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說到求兵若渴的劉據(jù),在情急之下抓了長安城內幾萬老百姓,臨時組建了一支“民兵”,準備做最后的抵抗。
看到現(xiàn)在的劉據(jù),真讓人揪心。一步慢,步步慢,一步錯,步步錯,挺好的孩子快被逼瘋了。
當劉據(jù)帶著幾萬“民兵”來到長樂宮西門時遇到了一位老熟人,此人正是“逃跑丞相”劉屈氂,真是熟人相見分外眼紅(按說兩人還是親戚)。此時的劉屈氂剛被劉徹臭罵了一頓,正憋了一肚子火,“好你個劉據(jù),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自來。”劉屈氂氣沉丹田,大喝一聲:“叛賊,還想往哪里跑!”
看見劉屈氂,劉據(jù)的第一反應像是做錯事的孩子撞見了大人,下意識地往后退了幾步,但他很快意識到自己無路可退,他已經被逼到“墻角”了。想到這,劉據(jù)的戰(zhàn)斗槽瞬間滿格,這些年來的隱忍、委屈、憤怒像蓄勢已久的巖漿充斥著雙眼,“來吧!不拼個你死,我怎可能活。”
然而此時劉屈氂根本沒把劉據(jù)放在眼里,一個文弱太子,從未帶過兵,就算糾集了一群烏合之眾,能有什么戰(zhàn)斗力,肯定是一擊即潰。但雙方真打起來,劉屈氂就傻眼了,這群“民兵”像瘋了一樣,他們舉著菜刀、掄著木棒,面對訓練有素的正規(guī)軍毫無懼色,雙方居然展開的一場血拼。
可能有人會納悶,劉據(jù)的“民兵”不是城里抓來的百姓嗎,怎么打得這么忘我?大家別忘了,咱們故事的大背景是江充設計了這么長時間的巫蠱案,當初他為了創(chuàng)造陷害劉據(jù)的機會,在首都和地方大范圍制造巫蠱的恐怖氛圍,殺了數(shù)萬無辜百姓,這股子怨氣大家一直憋在心里,現(xiàn)在終于有了發(fā)泄的出口,況且劉據(jù)也是巫蠱案的受害者,百姓的身心自然是站在了劉據(jù)一邊。
只見長樂宮西門外,雙方人馬混戰(zhàn)在一起,打得是天昏地暗、血肉橫飛。起初,劉徹的命令是盡量避免短兵相接,畢竟都是自家人,相煎何太急,但現(xiàn)在已經完全失控,這場遭遇戰(zhàn)足足打了五天,死了幾萬人。
《資治通鑒》關于這場混戰(zhàn)的描述是“所流的血,多到能漫延流往路旁的水溝里”,可見其慘烈程度。
五天后這場互毆終于結束了,因為“民兵”撤了。一方面老百姓對這種刀頭舔血的日子畢竟不適應,見死了這么多人,已經心生退意;另一方面政府軍采取了“兩線”作戰(zhàn),在肉搏攻勢不減的情況下,又發(fā)動了輿論攻勢,向百姓大力宣傳“太子是謀反,皇上就在城外,政府軍是奉旨平叛......。”在胡蘿卜加大棒的攻勢下,百姓們確定跟著太子瘋下去沒前途,索性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連“民兵”都跑路了,接下來劉據(jù)要如何自保呢?我們下期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