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恩愛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中國家庭中父母往往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其實,一個家庭的根本應該是夫妻關系。
父母恩愛是一個健康家庭的基石。霍思燕懷孕時,杜江推掉無數工作計劃,陪在她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天天給她擦妊娠油,他說:“我絕不讓你長一根妊娠紋。”
霍思燕去拍戲,杜江去跟組陪了她三個月;無論霍思燕回家多晚,杜江永遠會等她,為她做一碗糖水蛋。因為老公的寵愛和尊重,霍思燕才活成了小公主。
楊千嬅感慨她是四個妻子中最有少女感的一個。
這種恩愛已經成為他們的習慣,在孩子面前也是大大方方地展示出來。在愛里長大的嗯哼是個十足的小暖男。
他會主動分享自己的美食給小伙伴們;小伙伴要摔倒時體貼地拉著她;看到小泡芙沒有檸檬水,主動幫她跟老板要;幫媽媽買飲料特意讓服務員換成熱飲,怕媽媽喝了冰的感冒。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一直覺得家庭氛圍好的小孩很幸運。他見過好的感情是什么樣的,擁有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很容易就往正確的方向跑。而在湊活的夫妻關系下長大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就要花很多力氣去踢開那些糟糕的,要碰壁很多年,才知道哪條路,是對的。"
有調查發現,原生家庭中父母關系緊張,家庭關系淡漠的人,長大后往往不相信親密關系,更難以處理好自己與他人的關系。所以,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對孩子的一生真的很重要。
父母越恩愛越能讓孩子感知到幸福。父母恩愛的家庭,孩子性格樂觀開朗,不會以自我為中心。當孩子看到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就會有滿滿的安全感。
2、愛要大膽表達出來
東方人向來含蓄,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感情。夫妻之間的愛,父母對子女的愛,通常都不太說出口。但是霍思燕一家卻不是這樣,他們隨時表達自己對彼此之間的愛。
杜江出去工作,霍思燕心疼老公,總會對他說:“辛苦了”,杜江更是多次表白老婆“我愛你”。
嗯哼家里來了小客人,媽媽忙著逗小弟弟,嗯哼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吃醋了。霍思燕安撫嗯哼時說:“媽媽當然是愛你的。因為他長得特別像你,所以媽媽才喜歡他啊,你在媽媽心中是不可代替的。”
明明白白肯定嗯哼在自己心中的地位,表明對嗯哼的愛,讓嗯哼有了安全感。
《爸爸去哪兒》中,嗯哼多次問爸爸:“你愛我嗎?”杜江從不敷衍,每次都認真回答,“我超愛你”,他絲毫不敷衍或者難為情,清楚地表達出對兒子的愛。
嗯哼的乖巧懂事也令人羨慕。他會在媽媽生日的時候,溫情表白媽媽:“謝謝媽媽生出我,世上只有媽媽好。”把霍思燕感動到熱淚盈眶。
懂得表達自己的愛,也會懂得表達自己其他的情緒。因為自己被忽略而不開心,嗯哼會直接對媽媽說出來:“我吃醋了”。
這樣長大的孩子,不把自己的情緒藏在心里,有問題就直接解決。而很多成年人卻常常羞于表達自己,不管是開心的難過的。
愛,就要表達出來。有安全感依戀的孩子,更有自信,更能理解他人的情緒,更能締結友誼和親密關系。
3、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是獨立的個體
杜江在《爸爸去哪兒》讀過一首詩: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沒能實現的夢想還是我的,
與你無關,就讓它們與你無關吧。
你何妨做一個全新的夢,
那夢里,不必有我。
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
卻仍不準備獻給你我的一生。
這是我的固執。
然而我愛你,我的孩子,
我愛你,僅此而已。”
許多父母將孩子當做自己的附屬品,事實上孩子完全是獨立于父母的個體。杜江和霍思燕教育嗯哼最大的特點便是尊重他,完全將孩子置于平等的位置,用愛和耐心與他溝通。
嗯哼不想做任務大聲哭鬧,杜江沒有批評他,而是坐下來耐心地開導他、安撫他,他說:“嗯哼做不做游戲是他的權利和自由,我選擇尊重他的意愿”;
嗯哼不敢走黑乎乎的地道,被嚇哭了。許多人覺得男孩子總是哭太嬌氣了,杜江不這樣認為,他沒有責備孩子不夠勇敢,而是牽著嗯哼的手陪他走一次,幫助嗯哼戰勝對黑暗的恐懼;
嗯哼不喜歡住的房子太破,杜江沒有哄騙房子很好,而是認真地跟他說:“我也不喜歡,但選房子是隨機的,我們一起面對克服困難好不好?”嗯哼最終接受了房子,不再哭鬧。
面對孩子,杜江從未將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他永遠用平等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允許孩子犯錯,接受孩子的完美,然后陪伴他一起面對,一起成長。
父母不是生來就是父母,他們也是慢慢成長、摸索當一個好父母。最好的養育,是愿意和孩子共同成長,平等對待他,給他無條件的愛。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值得父母給他最好的養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