一身白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