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喬舒亞·菲爾茨/瑞安·尼科迪默斯
出版社:?博集天卷 / 湖南文藝出版社
副標題:?活出生命真意
出版年:?2017-5-16
頁數:?304
作者簡介?
喬舒亞?菲爾茨?米爾本和瑞安?尼科迪默斯, 喬舒亞曾是一個每周工作70小時、每年工作362天,年紀輕輕就拿上6位數年薪的企業高管,20多歲就買了名車豪宅,有一個美麗的妻子。越來越有錢的他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物品,但他發現幸福感并沒有增加,實際上他的生活非常糟糕。一番反思后,喬舒亞決心斷舍離,開始過極簡主義的生活。他丟掉了家中90%的東西,最后生活中只剩下288件物品,但每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這樣的極簡生活,讓喬舒亞的內心越來越充實。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快樂與自由。他的改變也影響了他的多年好友瑞安,在他的幫助下,瑞安用21天過上了極簡生活。而后他們一同創建了宣揚極簡主義的網站TheMinimalists.com,讀者超過400萬。他們的事跡被美國《今日秀》《時代》《人物》《福布斯》《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舊金山紀事報》《芝加哥論壇報》等多家知名媒體報道。他們分享的極簡主義生活理念與實踐已幫助許許多多人過上占有更少物質卻更有意義的生活。
這本書寫作的初衷是為了幫你思考你的人生以及你是如何生活的;也為了讓你有所作為、反省自身,從而離開過去的生活,開始新的旅程;還為了幫你認識到你可以做出改變,可以重新選擇做怎樣的人,可以變成自己所能成為的最好的人——真正的你,熱情、有愛心、有同理心、自律、快樂的你。
1.不要只讀一遍。首次閱讀是打基礎、做準備,而重讀與你關聯最密切的部分則會燃起你付諸行動、改變生活的渴望。
2.做筆記。這本書不是理論文件,要充分利用這本書,做筆記、標記特定段落,通過列清單來更好地認識自己。
3.采取行動。在生活中做一些微小的調整,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形成顯著的改變。
我們所積累的物質財富不會讓我們快樂。我們都明白這一點,卻還是常常通過積累更多財富來尋求人生的意義。然而,真正的快樂源于我們是怎樣的人,源于我們成為了怎樣的人。真正的快樂源自內心。同樣,我們對自己不滿也只是因為我們成為了自己不喜歡的人。
我們必須停止尋求快樂,而開始尋找意義。真正的幸福快樂。是長久的滿足,來自自律、專注、覺知、目的明確的生活。快樂只是一個副產品而已。
第一章 極簡主義者的故事&極簡主義
兩位作者從他們的小時候說起到后來的工作,高年薪,物質富足,但是內心并不快樂。喬舒亞母親去世后給她留下了許多物品,在整理物品的過程中,他學到了幾天經驗教訓:
1.我們不是自己的財物本身。
2.我們的價值并不局限于自己所擁有的財產。
3.記憶在我們心中,而不是在物品上。
4.財物給我們的身心帶來重壓。
5.你可以給自己想要記住的物品拍照留念。
6.對我們來說只能平添愁思的物品,對其他人來說卻可能有實際用途。
7.放手讓我們獲得自由。
因為過往內心的不快樂,兩人努力想要找到心中能夠讓他們快樂的錨并在持續探索中。在解錨的過程中,他們努力尋找更有效率的方法。我們尋找著各種榜樣,尋找著克服了自己的恐懼的人們,尋找著那些將自己從拋錨狀態中釋放出來、過上更有意義的生活的人們。
他們發現,極簡主義適用于任何想過上更加簡單、更有意義的生活的人,適用于任何想專注于人生中重要的方面,而非專注于我們文化中與成功和幸福緊密關聯的物質財富的人。
極簡主義是一個工具,我們用它來獲得人生的滿足感。極簡主義中沒有規則。確切地說,極簡主義只是去除生活中那些無關緊要的事物,從而使我們能夠專注于最重要的東西——而它們事實上根本就不是實物。
極簡主義的意義:
1.取回我們的時間。
2.讓我們擺脫多余的東西。
3.享受我們的生活。
4.探索我們生活的意義。
5.活在當下。
6.專注于重要事物。
7.追求我們的熱情。
8.尋找幸福快樂。
9.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情。
10.找到自己的使命。
11.體驗自由。
12.創造更多東西,消耗更少東西。
極簡主義是一種對生活方式的選擇。極簡主義者選擇擺脫非必需的東西,把握重要的事物,而對優先級的劃分則取決于你自己。
