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今天的專欄,你對于物件的心智模式是什么?
帶這這個覺悟觀察一下你的:人際關系(你保持了很多不舒服、不合適和不需要的關系嗎)和事項安排(你安排了太多垃圾任務嗎?),你有什么新的感悟?
今天專欄內容“斷舍離”:即少買,多扔,不執迷于物欲。
買回來的物品,本質上就是時間和空間的容器。
對應的三種心智模式:執著過去,逃避現實,擔憂未來。
自己與物件的心智模式:
1,執著過去。從小就是一個懷舊情節嚴重的人。幼時面對家中換電視都會哭泣。小學到工作后收到的所有賀卡都有保留。曾以為這是一個高品質,重感情,如今才發覺這是負擔,是拖累我不能大步前進的負擔。
2,逃避現實。年少時沉溺在自己的動漫世界中,認為一切都是美好的。大量的動漫書籍,海報,手繪漫畫,都顯示出我對于現實世界的逃避。
3,擔憂未來。常常想著既然價錢合適,那就先買下來吧……于是囤積過衛生紙,牙膏,洗發水,襪子等等。包括面對停水,為了停水時有用的水,所以曾把所有鍋,盆,以及能夠盛水的器皿接滿水。結果根本用不了,因為放了好多天,后無奈倒了。其實這樣會更加浪費水。
人際關系:
微博,微信,QQ號存在了大量的無用關系,當時可能只有一面之緣,然后興起加好友,然后再也沒有說過話。所以在刷屏的時候就會出現大量的無用的信息,甚至不知是誰發的。碰巧昨天清理了微博好友,瞬間清晰了很多。而且更加明白哪些信息才是自己想要的。接下來也會繼續清理微信,和QQ號里的部分友人了。
事項安排:
近期因時間自由,所以并未安排垃圾任務。
收獲:清理物品的同時就是把注重在外物品轉為注重自我的一個過程。通過清理物品,我會更加看清自己的所需所求。從而擺脫束縛,做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