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就越是開學的季節(jié),是收獲的季節(jié),我卻沒由來的感到一絲涼意,心里也沒由來的悲傷起來。想起一本書,叫做《那些憂傷的年輕人》,想想,我自己也正在這個年紀上,也在學生這個身份上。
開學已經一兩周,課程也已結束了一個章節(jié)。相比起小時候無憂無慮、不必動腦的老三樣——語、數(shù)、英,現(xiàn)在學的,難了許多,也快了許多。以前總是討厭老師在課堂上炒豆子般的不斷重復那些看起來淺顯易懂的知識點,并漸漸有些不耐煩起來,現(xiàn)在的我卻十分懷念那時老師的耐心和認真。爸媽常說,到了我們這個年紀的年輕人,就該獨立,什么知識都要自己去汲取,獨立思考,有了問題才能夠向老師求教——也的確如此。課堂上,老師無非就是把那些白紙黑字,印在課本上的內容如行云流水一般一帶而過,也不管落花是否有意。我們在講臺下,手里拿著筆,眼神一刻不離,只能夠匆忙地在筆記本上留下關鍵的詞句。
久而久之,預習就成了一項不可不做的工作。
有時候,我突然會想,為什么我們要這么拼命地讀書,這么拼命地做筆記,這么拼命地做題……一切的一切,都好像是電影或是紀錄片里早已定好的老套鏡頭,隨著進度條的推后而緩緩播出,讓人覺得乏味。
有時候,教室里的氣氛會讓我突然覺得壓抑,那些在我的身旁沙沙動筆的同學,也都一個個成了讓人操縱的木偶,除了不停地寫,寫,寫,再也無事可做——然而操縱他們的,卻又是他們自己——他們是心甘情愿的罷了。
于是,我常常在下課時,盡可能地走出教室,去呼吸那新鮮的空氣。我喜歡在進教室時,對著同學小小地調侃:“這教室里充滿了一股二氧化碳的味道!”“你錯了,”同學認真地說,“二氧化碳是沒有味道的!”我只能啞然失笑。
但是,我也不能脫離這樣的生活。
我不知從何時起,就已經想明白: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都是我們所無力改變的,也無法改變。就像中學政治書上的第一課所教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贝撕螅矣衷谏飼?、語文書上,多次見到這句出自著名的自然科學家達爾文之口的黃金法則。
又想起暑假時,看的一部紀錄片:《中式教育》。五個中國教師,赴英國一所中學做教學實驗,幫助校長在學校今后的教學模式——英式教育或中式教育上做出抉擇。我看著那些在課堂上調皮搗蛋,甚至膽大妄為的英國學生,我看著不住地在背后抹眼淚和在人前欲哭無淚的中國教師,感到一陣心寒——中式教育,真的這么不堪嗎?當看到校長自信滿滿地說,英式教育一定會贏時,我笑了,因為我知道,中國,是一個能創(chuàng)造奇跡的國家——中國的教育,也一定能夠創(chuàng)造奇跡,就像為現(xiàn)代人所唾罵的科舉制度,仍能培養(yǎng)出人才一樣。
宣布結果的那幾分鐘,我其實很興奮。我知道中式教育會贏,就像我知道我是中國人,我為中國自豪一樣??吹叫iL的表情,我已十分確定——不,是百分之百確定,中式教育贏了!果不其然,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國學生的平均分,遠遠高出接受英式教育的英國學生平均分——盡管中式教育不為英國學生所喜愛,盡管英國學生至多只好好聽了幾天的課。那一刻,我也和那些中國老師一樣,歡欣鼓舞!
但我并不是中式教育的辯解者。中式教育的利弊,我們這些在其中已浸淫了這么多年的人,最清楚。我們也不喜歡它,但也無法否定它的成效。
只有生存,才是硬道理吧!中式教育,讓我們中國人足夠堅強,足夠勤奮。它已經進入我們的骨子里。所以在我們傷心時,在我們迷茫時,在我們絕望時,總能找到一絲光亮,指引我們前行!
我為我,是中國學生,感到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