極簡主義是一個工具,讓你擺脫多余事物、更加專注于人生中那些最基本的方面,從而獲得快樂、滿足和自由。
我們所關注的幸福,只能經由有意義的人生來實現:充滿熱情和自由的人生,可以實現個人成長、以有意義的方式為他人做出貢獻的人生。
經過選擇,作者確定了人生五個最重要的價值。即:
第二章 健康
健康生活有兩個主要成分:飲食和鍛煉。換句話說:我們吃進身體的和我們對身體所做的。
選擇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
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享受鍛煉,通過鍛煉釋放壓力,可以換個花樣,保持新鮮感。
兩種解決方案
有兩件事可以幫你迅速走上正軌:
1.讓改變成為必須。不是應該做的,而是必須做的。
2.極簡主義。擺脫生活中多余的部分,你就能集中精力做重要的事情。
處理壓迫感。
嫉妒是一種無用情緒。停止嫉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停止思考他人的意圖。如:1.詢問他們這么做/說是什么意思。
2.接受事實:不管你怎么問,別人的真實意圖永遠無從得知。
如何做出超難決定?把應該變成必須。
第三章 人際關系
一、評估現有關系
試著給你的全部人際關系(不問巨細)列出三項內容:
1.姓名。第一列是姓名。先填這一列。想一下經常與你來往的所有人的姓名。你的家人、摯友、伴侶、同事、老板、老師。想想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在與誰來往?在這一列你可能寫下二十個人,也可能寫下四百個人。無論哪種情況,花點時間,列出你的名單。
2.標識項。完成了第一列,第二列的內容則是從“首要”“次要”“外圍”這三項中選一項,填在每個人名后面。
首要人際關系,無論好壞,都是你最親密的關系。這一檔關系中可能包括你的心上人、直系親屬以及密友。首要人際關系中的人就是你人生這部戲的主角。
次要關系這檔與首要關系相似,只是次要關系由于各種原因,價值略低。這層人際關系可能包括你的好友、老板、精挑細選的幾個同事,以及關系稍遠一點的家庭成員。次要人際關系中的人是你人生中的配角。
外圍人際關系可能包括多數同事、鄰居、社區成員、熟人、遠房親戚等。這些人是你人生這部戲的小角色(而且,有時候還是多余角色)。你傾向于尊重他們的意見,在這些關系中,你至少也能獲得某些價值。
3.影響。列表中的最后一列要填的是這些人際關系對你人生產生的影響:“正面”“負面”“中性”,三選一。
正面的人際關系讓你快樂,幫你成長。
負面的人際關系讓你不快、空虛、沮喪、不滿。它們不一定會讓你不高興,多數時候,你對此感到矛盾、糾結,五味雜陳。
當你把表格列完,檢查一遍,并回答以下重要問題:
1.你有多少人際關系?
2.為什么會這么多(或者這么少)?
3.首要人際關系占了多大比例?
4.次要人際關系占了多大比例?
5.外圍人際關系占了多大比例?
6.正面人際關系占了多大比例?
7.負面人際關系占了多大比例?
8.中性人際關系占了多大比例?
二、最重要的人際關系
1.親密關系。你的愛人、伴侶、配偶。這通常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應當受到相應的重視。
2.密友。我們最好的朋友。這種密友通常不超過五人,你與他們十分親密,深深地關心著他們。父母們的老生常談——你最親密的朋友的數量一只手都數得過來——一般來說是正確的。
3.直系血親。父母、子女以及其他近親。
只有在完成了應該為首要關系做的事之后,你才可以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給予次要關系人。首要關系享有最高優先級。
你唯一能改變的人是你自己。當你以身作則時,與你走得最近的人往往也會跟著效仿。
三、當你尋找新的關系(或者改善現有關系)時,有三件事需要考慮:
1.你想要什么?
2.在交往當中,什么是絕對不允許的?
3.為了吸引這樣的人,你自己必須變成怎樣的人?
1.你想要什么?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一個老掉牙的問題,但它很關鍵。寫下一切你想從首要人際關系(親密關系、密友以及其他類似關系)中得到的東西。他們都是些怎樣的人?你們想要一起做什么?你希望他們從精神、身體、心靈、情緒等方面為你提供什么?這些人必須有怎樣的欲望?他們的信仰、價值觀、愿望、興趣、規矩以及恐懼分別是什么?
