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總是拿著孩子的問題到處找妙方的時候,實際上已經走入了一個死胡同。雖然看似前邊是一條很近的路,但走著走著你會發現前方不通了,然后,你可能又會執著地拿著這個問題進入另一個很有誘惑的胡同去求妙方,但結果依然如此。
那么,我們如何才能真正解決我們看似很大、很頭痛、讓我們焦慮不安的孩子問題呢?
(五)從堅持學習入手。
為什么解決孩子的問題需要我們先去學習?為什么我們找到的方法看似很好卻沒有用?為什么說學習才能真正解決令我們焦慮頭疼的問題?
一方面,首先肯定地告訴大家一點,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孩子成長教育的導師,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人。我們每個人都蘊藏著教育孩子成長成才的智慧和能量,只是我們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因為一些打擊、挫折、傳承或者錯誤的認知,讓我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總覺得自己不行,因此,往往我們只知道向外求救,說真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趨利避害的本能,向外救,不容易傷到自己,因為如果求不來,我們會有各種的理由推脫責任,比如:那個老師不行;這個方法不好;孩子不夠聽話;家人不給配合。。。。。。等等一大堆的理由讓我們內心會稍感平衡。
而當我們向內求,去尋找自己內心的力量時,需要不斷地去觸碰自己內心一些不愿觸及的東西,甚至會因為需要一層層地剝去我們這些年來為了保護自己而包裹的這些保護層時,就會如刀割般疼痛。但只有不斷地去看向內心的那些自卑、軟弱、逃避等等,才會把內心中掩藏著的本真的自信、快樂、陽光的一面顯露出來,智慧往往就在掩藏的最中間。
當然,不是說喊救命不好,而是要我們學會借助專家老師指引的方向去找到自己的智慧才是我們求救的真正使命。
第二方面,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呼聲“我要到的方法為什么沒有效果?”說真的,每一個專家、老師如果能給到你一個方法,確定地說一定是個好方法,但是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一是,不管多么厲害的專家老師,他總結的方法都會是一個大方向,或者有時候也許只是在一些孩子身上起過很好的作用,但不見得適合每一個孩子,所以,如果拿到方法,可以去試,但一定要經過自己的思考和調整,因為你的孩子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而每個孩子一定是有著不同于任何一個孩子的特點的。
二是,只所以方法在你用的過程中或者在你的孩子身上無效,是你沒有運用這個方法的力量或能力。就像一把鋒利的斧頭,對于力氣大的人來說會用起來得心應手,很快砍完很多柴,而當你力量沒有這么大時,你根本玩不轉這把斧頭,那一樣砍不了幾根柴。這時候如果你說方法沒用,就要去反思自己成長的怎么樣?有沒有達到把這個方法運用自如的程度?比如說同樣一句話,如果你是一個平和的媽媽、如果你有著良好的親子關系,如果你語氣、態度 、場合正好合適,那么這句話就很大程度上給到孩子激勵。反之,孩子在你這兒體會到的只有虛假和不真誠。
第三方面,有的家長說“我孩子大了,現在開始晚了。”其實,只要你想成長,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因為比起孩子的一生來說,前邊的十年八年只是一個點而已,所以,把眼光放遠一點,格局放大一點,你就會找到開始并堅持的力量。假如你因為覺得晚了而沮喪著、焦慮著不能開始,你輸掉的將是孩子整個的人生。
第四方面,還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還小,也沒什么問題,所以我不想學習。”說這話或有這種觀點的多是孩子小一點的家長,而我更主張這些家長參與到家庭教育的學習中來。因為有兩點需要你來注意:一是,你沒發現問題,也許因為以你的理念或能力根本發現不了問題。我個人的體會是,當我學習之后才發現自己原來不知道的太多太多了,而之前無意中犯的錯誤也太多太多了,只是當時不自知而已。二是,家長的學習越早越好,因為孩子每一個階段的成長都有其不同的發展任務,如果你提前了解了,就會最大程度上提升你的育兒水平,或者最大程度上避免無意中的錯誤而給孩子的成長造成的障礙。
因此,所有的人都有必要學習、成長,只有學習成長才是解決孩子問題最佳的途徑,你也會從中找到陪伴孩子、引領孩子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