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像個孩子
圖 | 摘自網絡
自從加入自媒體大軍每天堅持碼字之后,我每個階段都會寫點文字來總結一下近期的收獲和心得。不為別的,只是想把自己每時每刻的想法和變化給記錄下來。也許寫文這個習慣真的能堅持到幾年甚至是幾十年之后,那若干年以后重新翻翻以前的隨筆,想來也是一件不錯的享受。
前段時間,自媒體群里一網友請求添加我為好友,原來是想和我每天互閱文章。說白了,就是報團取暖,互相閱贊留言,一起進步。這是很不錯的事,于是就答應下來了。
第二天晚上,我剛把推文寫好,他的文章就發過來了,我認真閱讀以后便留個言并把截圖反饋給到他。隨后我把文章推送出去并轉發給他,同樣希望他能夠按約留言。
過了很長時間,我都沒有收到他的消息,到后臺查看留言也沒有看到他的蹤跡。起初,我想人家可能是因為忙,估計過一會就會幫我留言了。可是又過了一個多小時,我依舊沒有看到他的動靜。我心想就算再忙抽空看個文章的時間還是有的吧,就算是忙也應該回復一下讓我稍等,這是最起碼的禮貌問題啊!
等了好久最終還是沒有等來他的留言,我有點不耐煩了。于是我憤怒地給他發送了一條信息:互相留言是你自己要求的,現在我給你的文章發表了看法,你卻遲遲沒有給我反饋。對我來說,少一條留言沒有什么大礙,但是你的這種行為已經嚴重背棄了別人的信任。
發完信息后,我果斷把他給拉黑了。
就在拉黑的那一瞬間,我突然收到了公號后臺的信息,原來是他的留言。我看了一下,留言有40多個字,而且是對文章經過仔細閱讀后所做的評價。
所以我想,這應該不是在我發完信息之后再去留言的,肯定是在這之前就已經在看了。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自己有點羞愧,又有一點遺憾。如果我再耐心一點,多等待一會,可能事情的結局就不會是這樣。
我不禁反思,為何我要如此焦躁、如此著急呢?為什么我不給自己哪怕再多一秒鐘時間呢?對我來說,這只是一件小事,可是如果我面臨的是生死關頭,盲目地焦躁可能會讓我萬劫不復!不是嗎?
在當下的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整個社會節奏變得越來越快。生活在這種快節奏的時代,人也變得越來越浮躁,凡事總是以求快為首要目標。但卻忽略了「慢工出細活」和「磨刀不誤砍柴功」這些老理。
現在的人,變得越來越沒有耐心,越來越急。急于學習、急于成功、急于獲得別人的認可。仿佛自己稍微停下來一秒就會被別人超越一樣。每天上下班趕地鐵的時候,總會看見一些行色匆匆的人,以近乎小跑的狀態在趕路。不管是在路口排隊等紅燈,還是在高鐵站排隊購票,總會看到有些人面露不悅、焦急不安,甚至出現插隊的不文明現象。
其實,如果慢下來一點,再多那么一點點耐心,往往事情會朝著更好的局面去發展。
古往今來,因為沒有耐心,有痛失江山者,有人財兩空者,也有一事無成者,反面教材比比皆是。
三國里,諸葛亮以一招空城計嚇退司馬懿百萬大軍,不費一兵一卒守住駐城。試想,司馬懿如果再多一點耐心,靜下心來分析一下孔明的策略,相信肯定能觀察出他的伎倆。攻城不在話下!
大唐太子李承乾是太宗皇帝最為器重的繼承人,卻因為沒有耐心急于坐上皇位鋌而走險,最終造反兵敗被殺,豈不枉哉?如果稍有耐心,大唐歷史恐怕又要改寫。
反觀現在,因為一時沖動對別人痛下殺手的罪犯。如果在作案前稍微多點耐心,想一想自己的父母妻兒,還會踏上這條不歸路嗎?
能夠慢下來,耐心一點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
我總希望看到人們能夠以一種相對比較平和的狀態來生活。不急,不代表不努力。相反,我們只是以一種正常而且合理的方式在成長和進步。農民如果不急于求成、揠苗助長,收成的季節他可以收獲豐碩的糧食;我們如果能夠靜下心來沉淀自己,也同樣能看到一個嶄新的自己!
所以,年輕人,請慢下來!欣賞一下周圍的美景。也許你正在苦苦追求的就在你的身邊。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別讓自己做了時代的犧牲品。