2.在交往當中,什么是絕對不允許的?可能會有這樣一個人,他具備你所期望的一切特質,但是,如果這個人同時擁有你絕對無法接受的信念或價值觀,便可能毀掉這整段關系。舉個例子,假如你與某人發展出了親密關系,對方似乎具備你想要的一切優點,但他有一個缺點,即完全不會在你需要時支持你。如果這是你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那么這段關系就無法長久維持。現在,列出你在人際交往中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3.為了吸引這樣的人,你自己必須變成怎樣的人?一旦確定了什么是你想要的,什么是你絕對不要的,你就要弄清自己必須做出怎樣的改變,才能吸引這樣的人成為你的朋友、戀人或其他任何你所追求的關系。你是不是必須更多地聆聽他人的話?你是不是必須讓身材變得更好?你是不是必須學會如何更好地與人溝通?寫下你人生中必須改變的事項,來吸引這些新的人際關系。
四、有意義的人際關系
有意義的人際關系包含八個主要元素:愛、信任、誠實、關懷、支持、專注、可靠、理解。
容忍(Tolerate)、接受(Accept)、尊重(Respect)和欣賞(Appreciate)。經常這樣處理問題,你的人際關系就會越來越好,而你將體驗到只有真正理解他人時才有的豐富經歷。
第四章 熱情
利用你所熱愛的事物集中精神,為自己補充更多熱情。
一、生活中主要有四道枷鎖,讓我們無法尋找熱情,它們分別是身份、地位、確定性和金錢。
你可以把更多的痛苦與不做改變聯系起來。你可以把更多的快樂與追逐熱情、完成使命的長遠成就感聯系起來。借此移除確定性枷鎖。
五步走移除金錢枷鎖:
第一步:預算。建立書面的每月預算。
1.分類。確認過去六個月內每月的花費,認清哪些是真正必要的,然后把花銷分為三類:“需要、想要、喜歡”。然后按照“需要、想要、喜歡”的分類決定哪些該優先,哪些該削減。你越嚴格,就能越早獲得自由。
2.界限。在每月開始時確定每一塊錢要花在何處。
3.團隊合作。意味著把某項開支挪到另一項時需要所有人的同意。
4.調整。仔細檢查書面預算——然后每周檢查——根據情況做出調整,知道滿意為止。
5.安全。最好建立一個留有五百到一千美元的安全保障儲蓄賬戶,以備不時之需。除非真的出現了緊急情況,否則絕對不要碰這筆錢。
第二步:為自己付錢(投資)。
第三步:免于債務。
第四步:極簡化。
第五步:奉獻。通往自由的捷徑就是感恩你已經擁有的一切。而產生感激之情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改變你的視角。
二、尋找你的興趣點
1.你上一次真正感到興奮是什么時候?
2.其他五次類似的(不同的五次)經歷是怎樣的?
3.你在以上經歷中為何會感到激動?
4.哪次經歷讓你激動了最長時間?
5.這些令人興奮的事情之間有共性嗎?
“如果金錢不成問題,你會為你的人生做些什么”
三、將你的熱情變為你的使命
第五章 成長
尋找影響力杠桿、采取行動、提升你的標準、持續行動、
第六章 奉獻
你越成長,就越能幫助其他人成長;而越是幫助他人成長,你自己就越能獲得更多成長。
一、奉獻是人類的一種本能。
管你是將時間獻給慈善,還是找到了全新的方法來為自己的首要人際關系網中的那些人付出,你都在做一件事:增添價值。它的核心是幫你確認自己是如何奉獻的。
不斷地問自己“我要如何增添價值?”
事無大小,滿足感是相同的
二、增添價值是讓其他人買賬的唯一途徑如果想讓人們尊敬你,那你就必須為他們的人生增添價值。
增添價值的方式有很多種。你可以:
·創造人們可以使用的某樣東西。
·激勵某人去采取行動。
·伸出援手。
·在別人想哭時提供肩膀,給人依靠。
·為某人指出更好的方法。
·提供一個新觀點。
·以身作則。
·更多地去聆聽。
·給予充分的關注。
·在某人需要時支持他。
·去愛他們。
三、給予才是生活
方案一:尋找和給予
方案二:捐獻你不需要的東西
方案三:獻出你的時間
方案四:聆聽你內心的聲音&立刻幫助別人
身體力行和奉獻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五大價值的平衡。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的五個基本領域。專注于重要事物
第七章 匯流
極簡主義者的家庭:一旦你開始改變自己,其他人常常也會跟著做。他們看到了你獲得的收益。他們注意到你改變后的樣子——熱情、自由和快樂,于是他們也想加入!
你必須先為周邊的人做出表率。
·從你的物品開始。
·精簡你的壁櫥/抽屜。
·獻出時間去幫助他人。
·把你的東西捐獻給慈善機構。
·改變你的習慣。
·改變你的鍛煉方式。
·找回你的時間。
·追求你的愛好。
·找到你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