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看到的,讀給那人聽時,我抑揚頓挫、聲情并茂,幾乎把所有的感嘆號都讀出來了——
好女人都是寵出來的!壞女人都是逼出來的!當你發現你自己的女人沒有了以往的溫柔時!請問一下你自己的心!你是怎么做的!哪個女人愿意成為女漢子!女人的心涼透了!你就可以滾蛋了!讓女人舍不得的不是你!而是她苦心經營的家!還有那個十月懷胎的娃!太經典了!同意轉起!
誰知他似乎并沒感覺,淡淡說了句:“窮人的理論。”
“什么意思?!”
“沒時間跟你扯嘞,俺要去干活了。走嘍!”
坦白說,我雖然是個中年大媽,但卻屬于那種心智不夠成熟的女人。每在朋友圈里讀到這類“檄文”,常免不了一番對號入座,然后黯然神傷——唉,我們家那人就是這樣啊,我就是個不幸福的女人呀。
神傷之余,也會轉發給那個人看,但常常如小石子扔湖水里,激不起任何波瀾。
那人的話我想了又想——窮人的理論?這跟咱窮人有什么關系?
突然明白,他說的窮人就是指喜歡叫屈抱怨的人。類似于那種喜歡哭窮的人——其實未必真窮。
窮女人的常見表現如下。
抱怨老公。常把老公跟“別人家”老公的比較,抱怨他不會掙錢,不夠體貼。飛黃騰達沒希望,做家務不行,帶娃不行……總之,不是這不行,就是那不行;甚至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由今天的一點小事,會聯系到N年前他說錯的一句話。然后,開始上綱上線,直控訴到自己累了為止,控訴的全程常越說越憤怒,直傷心得不得了。
不滿孩子。不如人家的娃學習好、懂事。跟孩子說話喜歡憶苦思甜,訴說自己小時候吃怎樣的苦,受怎樣的罪,做許多的活,學習怎樣的用功。然后開始指責孩子學習不刻苦、成績不優秀、懶做家務、不懂感恩……
婆婆也不好。帶孩子不科學、燒飯不對胃口、“不會”說話、沒有親媽好……
……
可想而知,窮女人的家庭氛圍是壓抑的,因為她所謂的“不幸”,家人真的不幸了。
說實話,類似的行為我曾有過。然而,有一天,突然有如被“打通了任督二脈”,明白生命如此短暫,不要做窮女人,我要過豐盈美好的人生。
決不再自尋煩惱。
這世上那種能文能武,會掙錢又有一手好廚藝,還不忘給老婆系鞋帶的男人肯定有,但估計也像寶石一般稀缺,不是我這樣的普通女人配得上擁有的。所以,我也認了這個有許多缺點的人吧。不是有說嘛,上帝安排給你的,就是最好的(最合適的)。
女人是一個家庭的靈魂,掌控一個家庭的幸福。對親人們不挑剔,不求全,不僅自己解放了,家也是溫馨的。
心里裝著家,但不必注意力都在家上。
有自己的事做,有愛好,有追求,會發現真的沒有時間糾結計較家人那些所謂的不好。
我反思曾經的煩惱有不少可以說是無病呻吟,想起閨女曾說過我“媽媽我覺得你所謂的'不幸福是‘為賦新詩強說愁’呢”。
把目光投向更多更遠的地方,會發現許多曾被忽略的美好。
……
我就是不要做窮女人,我要做內心富裕豐盈的女人,感念親人的好,感恩生活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