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午只喝了一碗粥就跑去練瑜伽,結(jié)果虛得手腳發(fā)麻。所以,今天本來是要寫一篇《只要有臺冰箱,就能做出碾壓士力架的燕麥能量棒》。嗯吶,光看標題就知道本廚的野心有多大,可是可是...最終慘敗(-???-???-???-???-???___-???-???-???-???-???)
突然想起莫老先生的一句話:當才華還撐不起野心時,那就tm靜下心來好好學習;當能力還駕馭不了目標時,那就tm沉下心來給我歷練...(是的,tm是我自己加上去的。)
等我!待我做成功了,就送你們免費品嘗!
2
于是,打開了好久沒打開的荔枝FM,失敗的能量棒沒能帶來的能量,被新世相的一期節(jié)目充滿,忽然間想明白了一些長時間沒有結(jié)果的事,一種峰回路轉(zhuǎn)的驚喜。
這期節(jié)目叫做《致焦慮的人:先問問自己是沖浪者還是潛水者》,實在找不出任何理由不把它分享出來。
3
“人內(nèi)心的某部分松動,并不來自于那些苦口婆心,或者艱辛萬苦的尋找,很可能只是來自于某一句話、某一個分享。”
這就是這期節(jié)目之于我的最大意義。
4
這期節(jié)目大概的意思,是當下焦慮的大多數(shù),既羨慕?jīng)_浪者激烈的生活和成功,渴望站在潮頭容易被矚目的快感,于是拼命追逐著潮流來回奔跑;另一方面,他們又想擁有潛水者的安定生活,不斷追逐帶來的痛苦與破碎感,讓他們開始懷念舊事物,懷念從前慢,懷念不管潮流起起落落仍然安于自己節(jié)奏的堅持。我們要么做沖浪者,要么做潛水者,不要做浮在海面被浪花打暈的第三種人。
終于知道自己為什么羨慕那些擁有一門手藝的人,我骨子里其實就是一個潛水者。但我所從事的工作,讓我不得不追逐著天天都在變化的市場環(huán)境,媒體介質(zhì),流行語境。直到有一天暈了頭,迷了路,開始艷羨那些會做漂亮衣服的裁縫,對味道很有一手的廚子,把陶泥捏出花的陶藝人,能把娃娃改頭換面的手工改娃師...等等等等。于是想拼命逃離,卻沒想明白,寫作又何嘗不是一門手藝。要做的,無非與其他手藝人一樣天天練習,積累沉淀,沒什么捷徑,只不過浮躁的人心忍受不來厚積薄發(fā)罷了,只不過人們太容易給自己找借口罷了。
于是選擇了回歸,回歸做一個潛水者,不再逃避,也不再朝三暮四。做好可能有一大段時間沒有顯性質(zhì)變的準備,做好沉得住氣的打算,潛下心來學習,專心地做事。
5
下周一,我就要重返職場了,即將結(jié)束大半年自由人的身份(哎,我真的不是在備孕...)。走出自己的舒適區(qū),Congratulations!
當然,斜杠青年還是我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